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对农村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了契机,提出了要求,也对农村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契机,提出了要求。那么作为小学作文教学,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变化,讴歌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抒发自己的情感,则是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小学作文教学 教育教学工作 建设事业 学生体会 语文教师
  • 简介:<正>我用这套学具给二年级小学生上《智能基本功训练课》。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训练儿童的概括能力,并把这方面的训练紧密地与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结合起来。这样做,收到了较好的势果。我的具体做法及其学生们的活动情况简述如下:

  • 标签: 基本功训练 概括能力 审题能力 二年级 具体做法 课堂教学
  • 简介:从一所普通中学六个年级随机选取801名被试,使用自编测验研究了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起点较高,初三年级是其基本形成的关键期;(2)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在高中阶段发展平缓;(3)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分维度的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较高水平方面受到认知加工容量、概括水平和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等心理因素的制约;(4)中学生写作文本形成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

  • 标签: 文本形成能力 发展特点 中学生
  • 简介:在教育实践中,初中阶段往往被看作是人生的特殊时期。从心理学角度看,初中学生年龄大多在12~16岁之间。正处于人的心理断奶期,这一时期充满多种心理矛盾;从教育学角度看,初中阶段既是义务教育的终结又是基础教育的中间阶段;从社会学角度看,初中阶段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这一时期,通过社会影响、家庭感染,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完成个体社会化,具备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因此,全面研究和了解初中学生的特殊心理,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对于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个体社会化 心理矛盾 中间阶段 教育实践 学习过程 学校教育
  • 简介:根据国内外关于数学自我效能研究的文献.结合我国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内容特点与实际背景情况。编制数学自我效能问卷。研究以初一与初二学生为对象,采用开放式问卷对188名学生和53名数学教师进行调查,首先编制出44个项目的初测问卷:采用封闭式问卷对479名学生的初测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与项目分析,形成了包含日常生活中数学任务的效能、数学相关课程的效能与数学学业问题解决效能三个维度的26个项目的正式问卷:最后对350名学生施测正式问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学自我效能问卷的因素结构清晰,具有合理的信度和效度。

  • 标签: 数学自我效能 问卷 信度 效度
  • 简介:本研究选取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法,用数学连加数问题为实验材料,就自我反思对解题策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有反思实验组学生(24人)和没有反思控制组学生(29人)解题策略的差异,结果发现:(1)有反思的学生比没有反思的学生更多使用高效策略;(2)从测试过程策略类型的变化看,反思促进初中生逐渐获得高效策略,放弃低效策略.

  • 标签: 数学连加数 解题策略 自我反思 初中生
  • 简介:通过对8名11~14岁初中生的深入访谈,初步探讨了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发现:(1)初中生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是帮助行为,其次是交往行为.此外,安慰行为、公益行为、礼貌行为和遵规行为也被他们认同;(2)初中生对不同行为主体间发生的亲社会行为的认同有明显差异,他们更关心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亲社会行为;(3)普通学校、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对帮助行为和交往行为认同的比率差异明显;(4)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种类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 标签: 亲社会行为 初中生 认同 初中阶段 打工子弟学校 普通学校
  • 简介:对陕西地区1299名城乡初中生进行分层整体取样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在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方面城乡差异显著;(2)在适应、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方面初二得分高于初一和初三,年级差异显著;(3)在动力系统和归因风格方面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认知风格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 标签: 初中生 心理健康素质 城乡差异
  • 简介:本研究运用测量的方法考察了386名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结果表明,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地好于初二、初三、初四的学生;男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显著;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身心健康”四个分测验中,年级差异非常显著;优等生和差生在学习适应性上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 标签: 农村初中生 学习适应性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目的。运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198名农村中学的初中生为被试。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是亲子关系亲密;(2)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存在性别差异,不存在年级和民族差异;(3)亲子沟通和父母对学生交友的管理是影响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的重要原因;(4)父母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学生的上网情况对农村初中生的亲子关系没有影响。

