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初产妇应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服务,研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初产妇,时间范围为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30例,参照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实验组实施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顺产率、分娩相关指标和分娩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1)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顺产率明显升高(P<0.05)。(2)护理后实验组的产后出血量和产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3)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风险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应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服务对顺产率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疼痛,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护理对策在重型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共收治了38例重型脑挫裂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气管切开后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创新的护理对策,包括气道湿化治疗、频繁的气管护理以及个性化的床边锻炼方案。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时间也相对较短。结论:创新的护理对策在重型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进度控制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进度控制策略,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施工进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材料供应、天气条件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施工进度控制策略,包括合理的进度计划制定、严格的进度监控与跟踪、及时的资源调配等。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控制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其在提高施工进度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优化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化护理流程与细节护理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的意义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之间收治的149例门诊儿科患者,分为对照组74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给予优化护理流程与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人数以及护理满意人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应用优化护理流程与细节护理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降低患儿的静脉输液风险发生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健康教育联合微信平台在小儿门诊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意义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之间收治的153例门诊儿科患者,分为观察组77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联合微信平台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平均留置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系统健康教育联合微信平台在小儿门诊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可以延长留置针的置管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川省部分地区接受一线方案并发生耐药的HIV-1感染者更换二线方案后抗病毒治疗(ART)效果及耐药突变。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接受一线方案发生耐药的HIV-1感染者随访2年,采用χ2检验分析观察终点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病毒载量(VL)变化及耐药突变情况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更换二线方案且依从性较好的HIV-1感染者ART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HIV-1感染者737例,在持续保持较好依从性的情况下,及时更换二线方案HIV-1感染者持续CD4计数>200个/μl和持续病毒抑制的比例较高(P<0.05),其中基线不同耐药程度HIV-1感染者持续CD4计数>200个/μl和持续VL<200拷贝数/ml(持续病毒抑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换二线方案后,部分蛋白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位点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更换二线方案且依从性较好的HIV-1感染者中,未持续病毒抑制的影响因素包括母婴传播是异性性传播感染的3.01(95%CI:1.29~7.00)倍、未及时更换二线方案是及时更换二线方案的2.55(95%CI:1.41~4.62)倍、CRF85_BC亚型是CRF01_AE亚型的3.32(95%CI:1.49~7.42)倍。结论一线方案耐药差异不影响更换二线方案后的四川省HIV-1感染者ART效果;及时更换二线方案并保持良好依从性,有助于提高HIV-1感染者免疫水平和持续保持较低VL水平。母婴传播、未及时更换二线方案和感染CRF85_BC亚型是HIV-1感染者更换二线方案后影响ART成功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氢吗啡酮对术前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年龄60~9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对照组(C组,38例)和右美托咪定组(E组,38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C组患者术后镇痛的配方如下,盐酸氢吗啡酮0.15 mg/kg+昂丹司琼16 mg,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E组患者术后镇痛泵配方如下,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0.15 mg/kg+右美托咪定1.5 μg/kg+昂丹司琼16 mg,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术后5 d内,每天根据3 min谵妄诊断量表(3D-CAM)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于术后12 h(T1)、术后24 h(T2),术后36 h(T3)和术后48 h(T4)根据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静息痛和活动痛,并评估患者镇痛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于术前(T0),术后第24小时(T2)、术后第48小时(T4)抽取中心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中的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者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E组的POD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34.21%比13.15%,χ2=4.66,P<0.05)。与C组比较,E组的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18.43%比15.79%,χ2=0.09,P>0.05;嗜睡:7.89%比5.26%,χ2=0.21,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术后T3和T4时间点E组的静息痛VAS评分[T3,(1.63±0.75)分比(2.04±0.43)分,t=3.12,P<0.05;T4,(1.49±0.59)分比(1.92±0.66)分,t=3.27,P<0.01]及活动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T3,(2.94±0.78)分比(2.62±0.67)分,t=2.62,P<0.05,T4,(2.11±0.52)分比(2.41±0.61)分,t=2.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2和T4时间点,E组患者的COR[T2,(38.20±8.92) ng/L比(46.79±9.10) ng/L,t=5.45,P<0.01;T4,(28.12±8.11) ng/L比(34.53±6.18) ng/L,t=4.07,P<0.01]、IL-6[T2,(32.34±4.35) ng/L比(51.45±8.67) ng/L,t=15.69,P<0.01;T4,(27.18±5.87) ng/L比(45.33±4.81) ng/L,t=14.90,P<0.01]和TNF-α[T2,(29.55±7.66) ng/L比(38.64±8.13) ng/L,t=6.56,P<0.01;T4,(21.37±5.49) ng/L比(29.69±8.16) ng/L,t=5.09,P<0.01]的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吗啡酮联用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镇痛可减少老年MCI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发生率,可能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