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爆发抑制(burst suppression, BS)是大脑皮质电活动严重受抑制的表现,麻醉是常见的BS诱发因素。目前BS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各种药物单用及混用诱发BS的剂量是重要研究方向。文章旨在综述BS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BS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各种药物与BS的关系、BS的预后。爆发抑制率(burst suppression ratio, BSR)可作为临床麻醉的常规监测指标,使麻醉医师更易调节麻醉深度。

  • 标签: 爆发抑制 爆发抑制率 麻醉药物 脑电双频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可以探测到神经振荡信息,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大脑功能和有效的区域间连接、意识网络拓扑结构和区域间相互作用的时空动力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EEG结合功能影像学研究为探索麻醉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文章回顾了3种静脉麻醉[丙泊酚、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和氯胺酮]和3种吸入麻醉(七氟醚、异氟醚、地氟醚)的神经药理学机制,分别总结了全身麻醉的脑电特征以及相应大脑功能的改变(如连通性下降、复杂度降低和空间网络改变等)。同时,麻醉的EEG特征研究对理解大脑觉醒环路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提供帮助。

  • 标签: 麻醉药物 脑电图 意识 大脑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类淋巴系统是一个功能性脑脊液循环系统,主要发挥脑实质内代谢废物的清除功能,是脑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基础研究领域,麻醉是活体动物进行类淋巴系统神经影像学研究的前提,然而麻醉能否影响类淋巴系统功能还存在争议。文章对应用于类淋巴系统研究中的麻醉进行综述,分析干扰类淋巴系统功能的各项生理因素,讨论不同麻醉方案对类淋巴系统功能的影响,为后续进行类淋巴系统研究的麻醉选择及结果解读提供参考。

  • 标签: 类淋巴系统 麻醉药物 生理
  • 简介:摘要国内每年有超出数百万的婴幼儿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外科手术,而婴幼儿此时正处于神经发育关键期,全身麻醉刺激可能会对快速发育中的大脑结构功能产生影响。文章概括了最新的研究全身麻醉影响患儿远期神经行为学功能的临床试验结果,同时将基础研究中全身麻醉可能存在与临床上神经行为学改变密切相关的毒理机制进行了总结,为全身麻醉更加合理、安全地运用于婴幼儿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婴幼儿 麻醉,全身 精细运动 髓鞘发育
  • 简介:摘要术后患者常出现昼夜节律紊乱,多表现为睡眠剥夺和睡眠紊乱。近来研究提示全身麻醉可能通过影响生物钟诱发这类术后并发症。分析总结动物研究发现,全身麻醉可以改变生物钟基因表达,可能与麻醉作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特异性的神经元受体有关;全身麻醉后动物的昼夜节律发生改变,典型的如行为节律紊乱(尽管行为节律紊乱的结果不一致)。文章认为引起生物节律改变的因素多且复杂,环境因素及人工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影响,今后关于全身麻醉、生物钟基因、昼夜行为节律的相关实验应当更加完善以及更深入地探讨其中的机制。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为全身麻醉后昼夜节律紊乱提供新的预防和治疗思路。

  • 标签: 全身麻醉药 生物钟 昼夜节律 视交叉上核
  • 简介:摘要目前,婴幼儿、新生儿甚至是胎儿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或检查已不鲜见。部分全身麻醉可通过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突触传递障碍等方式导致远期认知和学习记忆功能缺陷的相关研究已有报道。因此,研究全身麻醉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及其相关干预药物的开发对于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十分重要。文章更新汇总了目前有关调节全身麻醉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的药物研究进展,这些药物可通过减轻细胞凋亡、突触损伤、海马神经元破坏、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激活保护神经细胞通路等方式缓解全身麻醉诱导的神经毒性。

  • 标签: 麻醉药,全身 药物毒性 发育期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全身麻醉本质探讨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难点,近年来,利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CG)解析麻醉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机制逐渐成为热点。文章就不同麻醉对ECG分段频谱特征的影响,及其在麻醉脑网络作用机制和脑功能连接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深入探讨麻醉的作用原理。