  • 标签: 农村初中生 亲子关系 亲密度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了主要可控心理因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所纳入的可控心理因素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控心理因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为数学学习动机、策略意识、积极归因和困难应对感对数学学习策略有显著的直接效应.研究提示,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应重视可控心理因素的作用并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初中生 数学学习策略 可控心理影响机制
  • 简介:本研究对60名LD初中生与对照组进行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转移、集中的测验比较。结果表明,LD学生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优等组学生,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水平与中等组学生的差异不显著,表明注意转移、集中更能有效地鉴别LD学生与对照组;LD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的可塑性越大;初中生注意水平受学习能力制约极显著,受年龄制约不明显。测试分析表明,对LD学生注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神经心理、抑郁状态、认知冲突、学习行为、教养方式;讨论揭示,LD学生注意发展迟缓与其高级心理活动的脑部神经基础薄弱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学习困难初中生 注意特性 神经心理
  • 简介: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各领域里集体效能的测量构念,并结合初中生班级群体的特点,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然后,采用问卷法调查168个班级5180名初中生,运用多水平因素分析验证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以及考察该结构的信效度。结果发现,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在个体和班级水平上都是两因子的结构,即班级能力评价和班级目标达成。该构念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测量指标。

  • 标签: 班级集体效能 班级能力评价 班级目标达成 多水平因素分析
  • 简介:用问卷法对194名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二和初三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水平明显低于初一学生,女生比男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高。课堂目标结构与学业延迟满足有显著关系,任务取向的课堂目标与学业延迟满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取向的课堂目标与学业延迟满足呈负相关关系。任务价值、自我效能与学业延迟满足呈正相关关系,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学业延迟满足 课堂目标结构 自我效能 任务价值 学业成绩 初中生
  • 简介:目的:本研究针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手段。方法:采用问卷测量法,选取初中生被试310名,运用UCLA孤独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CSQ)进行施测。结果:1男性初中生较之女性初中生有较高的孤独感2担任班委与非担任班委的初中生在孤独感上有显著的差异,担任班委与非担任班委的初中生在求助和解决问题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3应对方式的各个维度均与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孤独感和求助、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4求助和问题解决对孤独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责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应对方式和孤独感之间关系研究为初中生孤独感的干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有效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初中生 孤独感 应对方式
  • 简介:使用自编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刘贤臣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94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探讨了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编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经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体验到的正性情感较多,对家庭、自我、学习、同伴交往、教师及生活条件各方面比较满意。男女生在总体幸福感、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和生活条件满意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3)初中生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不喜欢上学、学习负担重、与老师关系紧张、遭父母打骂这四项生活事件显著负相关。不喜欢上学和与老师关系紧张对初中生总体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初中生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 简介:学习者的知识观、学习观又称“认识论”。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初一下半学期学生为被试,分别从“机械-辩证”、“零散-联系”以及“接收-建构”和“零散-整合”的维度,分析了被试对知识和对学习的看法。结果发现:1.被试在知识观、学习观上开始表现出辩证的、联系的、建构的倾向,但还不够充分。2.知识观的“机械-辩证”与学习观的“接收-建构”之间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与“零散-整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5)。3.一般智力水平与知识观之间表现出较显著的正相关(P<.05或.05<P<.10),与学习观之间的相关不显著。4.知识观、学习观与数学成绩之间相关显著,但在考虑了智力的影响之后,它们的回归效应不显著。

  • 标签: 中学生 知识观 学习观 认识论 元认知
  • 简介:采用父母冲突儿童知觉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调查了370名初中生道德推脱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父母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男生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的道德推脱水平;初中生的道德推脱水平在年龄上存在显著的差异,15、16岁初中生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13、14岁初中生的道德推脱水平;(2)父母冲突会对初中生的攻击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道德推脱在父母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初中生 父母冲突 道德推脱 攻击行为
  • 简介:目的考察初中生抑郁状况及其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对32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且对这些学生的父亲或母亲施测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结果初中生整体抑郁水平较高,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现或可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郁。初一和初二学生在抑郁上的差异显著。初中生感受到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家长感受到的不一致。初中生的抑郁水平与其评定的家庭适应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中生抑郁问题较为普遍,且与其感受到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关系密切。

  • 标签: 初中生 抑郁 家庭亲密度 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