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创伤性发性双侧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TDBEHSTS)临床发生率低,但病情凶险。由于起病隐匿,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急性临床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发性血肿出血来源为静脉源性,临床表现与血肿体积不成正比,使得病情评估及手术时机方式选择面临困惑。精确病情评估和手术方式选择与预后密切相关。微创手术对静脉来源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好,已获临床广泛认可。但改良钻孔引流手术对于TDBEHSTS的治疗效果及技巧尚无相关临床经验。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医联体医院收治的17例TDBEHST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改良钻孔引流术对TDBEHSTS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损伤 血肿,硬膜外,颅内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EDH)周边硬膜下积液伴随现象(简称卫星积液征)的CT影像学特征及在ED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科技大学盐田医院及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30例急性EDH患者和12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2组患者卫星积液征出现的频率,传统CT表现正确诊断率及传统CT表现+卫星积液征正确诊断率的差异;明确卫星积液征的具体特征及其与血肿的形态特征、分布间的关系。结果30例急性EDH患者中,卫星积液征出现率为63.3%(19/30);122例急性SDH患者中,卫星积液征出现率为2.5%(3/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48,P= 0.000)。30例急性EDH患者中,传统CT表现正确诊断率为86.7%(26/30);传统CT表现+卫星积液征表现正确诊断率为93.3%(2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P=0.667)。卫星积液征长度为(1.1±0.9) cm,范围为0.2~3.1 cm;宽度为(3.6±2.0) mm,范围为1.4~7.5 mm。额颞部EDH患者的卫星积液征出现率较顶枕部患者明显增高(73.9% vs. 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诊断合并有脑挫裂伤、脑疝等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者卫星积液征出现率则较轻中型患者显著降低(22.2% vs. 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星积液征是诊断EDH的一种重要的CT新征象,其与血肿部位及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或同期行颅骨修补术继发大量硬膜外积液(EFC)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钛网行颅骨修补术,且于修补术前或同期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9例。颅骨修补术后33例继发EFC,其中7例为症状性EFC(SEFC)。EFC患者均采用去枕平卧及增加补液量治疗;SEFC患者采用头皮穿刺钛网抽吸并持续引流积液3~5 d,结合去枕平卧、增加补液量以及调高分流阀压力的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EF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33例EFC患者积液均吸收,其中26例非SEFC患者积液吸收时间为(25.1±6.2)d,7例SEFC患者积液的吸收时间为(12.7±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06,P<0.05)。33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6个月,无一例患者EFC复发。与26例无EFC组比较,EFC组的分流阀压力差大[分别为(60.0±8.9)mmH2O、(65.9±9.1)mmH2O,1 mmH2O=0.0098 kPa],假性脑膜悬吊的比例低[分别为76.9%(20/26)、45.5%(1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流阀压力差大(OR=1.079,95% CI:1.010~1.154,P=0.025)和未行假性脑膜悬吊(OR=4.169,95% CI:1.251~13.900,P=0.020)是EF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已行或同期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时,术前调高分流阀压力以及在术中行假性脑膜悬吊可减少EFC的发生率,对已经形成积液的患者有助于积液的吸收。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脑室腹膜分流术 硬脑膜外积液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硬膜外镇痛失败产后并发颅内硬膜下血肿的诊治过程。孕妇既往无头痛病史,孕期产前检查无明显异常,孕32周+6因先兆早产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时发生意外硬脊膜穿破。阴道分娩后第4天,产妇出现头痛,平卧时无法缓解,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急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经甘露醇静脉点滴保守治疗后,产后第18天复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较前基本吸收后出院,随访至今未诉不适。硬脊膜穿刺后并发颅内硬膜下血肿作为一种罕见而且严重并发症,及早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镇痛,硬膜外 镇痛,产科 血肿,硬膜下,颅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儿童轻中症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症状进展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外伤致"硬膜外血肿"收入或转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患儿共203例,不合并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及脑挫裂伤。按照本研究患儿的排除标准共纳入168例患儿。