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作为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习教学模式,分析其对学生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分析了PIVAS实习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及挑战,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的PIVAS实习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形成,但也需要学校和医院药学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协调,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和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需要PICC的80例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形成、非计划性拔管、康复情况及静脉血流速度。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血栓形成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血栓消失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静脉流速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院内重要的药物配制部门,而进修药师的带教模式对于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修药师的带教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带教模式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修药师的带教工作提供参考。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本院72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肢体麻木、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较于常规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其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使各项临床指标得到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给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较好预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2020年至2021年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2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淋巴瘤患者以及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其他疾病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在18岁以上,接受过至少一次静脉治疗,且治疗后至少随访6个月。排除标准为治疗后失访或数据不全的患者。研究指标包括生活质量评分(采用Villalta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心理状态评估(包括焦虑、抑郁和心理弹性)以及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结果:278例患者中,男性152例,女性126例,平均年龄45.5岁。Villalta量表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4.18±8.44。HADS量表显示,焦虑和抑郁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0.5±2.3和8.7±2.1。CIVIQ量表评分为72.5±7.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24)、消极情绪(P<0.001)、CCI指数(P<0.001)、PTS(P<0.001)和规律运动(P=0.002)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而焦虑和抑郁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结论:静脉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年龄、情绪状态、CCI指数和PTS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弹性的提升和规律运动的参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预防重症医学科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15.00%(6/40)(P<0.05)。两组干预后股静脉峰速度、平均速度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50%(33/40)(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减少ICU患者下肢DVT发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血流变学,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系统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生静脉留置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温州市护士学校2021级护理专业2个班的1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授课模式,观察组采用虚拟仿真系统教学模式,采用实训考核、虚拟仿真系统教学量表、护生核心能力测评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评。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护生实训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生核心能力测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虚拟仿真系统教学模式不仅可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还可提高护生满意度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提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6-12月在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14名医务人员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对其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在改进之前及之后,分别对14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执行合格率和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务人员实施为期半年的持续质量改进之后,其手卫生执行率、合格率和有关手卫生的知识考试的总体合格率都得到显著改善,且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强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对于提升手卫生依从性和执行手卫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结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务人员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总结,观察预防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中,筛选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分设常规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6例。按照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较,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针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