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溶栓与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于临汾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38例采取介入溶栓治疗。治疗后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介入溶栓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溶栓效果,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炎性反应,明显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激酶溶栓与瑞替普酶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使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栓溶后,通过心电图、心率变化、心肌酶及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再通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再通时间及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记录出血并发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溶栓后1、6、12 h的再通率[37.78%(17/45)、62.22%(28/45)、84.44%(38/45)]均高于对照组[15.56%(7/45)、37.78%(17/45)、64.44%(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时间[(0.77±0.14)h]短于对照组[(1.36±0.20)h],且CK[(1 657.22±334.52)U/L]与CK-MB[(196.65±26.51)U/L]峰值低于对照组[(2 756.29±425.71)、(430.78±37.6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再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病死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瑞替普酶溶栓起效快,安全性高,有利于促进梗死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CK与CK-MB峰值,且出血与MACE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导管接触性溶栓(CDT)与CDT联合猪尾管碎栓治疗非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手术治疗的非慢性期下肢DVT患者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33~83(65.8±12.4)岁;左下肢34例,右下肢21例;病程1~26(9.7±5.5)d;急性期36例,亚急性期19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联合组27例采取CDT联合猪尾管碎栓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仅采取CDT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近期(术后1周)临床疗效、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出血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Villalta评分表评估2组患者血栓后综合征(PTS)的严重程度。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的技术成功率为100%。联合组近期临床有效率为92.59%(25/27),优于对照组的67.86%(19/28);联合组疗效Ⅰ级2例、Ⅱ级9例、Ⅲ级16例,对照组分别为9例、10例、9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P=0.016)。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在联合组分别为(188.2±41.5)万U、(3.7±0.7)d和(7.9±1.2)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2.1±34.0)万U、(6.6±0.6)d和(14.0±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17.10、13.85,P值均<0.001)。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联合组2例、对照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699)。术后12个月,联合组发生PTS 7例,其中轻度2例、中度3例、重度2例,对照组发生PTS10例,其中轻度3例、中度3例、重度4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1,P=0.416)。结论对于非慢性期DVT患者,单纯CDT和CDT联合猪尾管碎栓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联合组方案早期临床有效率更高,同时还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的用量,节约治疗成本,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管理模式及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率的影响。方法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61家开展静脉溶栓的单位进行横断面调研,收集医院相关硬件、人力资源配置、医院组织管理模式、溶栓率等信息。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相关指标与溶栓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硬件资源、人力资源与区域溶栓率之间均无线性相关性,单位进行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是提高溶栓率的关键影响因素(OR=1.488, 95%CI=1.357~1.631,P<0.001)。结论有效的医院组织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多部门协作、卒中急救小组、卒中绿色通道等,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110例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溶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分层、溶栓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肺栓塞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症状体征、血压、血气分析、出凝血、影像学)。纳入标准:符合高危、中高危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中低危及低危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依据入院时危险分层、出院时预后分组,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临床特征、血气分析、出凝血、出血并发症的组间差异,分析溶栓后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110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61例,年龄(65±16)岁。高危组12例,中高危组98例,高危组呼吸频率更快,血压、溶栓前PO2、SaO2更低(P<0.05)。109例患者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70例采用50 mg,39例采用100 mg。1例因阴道活动性出血,直接介入局部溶栓;另有5例行介入治疗,为溶栓后症状缓解不佳,行补救性介入治疗。存活102例,死亡8例(7.3%),其中高危组死亡3例(25.0%),中高危组死亡5例(5.1%);死亡组年龄高于存活组,心率、呼吸更快,溶栓前PO2、溶栓后PCO2更低。共发生22例溶栓相关出血,18例为轻微出血,4例为中重度出血,分别是脑出血、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rtPA 50 mg组出血13例/70例,rtPA100 mg组出血9例/39例,低剂量组出血比例显著较低(P<0.05)。结论溶栓治疗是急性高危PE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中高危PE溶栓疗效确定,中重度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纤溶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经动脉溶栓后效果不佳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起病5 h之内经动脉溶栓治疗1 d后效果不佳的CRAO 19例(19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且在动脉溶栓之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疗;均采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入尿激酶3 000 U/kg静脉滴注进行纤溶,2次/d,间隔期8~10 h,注射5 d后再进行检查。观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视力及视野等。结果FFA显示:静脉纤溶前臂-视网膜循环时间为(29.9±5.9)s,纤溶后缩短至(21.3±4.9)s (t=26.13,P=0.032)。纤溶前视网膜动脉循环时间为(13.1±2.1)s,纤溶后缩短为(7.2±2.4)s (t=25.31,P=0.018)。静脉纤溶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92±0.05,纤溶后升至0.76±0.03(t=9.68,P=0.012)。纤溶前视野缺损小于30%者占15.79%(3/19),纤溶后升至63.16%(12/19)(P=0.021)。