  • 标签: 脑电图 脑皮质 脑电频谱 功能连接 脑网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多发生于青壮年,且中重度患者预后差,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此类患者常需接受麻醉下手术治疗,近年来,麻醉对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总结了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麻醉对其进程的可能影响。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环节为神经炎症反应,其发生机制包括:免疫细胞激活、炎症介质上调、补体系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等。麻醉对于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不一,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动物实验,应进一步开展人体研究探索这一问题,以期优化TBI患者的麻醉管理。

  • 标签: 颅脑创伤 继发性脑损伤 神经炎症反应 麻醉药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全身麻醉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睡眠觉醒环路、丘脑-皮质环路、皮质-皮质网络以及其他环路的探索。文章综述了丘脑和皮质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并从神经环路水平阐述丘脑-皮质环路、皮质-皮质网络以及丘脑-皮质-皮质网络在全身麻醉中的关键作用。这些机制将为深入探讨麻醉和意识问题以及治疗意识障碍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麻醉,全身 丘脑 皮质 神经环路 意识
  • 简介:摘要全身麻醉可干扰机体的昼夜节律,诱发术后睡眠紊乱,但其具体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全身麻醉可通过激活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能受体、抑制NMDA受体引起昼夜节律紊乱。文章简要阐明全身麻醉诱发睡眠紊乱的机制,重点阐释时钟基因(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kaput, Clock)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围手术期患者的睡眠问题,以期推进舒适化医疗;通过进一步阐释昼夜节律对全身麻醉的作用,有助于提高麻醉质量,实现精准麻醉

  • 标签: 麻醉药,全身 睡眠紊乱 昼夜节律 时钟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麻醉对睡眠剥夺大鼠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3~4月龄,体重23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SD组)、丙泊酚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氯胺酮组(K组)。采用改良的多平台睡眠剥夺模型。P组、D组和K组睡眠剥夺72 h时分别腹腔注射丙泊酚100 mg/kg、右美托咪定100 mg/kg、氯胺酮80 mg/kg维持麻醉3 h,C组进入大平台自由活动72 h。于麻醉3 h时取脑脊液,采用ELISA法测定Aβ和tau蛋白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D组、P组、K组和D组大鼠脑脊液Aβ和tau蛋白浓度升高(P<0.05);与SD组比较,P组和K组大鼠脑脊液Aβ和tau蛋白浓度升高,D组大鼠脑脊液Aβ和tau蛋白浓度降低(P<0.05);与P组和K组比较,D组大鼠脑脊液Aβ和tau蛋白浓度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睡眠剥夺大鼠脑脊液Aβ和tau蛋白浓度,而丙泊酚和氯胺酮作用相反。

  • 标签: 麻醉药 睡眠剥夺 脑脊髓液 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铁死亡是一种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途径,主要调节机制有谷氨酸代谢、铁代谢和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等。全身麻醉引起发育神经元神经毒性作用的具体机制仍无定论。文章综述铁死亡相关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及其与全身麻醉神经毒性作用的关系,期望为靶向铁死亡预防全身麻醉神经毒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铁死亡 铁代谢 脂质代谢 麻醉药,全身 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七氟醚全身麻醉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特征的影响,寻找能反映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麻醉深度指标。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汉族患者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艾司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5例),两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后30 min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15 m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吸入和瑞芬太尼静脉泵注。观察两组患者基本情况,采集两组患者麻醉全程的EEG数据,对艾司氯胺酮给药前后EEG的边缘频率、麻醉指数(anesthesia index, Ai)和相位幅值耦合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及给药前后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EEG平均功率谱在给药后低频波功率降低、高频波功率略有增加,具体表现为给药后EEG边缘频率和Ai值较给药前明显增加(P<0.05);S组EEG特征在给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的边缘频率变化值和Ai变化值明显高于S组(P<0.05)。K组给药前后δ-α相位幅值耦合强度的变化与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能够改变七氟醚全身麻醉的EEG频谱特征,但并不显著影响临床麻醉深度,因此δ-α相位幅值耦合指标能较为合理地反映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麻醉深度。