其中,男79例,女89例;患儿就诊时中位GCS评分为14分,范围为10~15分;中位年龄为3.8岁,范围为0.1~14.3岁;车祸外伤66例[39.3%(66/168)];呕吐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48.8%(82/168),其中21.4%(36/168)的患儿呕吐次数>2次;绝大多数患儿合并颅骨骨折,占86.9%(146/168);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颞部,占40.5%(68/168);外伤后血糖升高见于45.8%(77/168)的患儿;有28.6%(48/168)的患儿出现D-二聚体升高。根据入院后诊疗过程中GCS评分的变化,分为临床症状平稳组(104例)和临床症状进展组(64例)。通过对患儿基本信息、外伤因素、临床症状、CT检查结果及检验结果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寻找与轻中症患儿临床症状进展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的分析显示临床症状进展组患儿在外伤后存在意识丧失史的比例较临床症状平稳组高,34.4%(22/64)比15.4%(16/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外伤后血肿的厚度及体积与临床症状进展并无明显相关性。血肿占位效应在临床症状进展组较临床症状平稳组出现临床症状进展的风险较高,53.1%(34/64)比13.5%(14/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颞部血肿在临床症状进展组较临床症状平稳组出现临床症状进展的风险较高,56.3%(36/64)比30.8%(32/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初始CT值偏低的血肿在临床症状进展组较临床症状平稳组出现临床症状进展的风险较高,(48.40±6.77)Hu比(60.70±5.25)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进展组较临床症状平稳组出现D-二聚体升高的比例明显增高,42.2%(27/64)比20.2%(21/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进展组较临床症状平稳组血糖升高的水平也较明显,(8.11±2.75)比(7.22±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外伤后血肿初始CT值[(OR=13.1,95%CI(0.5,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占位效应[(OR=4.37,95%CI(1.1,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初始CT值对临床症状进展具有预测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27,P<0.001;血肿初始CT值ROC分析最适截断值为56.3,具有82%的敏感性和86%的特异性。结论轻中症儿童创伤性硬膜外血肿存在临床症状进展的风险,血肿初始CT值和占位效应是轻中症患儿临床症状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肿初始CT值对临床症状进展有诊断意义。

  • 标签: 血肿,硬膜外,颅内 颅脑外伤 格拉斯哥评分 CT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行数字化塑形钛网缺损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7例行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后行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20例,年龄(33.4±10.3)岁。依据颅骨修补术后是否继发硬膜外积液分为硬膜外积液(+)组(有积液)和硬膜外积液(-)组(无积液)。统计术后硬膜外积液的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颅骨修补手术,其中20例(29.9%)患者术后经头颅CT检查证实硬膜外积液;其中15例接受保守治疗,4例经皮下钛网外放置引流管,1例去除钛网清除积液,随访复查积液均减少或消失;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4个(颅骨缺损面积、硬脑膜缺损、硬脑膜钙化、硬膜外积气)与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有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骨缺损面积(OR=7.498,95%CI=1.192~47.180,P=0.032)、硬脑膜钙化(OR=13.543,95%CI=1.140~160.875,P=0.039)、硬膜外积气(OR=9.137,95%CI=2.462~33.908,P=0.001)均为最终影响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危险因素。结论颅骨修补术后硬膜外积液的发生率较高,影响术后硬膜外积液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颅骨缺损面积、硬脑膜钙化、硬膜外积气等。

  • 标签: 去骨瓣减压 颅骨修补 硬膜外积液 钛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自发性低颅压可出现颅内静脉窦血栓、颅内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脊柱硬膜外血肿在自发性低颅压患者中较少报道。报告1例确诊自发性低颅压的患者,以直立位头痛起病,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出现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脑实质出血。检查发现合并腰段脊柱硬膜外血肿,无明显脊髓压迫症状。经卧床、补液、抗凝、抗癫痫治疗后,患者头痛、颅内静脉窦血栓情况好转。出院3周后患者再次出现头痛,平卧时无法完全缓解,头颅影像提示新发双侧颅内硬膜下血肿。停用抗凝治疗,经2次硬膜外血贴治疗后,患者颅内硬膜下血肿吸收,头痛无再发。

  • 标签: 自发性低颅压 颅内静脉窦血栓 血肿,硬膜外,脊髓 硬膜外血贴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硬膜外血肿是常见的颅脑创伤相关性疾病,轻型颅脑创伤后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传统治疗方式以保守和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开始应用的脑膜中动脉栓塞辅助技术有效地避免了血肿再扩大和全身麻醉手术的风险。本研究中,18例轻型颅脑创伤后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脑膜中动脉栓塞辅助颅骨钻孔引流+尿激酶注入术,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满意,且并发症少。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硬膜外血肿是常见的颅脑创伤相关性疾病,轻型颅脑创伤后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传统治疗方式以保守和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开始应用的脑膜中动脉栓塞辅助技术有效地避免了血肿再扩大和全身麻醉手术的风险。