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谱。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入组3类患儿:有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疑似病例组),无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单纯ARI组),既无流行病学史也无呼吸道感染、但因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的排查组(非ARI组),每组预计纳入至少30例。疑似病例组同时采集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标本,单纯ARI组及非ARI组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所有标本同步应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ARI多病原核酸检测。单纯ARI组与2019、2018年同期的ARI患儿多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至2020年2月20日总计入组244例患儿,男139例、女105例,年龄(5±4)岁,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疑似病例组(69.4%,25/36)与单纯ARI组(55.3%,73/132)均有较高的病原检出,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最高[19.4%(7/36)、17.4%(23/132)];其次是人偏肺病毒[16.7%(6/36)、9.8%(13/132)];非ARI组病原检出率较低(11.8%,9/76)。2019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83.7%(77/92),以呼吸道合胞病毒A(29.3%,27/92)为最高,然后依次为流感病毒H1N1(19.6%,18/92)及腺病毒(14.1%,13/92),与2020年单纯ARI组的3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32,5.3%;0;5/132,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346、28.083、7.848,P均<0.01);2018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61.0%(50/82),以人博卡病毒(13.4%,11/82)及腺病毒(11.0%,9/82)多见,与2020年单纯ARI组人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5/13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P=0.009)。结论在非高风险地区,即使在有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前提下,非家庭聚集性发病或非密切接触的儿童感染2019-nCoV的可能性仍很小;与既往同期患儿ARI的病原以病毒为主不同,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肺炎支原体占了病原谱的首要位置。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外科矫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2月—2020年10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9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小儿ALCAP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7例,年龄0.2~12.3岁(中位年龄1.7岁),体质量5.7~44.3 kg(中位体质量11.6 kg)。患者采取个体化手术策略(肺动脉内隧道技术、主动脉壁和带蒂肺动脉壁缝合、带蒂直接移载、左主干开口成形术)恢复双源冠状动脉供血,其中4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观察指标:监测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反流程度,并比较其在术前、术后早期、末次随访时的变化。结果全组患儿均手术顺利,无死亡。2例重症婴儿术后延迟关胸6 d和9 d。9例患儿出院后获随访1个月~4.5年,均未出现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症状。患儿术后早期与术前LVEF分别为62.1%(39.0%,63.5%)和59.0%(40.0%,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00,P=1.000);末次随访LVEF为64.0%(60.5%,67.5%),较术后早期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0,P=0.034)。术后早期二尖瓣反流与术前、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3、1.41,P=0.257、0.157)。结论对于小儿ALCAPA采用个性化外科矫治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近中期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9年北京市急性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的感染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急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儿粪便标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筛查NoV;阳性标本进行NoV VP1基因及RdRp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所测得的序列应用在线分型工具Norovirus Genotyping Tool 2.0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 577例急性腹泻儿童粪便标本,NoV核酸检测阳性的484例(18.78%,484/2 577);NoV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流行高峰在秋冬季节。NoV的检出无性别差异(χ2=1.77, P=0.183)。其中有399例得到了VP1区分型,结果显示有11个基因型,主要为GII基因群(98.25%, 392/399),GII.4 Sydney型为主(52.13%, 208/399),其次为GII.3型(19.8%, 79/399)、GII.2型(18.5%, 74/399)。267例完成了RdRp区分型,结果显示有10个基因型,以GII.P31型为主(57.3%, 153/267),其次为GII.P12型(15.36%, 41/267)及GII.P16型(14.98%, 40/267)。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存在16种组合方式,主要为GII.4 Sydney[P31](53.18%, 142/267),GII.3[P12]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而GII.4 Sydney[P16]检出率逐渐增高。结论NoV是北京市2014—2019年儿童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流行的基因型别多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TJA)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8月至2019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进行人工髋、膝关节翻修术的175例患者资料。其中59例被诊断为PJI(PJI组)(膝31例,髋28例),男33例,女26例;年龄(67.4±11.7)岁;体重指数(BMI)为(26.1±3.6)kg/m2。116例被诊断为无菌性松动(AL)(AL组)(膝19例,髋97例),男67例,女49例;年龄(70.3±8.9)岁;BMI为(25.0±3.6)kg/m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每个指标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依据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PJI组和AL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关节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L组比较,PJI组CRP、ESR、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ESR、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0.850、0.848、0.664。根据约登指数,CRP、ESR、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06 mg/L、17.60 mm/h、3.73 g/L、685.00 ng/mL,敏感度分别为79.2%、85.4%、81.3%、64.6%,特异性分别为85.7%、76.2%、79.8%、61.9%。结论纤维蛋白原对PJ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准确性与CRP和ESR相近,但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有限。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羊水栓塞的临床特点,找出高危、诱发因素,探讨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13-2015发生的3例AFE孕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2015年本院3例AFE死亡1例,两例治愈,子宫切除1例;胎膜早破、引产、剖宫产、高龄初产、经产妇是AFE的高危因素.结论正确使用缩宫素,减少分娩干预,临床医护人员提高AFE的识别能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优质护理是减少AFE的发生、降低AFE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关键词羊水栓塞;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68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头颈部大面积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及切开指征。方法:选择85例头颈部大面积烧伤患者,按气管切开情况分成预防性气管切开与紧急气管切开,比较气管切开手术时间、手术指征。结果:接受预防性气管切开35例,接受紧急气管切开50例,预防性气管切开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占82.86%,紧急气管切开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占50.00%,预防性气管切开平均手术时间较紧急气管切开时间短。结论:中重度头颈部大面积烧伤需尽早实施预防性气管切开,而对未实施预防性气管切开者,需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内是否有大量黏稠分泌物,且观察口鼻内有无大量血性分泌物,对出现鱼嘴状口唇、颈部焦痂形成需考虑做气管切开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结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结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结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结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结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结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结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结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对照组:(45.84±22.46)U/mL、(35.13±15.03)U/mL、(16.21±3.20)U/mL,观察组:(28.33±20.11)U/mL、(14.82±10.11)U/mL、(5.16±1.33)U/mL]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3.94、7.61、21.63,均P < 0.05);两组CD+3、CD+4、CD+8[对照组:(16.22±3.12)%、(15.20±1.46)%、(29.21±5.17)%,观察组:(31.22±4.11)%、(24.99±1.71)%、(24.25±4.45)%]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t=19.72、29.53、4.93,均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26%(36/46),高于对照组的58.70%(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11/46),低于对照组的45.65%(2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 < 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43.48%(20/46),高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 < 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卵巢上皮性癌可有效降低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同时不会对T淋巴细胞亚群造成严重影响,可提高生存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