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雷雨季节配网线路受雷击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10kV微型腔室雷击闪络限制器,在配网系统中进行应用评估。通过分析雷电对配网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内部结构合理、工作效果良好的雷击闪络限制器,有效提升了配网系统的抗雷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快速响应雷电冲击,将雷电能量释放到空气中,有效保护了配电设备和线路,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装置性能,开发智能化的雷电监测系统,提高雷电防护技术的智能性和可持续性。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以往的观光、游览等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注重实际体验感与参与感。在人们所热衷与追求的旅游形式当中,节事旅游深受人们的喜爱,更是行业今后发展的主流。一个城市的风貌能够通过节事活动所反映出来,具有自身别具一格的传播效应。通过举办节事活动,当地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能够取得质的改变,通过利用节日文化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简介:摘要:全媒体传播属于现阶段最为盛行且最新的传播方式,帮助大众更加便利的获取信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会展属于一项重要的传播模式,更是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媒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会展品牌应运而生,从某种程度来看,会展品牌的建设能够代表一个地区的形象。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在会展品牌塑造与传播的过程中,全媒体得到广泛应用,将会展品牌与全媒体相互结合,能够最大限度促进会展品牌的传播速度,会展品牌的魅力也因此得到展现,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简介:摘要:混合式学习与翻转课堂都是课堂教学应用的关键方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混合式学习与翻转课堂,能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提高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效率。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所应该获得的知识放在课堂下面的微课程中,让学习者进行在线自主学习,让学习者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者就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然后在课堂上,学习者就能够通过课下在线学习的知识进行课堂演示,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评价,帮助等活动教学内容,最后通过教师的评价学习者,要进行自身的反思与总结。通过这样的方法,《商务礼仪》混合式课程教学将会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本文章针对翻转课堂视角下《商务礼仪》混合式课程教育改革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采用对照实验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翻转课堂下混合式教育和学习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实验结果证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商务礼仪》混合式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弹性棒非融合术及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4/5椎间盘突出(LDH)的临床疗效、椎间隙高度及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等数据的变化,评估弹性棒系统在临床中长期应用的价值。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57例单节段腰4/5 LDH患者,分为融合组31例,非融合组2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OA)和腰3/4、4/5、腰5/骶1节段椎间隙前缘及后缘高度、PI、PT、SS、LL等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ODI、JOA及VAS评分术前、术后3年及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均满意;B组腰4/5间隙前缘及后缘术后末次随访高度小于A组[(12.13±1.65) mm比(13.72±2.38) mm,t=2.889,P<0.05;(7.03±1.19) mm比(8.03±1.69) mm,t=2.556,P<0.05];B组LL值末次随访小于A组[(41.50±4.72)°比(44.66±6.54)°,t=2.049,P<0.05]。B组SS值术前、术后3年随访及术后末次随访均大于A组[(35.02±4.42)°比(31.59±5.38)°,t=2.595,P<0.05;(34.92±4.59)°比(0.43±5.11)°,t=3.501,P<0.05;(29.91±4.20)°比(32.37±4.59)°,t=2.108,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腰4/5 LDH都能取得良好的长期临床效果,非融合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融合术能较好的维持责任节段椎间隙前缘高度;非融合术能更好的维持临近节段腰3/4后缘、腰5/骶1前缘椎间隙高度及SS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cage)内固定治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6月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因出现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而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54.15±8.60)岁(范围41~68岁)。责任节段包括C2,3 1例,C3,4 3例,C4,5 9例,C5,6 6例,C6,7 7例。采用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术(零切迹组)12例,颈前路减压钛板cage内固定术(钛板组)1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吞咽困难Bazaz分级、植骨融合Eck等级、C2-C7 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33.38±21.26)个月(范围12~71个月)。零切迹组手术时间为(95.83±5.47) min(范围89~105 min);较钛板组的(121.28±8.24) min(范围106~131 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2,P=0.000)。零切迹组术后1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较钛板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126.000,P=0.022);术后3个月两组均无残留吞咽困难患者。零切迹组JOA评分由术前(9.50±1.31)分增至术后3个月(14.00±1.21)分、末次随访时(14.33±0.78)分,钛板组由术前(9.14±1.79)分增至术后3个月(14.29±1.07)分、末次随访时(14.71±0.73)分,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7.343,116.448,P=0.000)。零切迹组VAS评分由术前(5.33±1.67)分降至术后3个月(1.42±0.51)分、末次随访时(0.83±0.72)分,钛板组由术前(5.43±1.55)分降至术后3个月(1.86±0.66)分、末次随访时(1.43±0.76)分,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355,88.500,P=0.000)。零切迹组NDI由术前43.62%±9.31%降至术后3个月15.38%±3.23%、末次随访时14.99%±3.26%,钛板组由术前43.76%±8.47%降至术后3个月14.35%±4.61%,末次随访时14.22%±4.59%,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4.358,99.307,P=0.000)。零切迹组C2-C7 Cobb角由术前8.26°±2.92°改善至术后3个月15.69°±4.06°、末次随访时14.80°±4.18°,钛板组由术前5.53°±9.04°改善至术后3个月15.51°±6.75°、末次随访时14.68°±6.89°,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014,53.315,P=0.000)。随访期间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及食管损伤。结论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和钛板cage内固定术治疗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及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零切迹椎间融合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及术后早期吞咽困难方面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长骨骨血管肉瘤的临床、影像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共5例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病理诊断并治疗的原发性长骨骨血管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5.2±3.5)岁(范围:27~79岁)。发病部位:肱骨近段1例,肱骨远端1例,股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1例。2例病理性骨折,3例无病理性骨者。针对肿瘤的部位、有无病理性骨折,分别采取病灶刮除和大范围切除治疗,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放疗、化疗。测量并记录病灶长径,记录肿瘤的X线片、CT扫描、MR检查及核医学检查等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特点,记录并分析肿瘤病理特点,记录肿瘤的治疗方式并分析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长骨骨血管肉瘤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或局部肿胀,缺乏特异性,其影像学表现(X线片、增强CT扫描及MR检查)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病灶长径通常较大,约(6.6±1.2) cm,病灶多为骨髓腔和(或)骨皮质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模糊,一般无硬化边,可见软组织肿块,增强可见病灶向心性非渐进性充填且不均匀强化或结节状渐进性强化。病理学结果发现骨血管肉瘤病灶的CD31、CD34表达较高,ERG表达阳性率为100%。2例行手术切除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15、3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6个月,1例手术切除后行放疗患者存活40个月(至末次随访仍存活),2例单纯手术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3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结论原发性长骨骨血管肉瘤的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ERG为目前确诊该病最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手术切除目前仍为首选治疗方案,手术联合放疗可适当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