  • 标签: 艾司氯胺酮 麻醉深度 边缘频率 麻醉指数 相位幅值耦合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区麻醉品智能管控体系并评估其实施效果。方法在引入智能药柜的基础上开发相关软件建立与智能药柜和医院信息系统对接的麻醉品智能管控系统,构成麻醉品智能管控体系。在管控系统中建立病区远程麻醉品基数数据库(基数库),根据取用病区基数药品还是住院药房药品设计2条麻醉品批号锁定闭环通路。基于智能药柜功能系统建立麻醉品智能化管理流程,分别在处方开具、处方审核、药品调配和帐册登记等环节进行流程重塑。比较管控体系实施前、后流程重塑环节的工作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麻醉品智能管控体系。全院所有病区均部署了基数库,实现了全院级远程管理。2条批号锁定闭环通路有效管控了麻醉品的先进先出,并解决了麻醉品批号追溯难的问题,实现了麻醉品从入库到患者应用全流程的批号闭环追踪和实时统计、准确查询的精细化管控。智能化管理流程的建立避免了医师处方开具环节和药品调配环节的手工操作程序,简化了药师处方审核程序,提高了处方开具、审核和药品调配的准确率。管控体系实施后医师开具医嘱/处方、护士处理问题处方、药师审核处方、调配药品和药房盘点、专册登记等各项工作的耗时均明显少于管控体系实施前(均P<0.001),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构建医院病区麻醉品智能管控体系,初步实现了全院麻醉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程闭环式可追溯管理,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麻醉药 人工智能 安全管理 自动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通过硬膜外针直接注射与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部麻醉两种方式对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80例健康待产妇,年龄(27.1±3.0)岁,年龄范围为20~3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针组和硬膜外导管组,每组40例。通过硬膜外针与硬膜外导管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分娩镇痛,记录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与胎儿的影响。结果硬膜外针组最终有36例产妇纳入研究,硬膜外导管组最终有35例产妇纳入研究。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针组疼痛缓解时间[(9.27±5.40)min]与感觉达到平面T10的时间[(7.35±4.76)min]均快于硬膜外导管组[(12.12±4.12)min、(11.00±3.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针麻醉镇痛效果和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均优于导管麻醉,且不影响分娩镇痛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及安全性。

  • 标签: 分娩镇痛 硬膜外针 硬膜外导管 镇痛起效时间 麻醉
  • 简介:摘要区域阻滞对小儿术后早期疼痛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小儿术后疼痛常持续数天,单次阻滞往往并不能满足要求。由于小儿生理的特殊性,持续区域阻滞常增加局部麻醉全身急性毒性反应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常在局部麻醉中添加佐剂作为延长小儿区域阻滞作用时间的方法。文章从局部麻醉在小儿区域阻滞中的代谢特点、常见佐剂作用机制及特点、不同类型区域阻滞中各种佐剂的应用、佐剂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局部麻醉中添加佐剂在小儿区域阻滞中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小儿 区域阻滞 佐剂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指在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下,患者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的情绪变化。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含量及功能异常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因麻醉主要通过GABA受体发挥作用,丙泊酚、氯胺酮等麻醉在抗抑郁中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文章主要阐述抑郁症与GABA能系统功能减退和GABA-谷氨酸能系统失衡之间的关系,以及GABA与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紊乱的相互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静脉麻醉(丙泊酚、依托咪酯)、氯胺酮、吸入麻醉(异氟醚、七氟醚)和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通过GABA能系统影响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治疗新靶点和围手术期麻醉配伍新思路,以减少手术应激对抑郁症的不利影响。

  • 标签: 抑郁症 麻醉药 γ-氨基丁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