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当康德在笛卡尔"方法论怀疑"基础上,正式将其形而上学运思称之为"批判哲学"时,西方思想史上批判意识日趋自觉,作为一门古老智慧活动哲学复兴,一度也随之显得蔚然壮观。这验明了罗素一个断言:"哲学根本特点便是批判,正是这种特点使得它成为

  • 标签: 批判理论 马尔库塞 法兰克福学派 阿多诺 马克思主义 现代美学
  • 简介:<正>一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开展多方面的批判中,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批判是其批判理论重要内容。他们主要着力于从反面批判意识形态消极方面,即对观念体系或意识形态虚假性和欺骗性与对人奴役性揭露与抨击。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批判基本沿袭了这一立场。

  • 标签: 哈贝马斯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批判理论 意识形态批判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 发达工业社会
  • 简介:一、关于毛泽东方法论概念问题第一种意见认为,方法论从广义上说,按其普遍性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门具体科学一些特殊研究方法,它是从事各门不同学科研究专用方法;第二层次是各门具体科学中一般研究方法,它是从事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研究等一般方法;第三层次是哲学方法,是概括程度最高、适用范围最大、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方法,也可称为根本思想

  • 标签: 概念问题 哲学方法 基本领导方法 《论十大关系》 《矛盾论》 认识路线
  • 简介:《启蒙辩证法》主旨在于反思启蒙如何倒退为神话,以及如此与神话纠缠启蒙是否还能通过对自身倒退为神话环节进行反思从而找到拯救自身出路.《文化工业》一文则表明以真理样态出现意识形态早已将自己构造出来系统伪装为'自然',引诱大众深陷其中.对于生活在技术,更进一步说,是技术背后权力为他们打造完美世界之中大众来说,在这个华美的牢笼中反思启蒙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但文化工业理论本身面世似乎向世人表明事实不尽然如此.于是,挖掘启蒙拯救自身可能就变得非常必要.

  • 标签: 启蒙 神话 理性 权力
  • 简介:本文旨在对'批判美学'这个概念进行新阐述。文章追溯了半个世纪以来对'批判美学'界定,认为这些界定存在着对艺术抽离缺陷。结构主义兴起使得这种作为概念美学美学延伸到艺术领域,要求与艺术重新建立关系。而碎片式美学成了当今作为艺术哲学美学理论主要形式。在此背景下,始于一战期间经典欧洲先锋派重新引发人们兴趣,并体现出批判美学未来任务。

  • 标签: 批判美学 当代艺术批评 结构主义 先锋派
  • 简介:以马克思终身论敌蒲鲁东所有权理论为主线和出发点来理清马克思所有权理论基本原则、立场和观点是研究马克思所有权学说一条重要线索和一个值得重视立论视角。以蒲鲁东所有权理论批判对象,阐述了其成名作《什么是所有权》中所有权法权批判观点和《贫困哲学》中所有权经济矛盾体系,其中包括以正义为批判原则审视所有权、说明所有权形而上学、所有权非经济起源论、解释所有权实现形式即地租和利息社会现象学,并进一步呈现了蒲鲁东在批判和说明所有权之后所要求建立互助制构想。结合原文本忠实解读马克思对蒲鲁东所有权理论态度,深入透视马克恩所有权理论,主要体现在揭露蒲鲁东所有权理论非彻底性、伪科学性和改良性,通过对蒲鲁东所有权理论批判开显马克思所有权理论真正批判性、科学性和革命性之所在。

  • 标签: 蒲鲁东 所有权 《什么是所有权》 《贫困的哲学》 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
  • 简介:福利平等是当代政治哲学中一种重要平等理论,人们围绕其展开了激烈纷争与对话,共同勾画了一幅丰富多彩平等理论图景。当代很多政治哲学家对福利平等基本上持批判态度,约翰·罗尔斯和罗纳德·德沃金完全抛弃了福利平等,并建构一种替代性平等理论,即资源平等理论。理查德·阿内逊和G.A.柯亨并没有完全抛弃福利平等,而是试图对其进行修正,分别建构了福利机遇平等理论和可获得利益平等理论。实际上,无论通过对福利平等替代还是修正而建构平等理论,都没有成功地将责任纳入平等理论考量之中。

  • 标签: 福利平等 资源平等 福利 运气 责任
  • 简介:<正>政体问题是现代性核心问题,正如哈贝马斯所言:"自17世纪以来,现代性道德-实践自我理解总体上是围绕着什么是最好政体展开。这一自我理解展现为普遍主义道德意识和宪法国家自由设计。"民主作为现代政治合法性基础,是现代国家普遍诉求。从本质上说,后形而上学时代,除了被统治者同意,任何政治制度都无法使自己统治合法化。现代政治哲学有两大政治合法性话语体

