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治疗壶腹周围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LPD的13例壶腹周围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36~60岁,中位年龄57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接受标准LPD,2例因腔镜下手术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中位数为523(487~577)min,术中出血量320(180~430)ml,术后住院时间32(22~53) d,患者总治疗费用7.6(4.9~17.7)万元。术后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胰瘘3例,胆漏3例,腹腔内出血3例,腹腔积液2例,合并两种并发症1例,合并3种并发症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胆总管下段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壶腹部周围癌2例,胰头癌2例,胰腺钩突腺癌1例。结论与传统开腹PD相比,行LPD治疗壶腹周围癌具有微创、手术切口恢复快等优势。LPD难度较大,对施术者技术要求高,应加强对术者的培训学习,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学习曲线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LPD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0±10)岁。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后期组,前25例为早期组,后25例为后期组,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观察两组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手术时间等比较采用t检验。BMI和手术时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早期组4例中转开腹,后期组2例中转开腹,其余均顺利实施LPD。后期组平均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分别为(406±38)、(42±7)min,明显短于早期组的(457±62)、(53±7)min(t=-3.86,-5.34;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BMI与手术时间成正相关(r=0.493,P<0.05)。结论LPD手术方式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但通过一定的优化及训练,可逐渐减少手术时间,保证手术安全性,使常规开展LPD成为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2月广东省中医院胰腺中心连续收治的接受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2例患者资料。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64.8±9.5)岁(范围:44~84岁),术前体重指数(21.7±3.5)kg/m2(范围:14.9~31.0 kg/m2)。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壶腹部或胰头占位,术前评估均为可切除肿瘤。手术策略中,先不进行Kocher游离,不翻转、不牵拉胰头十二指肠区域,通过中间和左后侧结合入路,优先原位解剖、离断入胰和出胰血管,离断淋巴管,隔绝肿瘤,最后才移动胰头十二指肠区域,进行整体切除,并采用Child法行消化道重建。采用门诊、电话或网络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2~3个月门诊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胰腺或壶腹部恶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5例。手术时间(357.3±64.3)min(范围:217~566 min),胰管直径(3.0±1.0)mm(范围:1.5~5.0 mm)。胰腺质地软20例(62.5%)、质地硬12例(37.5%)。术后发生B级胰瘘5例(15.6%),未发生C级胰瘘、胆瘘、胃排空延迟,术后腹腔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3.7±3.6)d(范围:9~30 d)。结论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术者不接触肿瘤,在经过筛选后的患者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LDPPHR)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5例行LDPPHR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29岁,年龄范围为14~66岁。25例病人均施行LDPPHR。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恢复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3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25例病人均完成LDPPHR,其中23例行全胰头切除术,2例行胰头次全切除术。25例病人手术时间为310 min(207~540 min),术中出血量为200 mL(50~800 mL)。25例病人中,1例输注红细胞4 U、血浆400 mL,1例输注血浆500 mL,1例输注血浆600 mL,22例未输注红细胞和血浆。25例病人中,3例发生B级胰瘘,充分引流后出院;4例发生胆瘘,2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后症状消失,1例充分引流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肝周积液行穿刺引流+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后症状消失,18例无并发症发生。25例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17 d(9~27 d)。(2)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25例病人肿瘤体积为6.0 cm×5.0 cm×2.0 cm(1.0 cm×2.0 cm×1.5 cm~10.0 cm×9.0 cm×8.0 cm);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2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3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2例,胰头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真性囊肿、胰腺肿瘤结节中央胆固醇结晶及钙化、胰头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3)随访情况:2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随访期间,25例病人中1例发生术后糖尿病,规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1例发生脂肪泻,口服补充胰酶制剂,症状改善;1例术前以间断头晕伴双下肢无力,低血糖为主要表现,术后未行特殊治疗血糖恢复正常;其余病人无代谢性并发症发生。25例病人无肿瘤癌变、复发和死亡,无胃排空障碍、胆管结石或狭窄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LDPPHR治疗胰头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安全、可行,具有保留消化道完整性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流量医院开展全腹腔镜下"结肠后入路,钩突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通辽市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各为430、385、425 min;术中出血量各为550、420、400 ml;术后均未见胰瘘、胆漏、肠瘘。术后均未见胃排空障碍,排气时间为术后第4天、第5天、第5天,均于术后第6天拔出胃管及进流食,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均为第7天、第7天、第9天;术后恢复均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各为18、15、16 d。术后病理诊断:1例为胰头高-中分化导管腺癌;1例为十二指肠壶腹高-中分化腺癌;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高分化腺癌。结论"结肠后入路,钩突先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法安全、可行,可在低流量医院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术后发生临床胰瘘的术前及术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2019年1至5月100例行LPD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胰瘘总发生率为8%,其中临床胰瘘(B、C级)的发生率为6%。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男性)、胰腺平扫期CT值<33 HU、软胰、手术时间长、饮酒史可能是LPD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性别(男性)、胰腺平扫期CT值<33 HU、软胰是LPD术后发生临床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性别(男性)、胰腺平扫期CT值<33HU、软胰是LPD术后发生临床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8例成功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且各切缘均为阴性。平均手术时间305.76 min,血管吻合时间38.13 min,出血量321.25 ml。其中3例行肠系膜上静脉楔形切除局部缝合重建,1例行门静脉节段切除4 cm并人工血管植入,1例肝动脉、脾动脉离断后行脾动脉-肝动脉吻合术,2例行肝动脉节段切除并肝动脉端端吻合重建,1例行肝动脉楔形切除,吻合重建。