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严重感染和脓毒性休克仍然是全球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抗菌药物挽救生命同时也会引起损伤。制定抗感染策略需要考虑病原,抗菌药物的选择、时机、治疗药物监测等。起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正确使用对提高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抗感染成功率十分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U中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患儿的发作特点、病情严重程度和对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住院的不同年龄SVT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对不同药物的疗效观察。结果73例患儿,男53例(72.6%),女20例(27.4%);婴儿组(1个月~1岁)31例(42.5%),幼儿组(1~3岁)15例(20.5%),年长儿组(3~14岁)27例(37.0%)。首发临床表现以发现心率增快36例(49.3%)、进乳差或拒乳12例(16.4%)、心悸心前区不适11例(15.1%)、伴发热咳嗽13例(17.8%)为主;进乳差或拒乳仅发生在婴儿组,幼儿组和年长儿组发现心率增快多于婴儿组,年长儿组自觉心悸或心前区不适者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18例(24.7%),心源性休克6例(8.2%)。婴儿组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比例和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比例均显著高于幼儿组和年长儿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转律成功54例(74.0%),联合同步电复律成功6例(8.2%);转律未成功5例(6.8%),死亡4例(5.5%)。结论PICU不同年龄SVT患儿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和心脏基础疾病不同;药物和同步电复律不能全部转律;可并发危及生命的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对非疫区PICU住院疾病谱、治疗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指导PICU的临床治疗工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Ⅰ组)与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Ⅱ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和非感染疾病谱变化及就诊时间,比较各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疾病及重要治疗手段使用情况和全因病死率。结果Ⅰ组339例,Ⅱ组208例,Ⅱ组患儿总数较Ⅰ组减少38.6%。两组患儿入院24 h内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P-MODS)(P=0.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入院24 h内小儿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2( PELOD-2评分)为1(0,3)分,较Ⅰ组1(0,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Ⅱ组住院时间较Ⅰ组延长(P=0.192),其中Ⅱ组中休克组、意外伤害与中毒组两组的住院时间更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1)。Ⅱ组感染性疾病(肺炎、无菌性脑炎、脓毒症)病例数及比率均比Ⅰ组明显减少[176例(52.1%)比93例(44.5%),P=0.095]。神经肌肉疾病:无菌性脑炎由13.2%降至7.2%(P=0.028);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由0.9%升至3.8%(P=0.017)。Ⅱ组与Ⅰ组有创介入治疗病例数相比较明显减少,其中无创呼吸机、血浆置换、纤维支气管镜至少减少50%以上,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患儿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分别为7(4,12)d、3(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Ⅰ组病死率4.7%(16/339),Ⅱ组病死率3.4%(7/208),总病死率及主要引起死亡疾病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PICU收治患儿疾病谱发生特征性变化,感染性疾病明显减少,非感染性疾病如外伤、中毒仍是主要危重症儿童病因。疫情期间非疫区重症患儿的就诊、收住PICU时间以及全因病死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疫情并未对重症患儿的就诊、转诊、救治以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对非疫区PICU住院疾病谱、治疗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指导PICU的临床治疗工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Ⅰ组)与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Ⅱ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和非感染疾病谱变化及就诊时间,比较各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疾病及重要治疗手段使用情况和全因病死率。结果Ⅰ组339例,Ⅱ组208例,Ⅱ组患儿总数较Ⅰ组减少38.6%。两组患儿入院24 h内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P-MODS)(P=0.