本研究中,18例轻型颅脑创伤后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脑膜中动脉栓塞辅助颅骨钻孔引流+尿激酶注入术,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满意,且并发症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抗凝药导致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发性血肿的临床特点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湘雅三医院植入CIED 841例患者,定义发性囊袋血肿为植入装置后5 d以后发生的囊袋血肿,采集其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处理策略。结果在植入后(12.0±8.8)个月的随访期,共发生囊袋血肿9例,发生率为1.1%,其中发性囊袋血肿5例,发生率为0.6%。2例经过加压包扎保守治疗痊愈,2例经过囊袋血肿清除术后痊愈,1例血肿抽吸并保守治疗的患者后期出现囊袋破溃并感染,经装置移除并重新植入后痊愈,无死亡病例。因本研究为小样本描述性研究,未行统计学分析。发性囊袋血肿特点为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药治疗,无明显全身或局部炎症反应,囊袋积液镜检及培养无细菌检出,局部组织无明显炎症破坏,经血肿清除术或保守治疗后囊袋积液迅速吸收。结论CIED植入后可能会发生发性血肿,发生原因可能和抗凝药使用以及监测不够规范相关。根据其临床特点可以和感染性积液鉴别,通过血肿清除术或保守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对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CH)后发性血肿周围脑水肿(delayed perihematomal edema, dPH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sICH患者。在发病24 h内检测血清MMP-9水平、外周血细胞计数并计算NLR。dPHE定义为sICH发病后10~21 d绝对水肿体积较5~9 d时增加3 ml。比较dPHE组与非dPHE组人口统计学以及基线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PHE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MMP-9和NLR对dPHE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95例sICH患者,年龄(61.88±10.60)岁,男性148例(75.9%);dPHE组53例(27.2%),非dPHE组142例(72.8%)。单变量分析显示,dPHE组年龄、基线血肿体积、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MMP-9、中性粒细胞计数、NLR以及不规则血肿比例均显著高于非dPHE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MMP-9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4.2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041~6.590;P=0.007]和NLR较高(OR 2.530,95% CI 1.157~4.022;P=0.011)均为dPHE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MP-9预测dPHE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95% CI 0.756~0.884;P<0.001),最佳截断值为164.0 μg/L,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79%和66.90%;NLR预测dPHE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95% CI 0.719~0.856;P<0.001),最佳截断值为5.683,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6%和71.13%。结论基线MMP-9和NLR较高的sICH患者更易发生dPHE,入院后早期检测外周血MMP-9和NLR可预测dPHE。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脑水肿 时间因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患者为60岁男性。因胸痛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通过心脏彩色超声及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临床明确诊断为心肌夹层血肿,保守治疗无效死亡。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肌夹层血肿
  • 简介:摘要分娩会对产妇产生严重的疼痛,许多产妇希望在分娩过程中进行疼痛管理,但分娩镇痛有其医学适应证。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产妇的要求是一个充分的医疗指征,以减轻分娩期间的疼痛。硬膜外镇痛越来越多被用于分娩中的疼痛缓解。母乳喂养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母乳喂养对婴儿在短期和长期内的益处现在已得到充分证实。尽管目前分娩时已广泛使用硬膜外镇痛,但产科和麻醉提供者尚未就分娩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达成共识。本文旨在阐述分娩时镇痛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母乳喂养 分娩阵痛
  • 简介:摘要麻疹孪生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是寄生在人类口咽、上呼吸道、胃肠道、女性生殖道的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感染风险明显增加,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膜炎、心包炎、脓肿、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现报道1例20岁男性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乏力和意识不清,血培养和脑脊液高通量测序均为麻疹孪生球菌,头颅CT提示硬膜下脓肿和多发性脑脓肿,经脓肿穿刺引流和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在6个月随访中未再发热,最终治愈。