8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摘要作为一家地市级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完成200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患者手术时间为(378.9±105.4)mins,术中出血量为(291.3±263.4)ml,术后住院时间(17.3±8.1)d,术后发生B级胰瘘35例(17.5%),C级胰瘘4例(2.0%),胆瘘2例(1.0%),术后出血12例(6.0%),腹腔感染18例(9.0%),胃排空障碍15例(7.5%),进行二次手术5例(2.5%)。其经验是明确自身定位,注重技术积累和引进,重视专科化发展和团队建设,并在后续工作中重视规范化治疗体系的建立,临床与科研的结合及年轻医生的培养。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短期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5例LPD及同期103例OPD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及术前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PD组相比,LPD组手术时间较长[(407.6±117.4) min比(220.8±23.9) min](P<0.05),但其术中出血量更少[(285.1±21.9) ml比(550.5±65.5) ml](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13.5±1.4)个比(8.8±0.6)个](P<0.05),术后进流食时间更早(P<0.05),术后镇痛时间更短、住院天数更少(P<0.05)。术后胰瘘、胆瘘、胃瘫、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D与OPD一样安全可靠,围手术期临床效果相当,LPD出血少,术后康复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行LPD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出血、胰瘘、胆瘘、腹腔感染)等临床资料,分析胰腺切除术后出血(PPH)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纳入215例患者中男性132例,女性83例,年龄(60.7±10.3)岁,术后共发生20例PPH,发生率为9.30%(20/215)。早期出血主要原因为止血不确切和血管夹脱落;晚期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道瘘、术中能量电外科器械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20例PPH患者中,早期出血6例,迟发性出血14例;A级出血患者1例,B级出血患者10例,C级出血患者9例;胰瘘13例,胆瘘1例,腹腔感染2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胃镜下成功止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7例,介入治疗成功止血7例;11例患者行剖腹探查。20例PPH患者中,14例治愈出院,6例死亡,死亡率30.0%(6/20)。结论早期出血与止血不确切和血管夹脱落相关;晚期出血与消化道瘘、术中能量器械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相关。LPD术中应精细止血保护好血管、精准吻合以提高消化道重建的质量。PPH"治疗窗"很窄,对不能排除动脉性出血者应选择DSA栓塞或放置覆膜支架,对介入治疗失败的B/C级出血者应果断手术探查,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umgart法胰肠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1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实行改良Blumgart法吻合,55例行常规Blumgart法吻合,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数据、肝功能、胰腺情况、手术结果、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术前资料(体质指数、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平均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较常规组总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较常规组术后总胰瘘发生率、生化瘘发生率更低(均P<0.05),两组术后B/C级胰瘘和胆漏、出血、感染、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Blumgart法胰肠吻合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可行,与常规Blumgart法相比,吻合方式更简单、省时,而术后合并症包括B/C级胰瘘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例肝动脉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与Michels分型一致,其余2例未包含在Michels分型中。有4例在术前阅片时已识别变异肝动脉的走行,并在术中得以确诊,有2例在术中发现,术前诊断率66%。6例患者均无肝动脉损伤。笔者认为肝动脉及胰头十二指肠区域动脉血供复杂,变异较多,术前研读影像资料,术中仔细辨别动脉走行,才能确保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后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3例采用结肠后入路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61.9±8.8)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结肠后入路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285.7±49.8)min,其中标本切除时间为(120.0±10.5)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0 ml,出血量范围50~800 ml。53例患者术中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端端吻合),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25、385 min,术中出血量400~800 ml。术中5例(9.43%,5/53)因横结肠系膜受侵而离断结肠中动脉、切除部分横结肠系膜。术后5例(9.43%,5/53)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胰瘘4例,出血合并胃排空障碍1例。5例离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5.40±1.14)d,均未发生结肠缺血坏死;48例未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92±1.03)d。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达到R0切除。结论结肠后入路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于十二指肠巨大肿瘤、胰头钩突部肿瘤和(或)伴有门静脉、肠系膜血管受侵的患者安全可行,可实现R0切除。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2胰肠吻合法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的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微创中心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并实施LPD患者22例,其中观察组12例采用1+2胰肠吻合术、对照组10例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观察两组的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胰漏发生率、再次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胰肠吻合时间:观察组(32.8±4.2)min、对照组(39.1±7.4)min;手术时间:观察组(295.8±22.6)min、对照组(318.0±24.8)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65.0±30.6)ml、对照组(181.0±25.6)ml;术后并发症胰漏:观察组3例(A级胰漏2例、B级胰漏1例、C级胰漏0例),对照组3例(A级胰漏2例、B级胰漏1例、C级胰漏0例);两组胆漏均为1例;两组均无术后出血,均无术后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观察组1例、对照组1例;肺部感染:观察组0例、对照组1例;两组均未行二次手术;两组术后30 d内均无死亡。胰肠吻合时间、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2胰肠吻合在LPD中应用安全、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LP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术后出血的时间、出血部位、胆瘘、胰瘘和感染等短期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等进行分析及经验总结。结果共35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00例,女性156例,年龄(58.0±10.5)岁。并发症发生率为33.1%(118/356);23例患者行再次手术,占6.5%(23/356);9例患者死亡,占2.5%(9/356)。并发症中发生率较高的是术后出血[15.2%(54/356)]、胰瘘[14.6%(52/356)]、腹腔感染[13.8%(49/356)]。术后初次出血的时间集中在第1~14天,其中术后第1天出血的风险最高[3.9%(14/356)],之后出血风险呈下降趋势,但是在术后第7天又有所上升。腹腔内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布较广,而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肠吻合口出血发生风险最高[67.9%(19/28)]。再次手术的23例患者中,有18例是由于术后出血,占78.3%(18/23)。9例死亡的患者中,有7例和术后出血密切相关。结论LPD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术后出血是对患者短期内恢复影响最大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再次手术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除了胰瘘会导致术后出血,胃肠吻合口出血的情况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