简介:摘要建立营养通路是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营养治疗的前提和基础。鼻胃管、鼻肠管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是临床上常用的肠内营养(EN)通路。当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合并幽门或十二指肠起始段梗阻时,上述EN通路通常难以建立。为此,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可经"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通路放置的新型胆-肠营养管,解决了上述难题,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0283951.5,ZL 2020 2 0288938.9)。新型胆-肠营养管有双腔管和单腔管两种类型,由管头、管体、尾环和显影环组成。双腔管管体双腔道设计实现了胆汁内引流与EN同步实施;单腔管用于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的营养液输注,可不受营养液类型限制。两种营养管的尾环均置于空肠上段,可减少逆行感染和意外脱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PTCD通路放置安全、有效,为MOJ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EN通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TIA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SV)、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颈动脉斑块[斑块数量、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清因子(Lp-PLA2、Hcy、MMP-9)、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57%,33/42),P<0.05。治疗后,研究组TG、LDL-C、SV、LBV、HBV、Lp-PLA2、MMP-9、Hcy水平低于对照组(t=27.52、14.72、17.57、9.74、19.55、12.99、11.78、14.73,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易损斑块数量、斑块面积、IMT少于对照组(t=12.51、15.32、27.07,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4,P=0.710)。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44%,1/40)低于对照组(20.00%,8/40),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治疗TIA效果显著,可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Lp-PLA2、MMP-9、Hcy水平,改善颈动脉斑块,不增加不良反应,并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新辅助化疗与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有关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对比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相关结局指标通过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计1 369例患者。新辅助化疗与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相比,有较低的3年和5年总生存率(OR=0.68,95%CI:0.53~0.86,P<0.05;OR=0.51,95%CI:0.34~0.77,P<0.05)、较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OR=0.28,95%CI:0.18~0.45,P<0.05)及R0切除率(OR=0.39,95%CI:0.22~0.68,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相近(OR=1.07,95%CI:0.75~1.51,P>0.05)。结论对于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可能优于新辅助化疗。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与直接手术治疗模式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以pancreatic neoplasm、pancreatic cancer、surgery、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及胰腺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2月。纳入新辅助放化疗+手术对比直接手术治疗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进行质量评价。总生存时间的评价采用HR及95%CI表示,R0切除率、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期间死亡率的评价采用RR及95%CI表示,并且采用I2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最终纳入4项RCT研究,共400例患者,其中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197例,直接手术组203例。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手术组较直接手术组提高了总生存期(HR=0.76,95%CI为0.60~0.97,P=0.03)以及R0切除率(RR=1.72,95%CI为1.40~2.13,P<0.01),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期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为0.73~1.43,P=0.90;RR=1.19,95%CI为0.48~2.93,P=0.71)。结论在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治疗中,新辅助放化疗+手术较直接手术可能会带来更多生存获益,且未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期间死亡率。新辅助放化疗+手术可作为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一种推荐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移植手术麻醉中CVP、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 GEDI)、胸腔血容积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ITBI)与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行肺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肺病患者22例,麻醉诱导完成后于左侧股动脉穿刺置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专用带温度探头的压力监测管并连接监护仪,右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CVP,同时右侧颈内静脉放置连续温度稀释Swan-Ganz导管,连续监测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AP)、CI、GEDI及ITBI。分别记录麻醉后5 min双肺通气时(T0)、手术开始后20 min单肺通气时(T1)、肺动脉阻断10 min时(T2)、肺动脉开放后20 min时(T3)、恢复双肺通气20 min后(T4)和手术结束平卧位10 min后(T5)的MAP、心率、PAP、CVP、CI、GEDI及ITBI。对CVP、GEDI、ITBI与CI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时间点的MAP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比较,T3、T4、T5时点PAP明显降低(P<0.05),T2时点PAP明显高于其他各时点(P<0.05);T1、T2时点CVP明显高于其他时点(P<0.05);T2时点CI与其他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T2时点GEDI及ITBL较T0、T3明显降低(P<0.05);其他各时点之间CVP、CI、GEDI及ITB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4及T5时点,CVP与CI呈正相关(P<0.05);T0~T5时点,GEDI、ITBI与CI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肺移植手术麻醉中,GEDI、ITBI与CI的相关性优于CV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和转归。方法选择2011至2020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1支冠状动脉血管内发生多个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内发生血栓的患儿共2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华法林治疗,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范围控制在2.0~3.0。在治疗开始时,治疗后1、2、3、4周及2、3、6、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瘤直径、数量、部位和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变化,并监测INR、心电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实施规范的华法林出血风险培训与管理,并根据家长实际落实情况,分为落实组和未落实组,比较2组患儿出血的发生情况。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1例患儿男15例、女6例,发病年龄为2月龄至6岁。入组时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为Ⅱ级有4例、Ⅲ级有7例、Ⅳ级有7例、Ⅴ级有3例。10例发生血栓的患儿临床发现血栓的时间为病程第4天至4个月。应用华法林治疗后,其剂量分布在0.06~0.10 mg/(kg·d),INR为1.80~2.59,10例有血栓的患儿有8例消失,2例未消失的Ⅴ级患儿的血栓有不同程度机化。治疗后,4例Ⅱ级病变患儿的冠状动脉均恢复正常;7例Ⅲ级病变患儿中有3例冠状动脉瘤消失,4例无改变;7例Ⅳ级病变患儿中5例冠状动脉瘤缩小为Ⅲ级,2例无改变;3例Ⅴ级病变患儿瘤体无改变。治疗后均没有新发血栓及新冠状动脉瘤出现。21例患儿治疗前后心电图无特殊改变,治疗前后肌钙蛋白I和CK-M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7(0~3.01)比0.04(0~0.29) μg/L,20.6(11.2~58.2)比29.0(16.7~47.0)U/L,Z=0.932、1.906,均P>0.05]。