  • 标签: 麻疹孪生球菌 脓毒血症 硬膜下脓肿 脑脓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通过硬膜外针直接注射与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部麻醉药两种方式对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80例健康待产妇,年龄(27.1±3.0)岁,年龄范围为20~3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针组和硬膜外导管组,每组40例。通过硬膜外针与硬膜外导管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分娩镇痛,记录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与胎儿的影响。结果硬膜外针组最终有36例产妇纳入研究,硬膜外导管组最终有35例产妇纳入研究。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针组疼痛缓解时间[(9.27±5.40)min]与感觉达到平面T10的时间[(7.35±4.76)min]均快于硬膜外导管组[(12.12±4.12)min、(11.00±3.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针麻醉镇痛效果和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均优于导管麻醉,且不影响分娩镇痛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及安全性。

  • 标签: 分娩镇痛 硬膜外针 硬膜外导管 镇痛起效时间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发右心室导线穿孔的安全必要性。方法查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导线拔除数据库,收集所有因发导线穿孔行杂交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植入装置类型、植入装置时间、穿孔发现时间、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转归等,并回顾这些患者的手术记录及术中录像、照片资料,总结术中发现。结果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1 124例患者于我中心行导线拔除治疗,其中导线穿孔患者29例,8例发导线穿孔患者应用杂交技术治疗。8例患者中男5例,年龄(61.8±8.6)岁,除颤导线2例,起搏导线6例。杂交技术为外科开胸(1例常规正中开胸,1例胸骨下段切口,6例左前外侧小切口)加经静脉拔除导线。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现,未穿出心包的导线光滑,无纤维组织粘连,穿出心包的导线头端多与组织有一定程度粘连。术后住院时间为(9.88±3.18)d。术后随访(42.6±19.3)个月,未再有穿孔或导线功能异常复发。结论杂交技术是治疗发心脏导线穿孔的有效方法,尤适用于导线穿出心包外的患者。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导线穿孔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心肌壁内血肿是指心肌出血或冠状动脉破裂引起的血液在心肌内(心外膜下)积聚,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该疾病本身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国内外文献偶有报道,但严重的心肌壁内血肿可导致心脏破裂或压塞而危及生命,需要临床医师对其发病原因、分类、诊断及治疗加强认识。

  • 标签: 心肌壁内血肿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限元(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方法对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rebral hemorrhage,SICH)患者颅内血肿形态进行重建与分析,获取形态相关参数,考查形态相关参数与常规临床评估相比对血肿扩大(hematoma expansion,HE)的预测与诊断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纳入百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符合研究标准的SICH患者。收集患者入院临床参数,对同一患者的常规头颅CT影像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常规评估:临床调查员根据血肿断层影像判别血肿边缘是否规则,出血量计算采用简化多田公式(ABC/2)。FEA分析:FEA调查员进行血肿腔FEA分析,得到血肿空间形态和血肿体积、表面积、血肿腔每平方毫米表面积三角片数量(the quantity of triangles per square millimeter surface,TQOT/mm2)等参数。出血量或血肿体积较基线水平增加>33%认为发生血肿扩大,根据两种出血量评估方法(ABC/2,FEA)将患者分为各自的HE组与非HE组,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别筛选FEA法、ABC/2法HE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各自危险因素对HE的诊断能力。结果共有127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发病至首次CT时间为3.08±1.34 h,ABC/2法判别HE34(26.77%)例,FEA法31(24.41%)例,虽然两种方法判别血肿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χ2=53.66,P=0.000),但仍有中度一致性(Kappa=0.65)。FEA实现所有患者血肿的三维重建,大体观察提示TQOT/mm2与形态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ABC/2法仅有ICH评分为HE的危险因素(OR=1.79,95%CI:1.19~2.68);FEA法HE危险因素为TQOT/mm2≥1.95个/mm2(OR=16.99,95%CI:5.98~48.33)和血肿生长速度(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 uHG),(OR=1.05,95%CI:1.01~1.09)。ROC曲线结果:ICH评分对HE(ABC/2法)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4。uHG(FEA法)为0.67,诊断能力低。而TQOT/mm2诊断HE(FEA法)的AUC为0.9,取值1.95(个/mm2)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和83%。与单参数诊断相比,FEA的参数组合模式(TQOT/mm2+uHG)没有显著增加TQOT/mm2对HE(FEA法)的诊断准确性(AUC=0.91),常规评估参数组合模式(ICH评分+入院SBP >180 mmHg)对HE(ABC/2法)的诊断准确性仍不理想(AUC<0.7)。结论:FEA可实现颅内血肿形态重建与分析,获得参数TQOT/mm2可能与形态规则程度相关,以≥1.95个/mm2为界值判别的血肿形态不规则不仅与HE相关,而且有较优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显著优于常规评估参数及其组合。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血肿形态 有限元分析 每平方毫米表面积三角片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