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EH患者144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2例。对照组予以吲达帕胺治疗,研究组予以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炎性因子[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83%,69/72)高于对照组(83.33%,60/72),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Hcy、IL-6、TNF-α、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EH的效果较好,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治疗老年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朔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40/44),高于对照组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联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及价值。方法:对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患者做筛选比对分析,从中选出符合条件者共90例邀请参研,利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药物,研究组接受泮托拉唑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消退用时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三项症状消退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安全性相对更高,与对照组的数据比对结果提示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相较于奥美拉唑,在治疗患者胃溃疡疾病方面具备更出色的效用,能够更早缓解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吲达帕胺组与氢氯噻嗪组,每组53例,氢氯噻嗪组采用氢氯噻嗪联合贝那普利,吲达帕胺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血压、心功能、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吲达帕胺组总有效率(90.57%,48/53)较氢氯噻嗪组(75.47%,40/53)高(P<0.05);治疗后,吲达帕胺组舒张压、收缩压较氢氯噻嗪组低(P<0.05);治疗后,吲达帕胺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氢氯噻嗪组低,左心室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速比值(E/A)较氢氯噻嗪组高(P<0.05);治疗后,吲达帕胺组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较氢氯噻嗪组低(P<0.05);吲达帕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3/53)较氢氯噻嗪组(20.75%,11/53)低(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1例47岁女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接受HP根治方案(泮托拉唑肠溶片40 mg口服、2次/d,阿莫西林胶囊1 g口服、2次/d,呋喃唑酮片0.1 g口服、3次/d)治疗。患者曾多次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和泮托拉唑肠溶片,未出现不良反应。接受HP根治方案第12天,患者出现发热、气促,体温38.3 ℃,同时出现右眼球结膜出血。实验室检查示嗜酸粒细胞0.08,胸部CT示两肺间质性水肿、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考虑为急性肺损伤,可能与呋喃唑酮有关。停用该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6 d后,患者发热、气促等症状缓解,右眼结膜出血吸收,实验室检查示嗜酸粒细胞0.008,胸部CT示两肺间质性水肿较前吸收,右侧胸腔积液基本吸收。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对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老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18~20月龄,体重600~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尾静脉置管后,M组给予咪达唑仑25 mg/kg负荷剂量,维持剂量3~6 mg·kg-1·h-1;R组给予瑞马唑仑25 mg/kg负荷剂量,维持剂量60~120 mg·kg-1·h-1,连续5 d,每天连续输注8 h,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停药后第1、3和7天进行Y迷宫实验,记录新异臂停留时间和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进行场景恐惧和声音恐惧条件实验,计算僵直时间比率;末次Y迷宫实验后即刻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au蛋白、p-Tau蛋白和载脂蛋白E(ApoE)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M组和R组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减少,场景恐惧条件实验的僵直时间比率降低,海马Tau蛋白、p-Tau蛋白和ApoE表达上调(P<0.05);与M组比较,R组新异臂停留时间延长,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增加,场景恐惧条件实验的僵直时间比率升高,海马Tau蛋白、p-Tau蛋白和ApoE表达下调(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瑞马唑仑对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与上调海马ApoE表达,导致Tau蛋白磷酸化的程度不同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研究组采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症状缓解时间、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Hp根除率(81.48%,22/27)与研究组(96.30%,26/2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26/27)高于对照组(70.37%,19/27),P<0.05。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S、MTL水平高于对照组,G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相比,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确切,可有效清除Hp,调节胃肠激素和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溃疡愈合和临床症状改善,并具有安全性。
简介:摘要1例58岁男性患者接受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给药方案为口服阿莫西林(1 g,2次/d)、呋喃唑酮(0.1 g,2次/d)、雷贝拉唑(20 mg、2次/d)和枸橼酸铋钾(0.6 g、2次/d),共用药4周。停药7 d后实验室检查示血肌酐(Scr)469 μmol/L,尿素氮(BUN)19.2 mmol/L;肾组织活检病理检测结果提示急性肾小管损伤。患者半年前体检结果显示Scr 78 μmo/L。考虑患者的急性肾损伤与四联疗法有关。给予甲泼尼龙、瑞巴派特和碳酸钙口服。4周后复查,Scr 171 μmol/L,BUN 14.4 mmol/L,继续上述治疗;12周后复查,Scr 140 μmol/L,BUN 11.4 mmol/L。
简介:摘要克唑替尼是一种作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细胞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及c-ros肉瘤致癌因子1(ROS1)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和/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肝损伤是克唑替尼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多数患者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转氨酶水平升高,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致命性肝衰竭;发生机制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和过度自噬、氧化应激、过敏反应等有关。克唑替尼相关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肝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联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和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等。应用克唑替尼前,须对患者肝功能进行综合评估,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暂时(再次使用时减量)或永久停药等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醋甲唑胺(methazolamide,MTZ)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NPH)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35例NPH患者,其中包括29例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和6例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sNPH)患者,上述患者因各种原因不适宜或拒绝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安慰剂组,给予口服MTZ或安慰剂25 mg,2次/d,1周后无不适增加至50 mg,2次/d治疗。口服前、口服1月后分别进行10 m步态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分级量表(iNPHGS)评分、头MRI检查,口服3个月后进行iNPHGS评分。主要疗效终点为用药后3个月iNPHGS评分,次要疗效终点为用药后1个月上述各项评分。结果35例NPH患者中28例进入最终分析。药物组18例,安慰剂组10例。用药1月后药物组MOCA评分[(16.2±8.8)分和(14.8±8.7)分,t=-2.68,P=0.02]、10 m步态评分[(22.3±11.2)分和(25.6±12.9)分,t=2.76,P=0.02]、iNPHGS评分[(7.3±3.2)分和(8.1±3.5)分,t=4.08,P<0.01]均较基线改善;用药3个月后药物组iNPHGS评分(6.1±2.4)分较基线时(t=5.07,P<0.01)和1个月时改善(t=4.11,P<0.01);而对照组用药1个月和3个月后各项评分较基线均无明显改善(均P>0.05);用药1个月后药物组较对照组10 m步态评分、iNPHGS评分改善(均P<0.05);用药3个月后iNPHGS评分相对于基线水平较对照组改善(t=-4.41,P<0.05)。上述35例患者未出现低钾、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1.00)。结论醋甲唑胺可有效改善部分不能手术的NPH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奥美拉唑的超说明书应用状况进行分析,为儿童合理使用奥美拉唑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20年3月至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使用奥美拉唑的相关用药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和审查儿科门诊使用奥美拉唑制剂的处方共930张,以口服剂型为主(921张,99.03%);在使用奥美拉唑制剂处方中,治疗疾病分类排名前3位分别为奥美拉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51.40%(478/930)]、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2.26%(207/930)]和消化不良[11.29%(105/930)]。联合用药处方746张,奥美拉唑与抗菌药物(279张,37.40%)、胃黏膜保护剂(151张,20.24%)和微生态制剂(143张,19.17%)联合使用。结论奥美拉唑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的超说明书用药主要为超适应人群和超适应证用药的类型,用法符合循证医学要求,处方的治疗范围和给药方案均合理。医生与药师应共同推进奥美拉唑制剂的合理使用,使儿童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