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入院24 h内小儿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2( PELOD-2评分)为1(0,3)分,较Ⅰ组1(0,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Ⅱ组住院时间较Ⅰ组延长(P=0.192),其中Ⅱ组中休克组、意外伤害与中毒组两组的住院时间更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1)。Ⅱ组感染性疾病(肺炎、无菌性脑炎、脓毒症)病例数及比率均比Ⅰ组明显减少[176例(52.1%)比93例(44.5%),P=0.095]。神经肌肉疾病:无菌性脑炎由13.2%降至7.2%(P=0.028);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由0.9%升至3.8%(P=0.017)。Ⅱ组与Ⅰ组有创介入治疗病例数相比较明显减少,其中无创呼吸机、血浆置换、纤维支气管镜至少减少50%以上,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患儿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分别为7(4,12)d、3(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Ⅰ组病死率4.7%(16/339),Ⅱ组病死率3.4%(7/208),总病死率及主要引起死亡疾病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PICU收治患儿疾病谱发生特征性变化,感染性疾病明显减少,非感染性疾病如外伤、中毒仍是主要危重症儿童病因。疫情期间非疫区重症患儿的就诊、收住PICU时间以及全因病死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疫情并未对重症患儿的就诊、转诊、救治以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7例脑梗死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儿中,男15例,女12例,发病年龄1个月~13岁,中位年龄为3.0(0.7,8.0)岁。27例脑梗死患儿中,感染10例(37.0%),外伤6例(22.2%),先天性心脏病3例(11.1%),脑血管病2例(7.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3.7%),自身免疫性因素2例(7.4%),病因不明3例(11.1%)。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抽搐11例(40.7%),惊厥持续状态5例(18.6%),肢体活动障碍4例(14.8%),意识障碍5例(18.5%),面瘫4例(14.8%)。27例患儿中,行机械通气者12例(44.4%)。所有患儿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好转出院后,2例患儿产生继发癫痫后遗症。20例患儿行头部CT检查,其中11例提示有明确的脑梗死,颞叶病变8例,基底节病变3例。完善头部MRI+MRA检查27例,均提示存在脑梗死,且梗死范围大。结论危重症患儿脑梗死好发年龄为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外伤、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为抽搐和昏迷。影像学检查提示危重症患儿大面积梗死比例较高,MRI比CT辅助诊断效果好。D-二聚体可能对早期临床诊断有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重症超声对休克患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休克患儿,并对休克患儿应用休克患者快速超声评估(rapid ultrasound in shock,RUSH)方案进行心肺及腹部形态、功能评估,以辅助休克诊断及治疗。结果26例休克患儿,入院时立即根据RUSH方案进行评估,诊断为脓毒性休克8例,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性休克6例,混合性休克6例。心源性休克患儿左室射血分数(26.5±8.24)%,下腔静脉宽度均大于10 mm,休克纠正后左室射血分数上升至(32.17±26.11)%。脓毒性休克患儿入院时左室射血分数(73.25±1.28)%,休克纠正时左室射血分数(50.12±31.41)%。26例休克患儿液体复苏1 h后9例(34.6%)肺部超声发现较多B线;其中,心源性休克液体复苏1 h后约50%患儿肺部超声发现较多B线,存活患儿休克纠正后11例(57.9%)出现较多B线,但仅有6例患儿查体可闻及水泡音。结论根据RUSH方案对休克患儿容量状态、心脏功能、容量反应性及病灶进行评估,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更早更准确地分辨休克类型并辅助指导液体复苏,利于患儿的精确、个体化液体管理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7例脑梗死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儿中,男15例,女12例,发病年龄1个月~13岁,中位年龄为3.0(0.7,8.0)岁。27例脑梗死患儿中,感染10例(37.0%),外伤6例(22.2%),先天性心脏病3例(11.1%),脑血管病2例(7.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3.7%),自身免疫性因素2例(7.4%),病因不明3例(11.1%)。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抽搐11例(40.7%),惊厥持续状态5例(18.6%),肢体活动障碍4例(14.8%),意识障碍5例(18.5%),面瘫4例(14.8%)。27例患儿中,行机械通气者12例(44.4%)。所有患儿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好转出院后,2例患儿产生继发癫痫后遗症。20例患儿行头部CT检查,其中11例提示有明确的脑梗死,颞叶病变8例,基底节病变3例。完善头部MRI+MRA检查27例,均提示存在脑梗死,且梗死范围大。结论危重症患儿脑梗死好发年龄为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外伤、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为抽搐和昏迷。影像学检查提示危重症患儿大面积梗死比例较高,MRI比CT辅助诊断效果好。D-二聚体可能对早期临床诊断有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重症超声对休克患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休克患儿,并对休克患儿应用休克患者快速超声评估(rapid ultrasound in shock,RUSH)方案进行心肺及腹部形态、功能评估,以辅助休克诊断及治疗。