  • 标签: 哈贝马斯 现代性 激进民主 批判理论 自由主义 资本主义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各种现代性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对物过分依赖导致了道德滑坡。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针对现代性问题展开了哲学与经济学两方面的批判,继承并超越了以往现代性批判理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具有鲜明实践性与辩证性,这使其在当今世界仍然葆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现代性 哲学批判 经济学批判
  • 简介:在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中,道格拉斯·凯尔纳是最为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凯尔纳以其丰富著作、公允立场、深刻剖析,对当代美国媒介文化进行了独到分析。凯尔纳提出"媒介文化"、"媒介奇观"等概念,力图以此抓住当代文化现象新发展,并超越具有精英主义二元对立意味"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等传统概念。在媒介文化研究理论方法上,凯尔纳提出"多视角文化研究"、"诊断式批评等概念",丰富、发展了批判理论和英国文化研究理论方法。本文以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文化研究理论为切入点,在对凯尔纳媒介文化研究理论进行梳理、阐释、剖析、评价基础上,力求管窥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之一斑。

  • 标签: 道格拉斯·凯尔纳 媒介文化 媒介奇观 媒介批判理论
  • 简介:伯恩施坦改良主义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对西方工人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理论体系,有一定理论路径。该理论路径起点就在于,伯恩施坦认为资本主义形势变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路径核心就是抛弃社会革命,推进社会改良;路径归宿则是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为其改良主义正名。深入批判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理论路径,有助于准确评价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理论观点本质,深刻认识以其为思想渊源民主社会主义性质和前途。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伯恩施坦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 理论路径
  • 简介:批判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非常重要一支。在2014年出版批判理论著作中,既有从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上对西方主流理论提出批评,并尝试为社会政治理论建立新哲学基础,也有对批判理论自身核心概念重新阐述;既有对传统批判理论家论著梳理,也有对新时期全球化条件下现实问题论述。从其发展趋势来看,晚近批判理论一方面借助女性主义等认同/差异学说来对当前社会进行“解释一诊断”,另一方面也在提出一种情境主义普遍主义,以实现“解放一乌托邦”美好意愿。

  • 标签: 批判理论 差异 认同 普遍主义
  • 简介:美国垄断资本学派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流派,它从经济、生态和文化三个维度对垄断时期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批判。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强大停滞趋势,且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出现全球性生态危机,已经上升到影响人类生存和地球上物种繁衍高度。垄断资本主义文化品质远远落后于其社会生产能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宣扬公正、民主、开放正成为名不副实口号。这一切矛盾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追求积累无限性。美国垄断资本学派资本主义批判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 标签: 垄断资本 经济停滞 新陈代谢断裂 文化机构 社会变革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启蒙'和现代性批判理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现实性'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和解释,开辟了一条异于现代西方哲学独具特色现代性批判道路。现代性'启蒙机制'和其历史生成中内在矛盾,透视了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突破现代性局限理论尝试,并在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两者比较视域中铺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逻辑理路,同时彰显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特质。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批判 生成逻辑
  • 简介:<正>法兰克福学派将青年马克思批判哲学和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立足于人道主义价值立场,通过反思西方社会现代化后果,对当代西方社会展开哲学批判、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形成了他们社会批判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拟对他们消费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作简略评介。

  • 标签: 法兰克福学派 文化批判理论 消费主义文化 当代西方社会 消费行为 消费异化
  • 简介:波普从科学主义方法论立场出发,机械地用自然界物理运动这种低级运动形式特点来比照社会运动这种高级运动形式,将事物本质等同于现象集合进而取消事物本质,这样也就取消了社会规律存在依据。波普进而通过否认人类社会系统性以及系统研究方法可能性,否认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研究人类社会最一般发展规律学说及社会规律存在。然后,波普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重复唯一单独历史过程论点出发,论证了社会规律不存在。最后,波普将社会趋势与社会规律辩证关系割裂开来,只承认社会趋势存在,否认社会趋势是社会规律在社会运动中体现,进而否认社会规律存在。波普上述论证方法都是站不住脚

  • 标签: 历史决定论 社会规律 社会趋势
  • 简介:<正>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也开始了世界化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把人类历史现代化进程以及与这一进程相伴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席卷到整个世界。但这时,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主导形态,而且已经相当发达,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了,而在东方,资本主义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还很不发达,东方民族基本上

  • 标签: 跨越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东方社会理论 民粹派 马克思主义 俄国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现代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跨学科理论综合创立了新唯物主义社会历史理论。它既是一种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又是一种革命方案与社会主义模式。这为后来不同版本马克思主义产生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开启奠定了基础。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文化批判,再到社会批判理论历史发展过程,清晰地呈现出其批判理论学术传统。本文以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和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尔等人主要思想为代表阐述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传统及其演变过程。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文化批判 社会批判理论
  • 简介:基于时代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同质性,在于其都产生、完善于批判以及因批判而彰显解释力和生命力。由神圣化代替批判精神和以实用主义代替批判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误教训。探索马克思主义适用性等问题,有助于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要和何以可能。在批判视阈中步入批判诠释学之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值得探索路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批判精神 理论实质
  • 简介:让·鲍德里亚提出消费社会理论断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受到消费支配社会,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分析提供了一个批判理论视角。鲍德里亚以关于符号崇拜取代关于物崇拜,提出其所谓'能指拜物教',其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片面化解读和符号化篡改。鲍德里亚不但误读了马克思商品拜物教中'物'概念,而且没有弄清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错误地以消费取代生产作为社会存在与发展根本动力,从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对立面。

  • 标签: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 商品拜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