华法林出血风险管理落实组患儿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落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比4/6,Fisher值=5.689,P=0.031)。结论应用INR 2.0~3.0为目标范围,结合川崎病并冠状动脉瘤的严重程度来调整华法林剂量,并予以规范而严格的管理与培训,可增加川崎病患儿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治疗血栓及预防新血栓,降低出血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洗液温度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选择素P和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室温组和温控组,每组30例。室温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室温为25℃,术中灌洗液不加温;温控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室温为25℃,术中灌洗液恒温加热至37℃。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体温变化和对应时间的D-二聚体、选择素P和选择素E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温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室温组(P<0.05);温控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体温明显高于室温组(P<0.05);温控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D-二聚体、选择素P和选择素E的含量都低于室温组(P<0.05);温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室温组(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经皮肾镜手术的过程当中使用接近体温的冲洗液可以稳定患者的体温,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50(CA50)检测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6月177例首诊结肠癌患者、74例结肠息肉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分为结肠癌组、结肠息肉组和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CRP、SAA、CEA、CA242、CA50水平并计算其诊断结肠癌的效率,比较不同分期结肠癌的相应水平。结果结肠癌组CRP、SAA、CEA、CA242、CA50水平较结肠息肉组、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肠息肉组CRP、SAA、CE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RP、SAA、CEA、CA242、CA50联合诊断结肠癌的AUC为0.818,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Ⅳ期结肠癌CRP、SAA、CEA、CA242、CA50水平较0~Ⅲ期明显增高(P<0.05)。结论炎症因子CRP、SAA联合CEA、CA242、CA50可以提高结肠癌的诊断效率,并有助于结肠癌病情的判断,尤其对伴远处转移的Ⅳ期结肠癌的诊断意义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异氟烷后处理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果蝇MAD类似基因3(Smad3)信号通路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6~8周龄,体重21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缺血再灌注+异氟烷后处理组(I/R+ISO组)、脑缺血再灌注+吡非尼酮组(I/R+P组)和脑缺血再灌注+异氟烷后处理+吡非尼酮组(I/R+ISO+P组)。采用阻塞大脑中动脉1.5 h、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P组及I/R+ISO+P组于缺血前30 min时侧脑室注射TGF-β3抑制剂吡非尼酮5 μg/kg;I/R+ISO组及I/R+ISO+P组于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烷1 h。再灌注24 h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尼氏染色法测定神经元损伤率,采用TUNEL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率,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TGF-β3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3、磷酸化Smad3(p-Smad3)、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元损伤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升高,脑组织TGF-β3、caspase-3和Bax表达上调,p-Smad3和Bcl-2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I/R+ISO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元损伤率和神经元凋亡率降低,脑组织TGF-β3、p-Smad3和Bcl-2表达上调,caspase-3和Bax表达下调,I/R+P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元损伤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升高,脑组织TGF-β3和p-Smad3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ISO组比较,I/R+ISO+P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元损伤率和神经元凋亡率升高,脑组织TGF-β3、p-Smad3和Bcl-2表达下调,caspase-3和Bax表达上调(P<0.05)。结论异氟烷后处理可通过激活TGF-β3/Smad3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92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患者21例,轻症患者271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史、基础疾病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患者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92例患者中,重症患者21例,重症率为7.2%,死亡1例,重症病死率为4.8%。21例重症患者年龄为(65.5±15.7)岁,其中男19例(90.5%),11例(52.4%)合并有基础疾病,7例(33.3%)亲属中存在确诊患者;271例轻症患者年龄为(48.7±15.7)岁,其中男135例(49.8%),74例(27.3%)有基础疾病,36例(13.3%)亲属中存在确诊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30, χ2=12.930、5.938、4.744,均P<0.05)。与轻症患者比较,重症患者入院时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酐、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B型钠尿肽前体、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较高(U=2 091.5、1 928.0、1 215.5、729.0、1 580.5、1 375.5、947.5、789.5、1 209.0、1 434.0、638.0、964.5、1 747.5、1 258.0),而淋巴细胞绝对值、白蛋白、转铁蛋白、CD3+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低(U=1 263.5,t=4.716,U=1 214.0、962.0、1 167.5、9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入院时白蛋白[比值比(odds ratio,OR)=0.80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75~0.961]、肌红蛋白(OR=1.010,95%CI 1.004~1.016)、C反应蛋白(OR=1.016,95%CI 1.000~1.032)、CD3+T淋巴细胞计数(OR=0.996,95%CI 0.991~1.000)、CD8+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OR=1.006,95%CI 1.001~1.010)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展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上海地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病例以老年男性居多,且多合并有基础疾病。白蛋白、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CD3+T淋巴细胞计数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重症患者的早期预警指标之一,值得更多临床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与单纯手术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对比单纯手术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生存资料、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期间死亡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计1450例患者。结果显示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组有更高的2、5年总生存率(RR=1.14,95%CI为1.05~1.23,P=0.00)和2、5年无进展生存率(RR=1.56,95%CI为1.05~2.32,P=0.03);提高了R0切除率(RR=1.10,95%CI为1.05~1.14,P=0.00),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高(RR=2.45,95%CI为1.37~4.38,P=0.00)。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治疗期间死亡率均相近(RR=1.12,95%CI为0.79~1.59,P=0.51和RR=1.78,95%CI为0.90~3.52,P=0.10)。结论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较单纯手术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一种可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