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年3月期间我院负责进行健康普查的社区高血压患者400例为本次探讨分析的对象,根据不同的病情管理方案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管理干预,总结分析其治疗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和血压的控制率分别为92.0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0%、65.00%,而观察组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6.00%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00%,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P<0.05)。结论为了增强社区居民高血压的规范性管理,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疾病意识,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入院24 h内)肠内营养与以往早期(24~72 h)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时机选择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限限制在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5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根据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使用RevMan 5.3和StataSE 15.0进行数据分析,最后使用GRADE profiler对证据质量做了初步评价。结果最终纳入2篇英文,9篇中文,总计患者9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早期行肠内营养相比,超早期行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感染和菌群失调发生率均更低(均P<0.05),但在患者病死率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区别[RR=0.71,95%CI(0.45,1.13),P=0.15]。针对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范围的时间,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均早于早期组(P<0.01)。且行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早期组[SMD=-6.36,95%CI(-11.17,-1.55),P=0.01]。在治疗72 h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得分方面显示,超早期组明显优于早期组。但之后对所有meta分析结果行GRADE证据质量评级,仅1项(72 h后C反应蛋白得分)比较结果被定义为高级证据。结论结合本研究患者的血尿变化指标、感染率、菌群失调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推荐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但是目前检索到的24 h内行超早期肠内营养的文献量有限,大部分为中文,且各研究的样本量差异较大,后期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进行血液透析导管滑脱预防期间自制新型固定带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 2019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干预组( 30 例):采用自制新型固定带展开导管滑脱预防干预;对照组( 30 例):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展开导管滑脱预防干预;就组间导管滑脱发生率、导管舒适性比例、活动性比例以及牢固性比例展开对比。 结果: 干预组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导管滑脱发生率( 3.33% )低于对照组( 36.67% )明显( P<0.05 );干预组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导管舒适性比例( 96.67% )、活动性比例( 93.33% )以及牢固性比例( 87.88% )均高于对照组( 70.00% )、( 66.67% )以及( 66.67% )明显( P<0.05 )。 结论:自制新型固定带的有效应用,可使得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导管滑脱发生率显著降低,并同时将导管舒适性比例、活动性比例以及牢固性比例显著提升,最终充分实现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有效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心脏康复(CR)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和医脉通、梅斯医学、中国临床指南文库网站等一些其他资源,检索参与CR与常规护理对CABG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共773例患者,其中CR组383例,常规治疗组3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R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在生理功能(MD=11.85,95%CI 5.25~18.45,P=0.000 4)、生理职能(MD=6.96,95%CI 4.94~8.97,P<0.000 01)、躯体疼痛(MD=6.74,95%CI 2.39~11.10,P=0.002)、总体健康(MD=12.22,95%CI 7.35~17.10,P<0.000 01)、活力(MD=14.45,95%CI 6.92~21.79,P=0.000 2)、社会功能(MD=7.11,95%CI 2.83~11.39,P=0.001)、情感职能(MD=9.70,95%CI 2.64~16.76,P=0.007)、精神健康(MD=11.10,95%CI 4.61~17.58,P=0.000 8)方面均有改善,但在生理健康(MD=9.29,95%CI -8.74~27.32,P=0.31)和心理健康(MD=8.51,95%CI -12.26~29.29,P=0.42)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CABG患者,术后进行CR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无明显改善,考虑本研究纳入的部分文献异质性较大,需通过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予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妇幼保健院近月手术室护理情况,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风险因素探讨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消毒隔离情况和病房管理情况,以及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和病房管理等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护理质量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妇幼保健院近月手术室护理情况,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风险因素探讨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消毒隔离情况和病房管理情况,以及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和病房管理等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护理质量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和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