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层知识型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如何?其达成共识的内在动力是什么?解决分歧的方式是什么?共识过程的特征是什么样的?已有框架模型均不能进行解释。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五年规划为研究切入点,以县级为研究单位,试图回答以上问题。研究认为:知识型政策包含事实性和观点性两种类型知识;在决策过程中,分歧是事实性知识和观点性知识共识的内在动力,推动政策参与者(包括编制层、决策层、咨询层成员)通过调研、讨论等形式学习知识、转变观念,促进形成相对准确的共识;政策参与者开展专题调研有利于解决事实性知识分歧,决策者(主要包括决策层成员)掌握整体事实性知识和丰富决策经验有利于解决观点性知识分歧;事实性知识共识过程是接近线性的,而观点性知识共识过程是非线性的。相关理论将为如何有效达成知识型政策决策共识提供指导。
简介:<正>关于知识经济(也叫智能经济),目前为各界广泛认同的定义是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发表了一篇有权威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但是,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的确立则是近几年的事情,其主要标志就是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盖茨的主要产品是软盘及软盘中包含的知识,正是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