结果26例休克患儿,入院时立即根据RUSH方案进行评估,诊断为脓毒性休克8例,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性休克6例,混合性休克6例。心源性休克患儿左室射血分数(26.5±8.24)%,下腔静脉宽度均大于10 mm,休克纠正后左室射血分数上升至(32.17±26.11)%。脓毒性休克患儿入院时左室射血分数(73.25±1.28)%,休克纠正时左室射血分数(50.12±31.41)%。26例休克患儿液体复苏1 h后9例(34.6%)肺部超声发现较多B线;其中,心源性休克液体复苏1 h后约50%患儿肺部超声发现较多B线,存活患儿休克纠正后11例(57.9%)出现较多B线,但仅有6例患儿查体可闻及水泡音。结论根据RUSH方案对休克患儿容量状态、心脏功能、容量反应性及病灶进行评估,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更早更准确地分辨休克类型并辅助指导液体复苏,利于患儿的精确、个体化液体管理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患儿临床分离的311株菌株耐药性,根据耐药检测结果分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组和非CRAB组;选取与CRAB密切相关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进行组间对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11株菌株对应166例患儿(男101例、女65例),年龄范围为1月龄至14岁。重症支气管肺炎[66例(39.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8例(16.9%)]、外伤 [17例(10.2%)]是常见的原发病。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提示,AB对替加环素敏感度最高(280/311,90.0%),阿米卡星(250/311,80.4%)及头孢哌酮舒巴坦(193/311,62.1%)随后。但多数AB对环丙沙星(247/311,79.4%)、氨苄西林(244/311,78.5%)和头孢他啶(245/311,78.8%)具有耐药性。311株菌株中有82.6%(257/311)为CRAB,65.9%(205/311)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CRAB组培养AB前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率、三代头孢使用≥7 d、其他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率及介入性操作概率均高于非CRAB组[26.2%(34/130) 比8.3%(3/36)、43.8%(57/130)比22.2%(8/36)、47.7%(62/130)比13.9%(5/36)、46.9%(61/130)比 22.2%(8/36)、75.4%(98/130)比50.0%(18/36),χ²=5.169、5.533、13.383、7.082、8.631,P=0.023、0.019、<0.01、0.008、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培养AB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OR=3.179,95%CI 1.247~8.107,P=0.015)和介入性操作(OR=5.107,95%CI 1.446~18.042,P=0.011)为CRAB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IPM、OXA-24基因在CRAB和非CRAB 中均有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9.2%(116/130)和86.1%(31/36)、77.7%(101/130)和72.2%(26/36),均P>0.05];而VIM及OXA-58基因在两组中未检测到。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OXA-23、OXA-51及外排泵相关基因AdeA、B、C、F、G、H在CRAB中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CRAB(均P<0.01)。结论在PICU临床总检出AB中,CRAB和MDRAB所占比例高;仅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度较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及介入性操作是CRAB菌株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CRAB相比CRAB存在高表达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OXA-23和OXA-51及外排泵相关基因AdeA、B、C、F、G、H。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NEC)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头部影像学变迁及预后随访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临床诊断为ANEC的13例患儿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中位数为30个月。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经过及头部影像学资料,并对存活患儿进行电话随访。结果13例患儿入院前均有发热和抽搐症状,发热距离出现意识障碍的时间中位数为48 h,头颅磁共振成像呈对称性多灶性脑损害。13例患儿均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0例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8例行血浆置换治疗。13例中死亡7例,随访5例,身高、体质量发育同健康儿童,免疫力正常,1例运动智力同健康同龄儿,儿童整体表现分类量表评分良好,余4例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均表现为语速慢和运动受限。结论ANEC多发生于冬季和年幼儿,病情进展迅速,发热抽搐后很快出现意识障碍,死亡率高;早期头部影像学特征性改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存活患儿多遗留后遗症,多表现为语速慢和运动受限,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远期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