结论动脉溶栓后效果不佳的CRAO患者再行静脉滴注纤溶可进一步提升视力、缩短视网膜循环时间及改善视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AIS诊断标准,并在发病4.5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简单随机分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一般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一般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且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并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且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应用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活质量、溶栓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130例,根据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及程序化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程序化组患者实施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及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流程化组患者溶栓有效率(90.77%),显著优于常规组(83.08%),出院3个月后程序化组患者各项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SAS及SDS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综合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溶栓效果,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卒中数据库中接受静脉溶栓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和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在发病后9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0~1分定义为转归良好。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95例患者,222例(75.3%)转归良好,73例(24.7%)转归不良。两组年龄(P=0.049)、空腹血糖(P=0.001)以及高血压(P=0.040)、卒中病因学分型(P=0.049)、抗血小板治疗方案(P=0.011)以及出血性转化(P=0.003)和sICH(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io, OR)1.03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5~1.066;P=0.023]、空腹血糖(OR 1.203,95% CI 1.063~1.361;P=0.003)以及sICH(OR 20.126,95% CI 1.291~313.672;P=0.032)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双药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单药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转归不良风险增高2.5倍(OR 2.509,95% CI 1.280~4.917;P=0.007)。结论年龄、空腹血糖及sICH是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静脉溶栓后进行双药抗血小板治疗或许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转归。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静脉溶栓流程优化的效果。方法随机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病历库中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8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从事急性脑梗死急救工作时间≥2年的医生23名及护士28名作为医护对象。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所有患者均予以静脉溶栓常规流程,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所有患者均予以静脉溶栓优化流程。比较两组院内各环节耗时,并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医护人员对静脉溶栓优化流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入院至脑血管就诊中位数时间、入院至CT检查中位数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中位数时间分别为7 min、20 min、58 mi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26、-9.539、-8.797,均P<0.05)。静脉溶栓流程优化后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5.66%和100.00%,均高于优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2、6.720,均P<0.05)。结论基于静脉溶栓常规流程的优化流程,可以缩短院内各环节耗时,提高医护人员对流程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的效果。方法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9月收治的ACI患者128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65例A组(联合组)和63例B组(对照组)。A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14 d总有效率与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mRS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时将两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进行治疗前、治疗后3 d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A组各指标均比B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SOD较治疗前升高,MDA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SOD、MDA优于B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P<0.05);A组mRS评分<3分患者人数高于B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状况,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溶栓期(入院时至静脉溶栓后24 h)血压对颅内出血、神经功能改善、一级终点事件和二级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对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连云港市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随访90 d的42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其围溶栓期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五分位数分组为<130.00 mmHg组(Q1组)、130.00~140.49 mmHg组(Q2组)、140.50~147.99 mmHg组(Q3组)、148.00~158.00 mmHg组(Q4组)、>158.00 mmHg组(Q5组)及<71.30 mmHg组(G1组)、71.30~76.19 mmHg组(G2组)、76.20~81.89 mmHg组(G3组)、81.90~90.79 mmHg组(G4组)、>90.79 mmHg组(G5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血压与术后颅内出血、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患者血压与一级终点事件(症状性脑卒中复发)、二级终点事件(复合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1)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2组患者术后颅内出血风险较Q5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60,95%CI:0.031~0.827,P=0.029)。(2)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2组、Q3组患者术后90 d神经功能改善概率较Q5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44,95%CI:1.043~4.407,P= 0.038;OR=2.224,95%CI:1.105~4.479,P=0.025),G3、G4组患者术后90 d神经功能改善概率较G5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53,95%CI:1.081~4.287,P=0.029;OR=2.182,95%CI:1.131~4.210,P=0.020)。(3)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Q1组、Q2组一级终点事件发生风险较Q5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079,95%CI:0.010~0.613,P=0.015;HR= 0.211,95%CI:0.062~0.724,P=0.013)。(4)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Q1组、Q2组、Q3组、Q4组二级终点事件发生风险较Q5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246,95%CI:0.100~0.607,P=0.002;HR=0.360,95%CI:0.177~0.732,P=0.005;HR=0.448,95%CI:0.246~0.817,P= 0.009;HR=0.467,95%CI:0.252~0.867,P=0.016)。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颅内出血、一级终点事件及二级终点事件发生风险随围溶栓期收缩压降低而降低,而适中的血压(收缩压130.00~147.99 mmHg;舒张压76.20~90.79 mmHg)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取栓治疗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颈内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纯静脉溶栓组,29例)和观察组(静脉溶栓桥接TREVO支架取栓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及颅内出血率。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院NIHSS评分为(9.50±2.18)分,低于对照组的(11.14±3.07)分,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0.9%(20/22),90 d mRS评分低分者(0~2分)占36.4%(8/22),均高于对照组的20.7%(6/29)和10.3%(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颅内出血率(10.3%,3/29)与观察组(36.4%,8/2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颈动脉T型闭塞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