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化学聚合和电化聚合两步法制作聚吡咯铝电解电容器,研究了电化聚合电量对聚吡咯的微观形貌及聚吡咯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和等效串联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化聚合电量增加,电容器的电容量增大,等效串联电阻减小.在聚合电量为0.54C时电容器的电性能最好,其电容量最大为18.4μF、Res最小为26.7mΩ.并且在此聚合条件下制备的聚吡咯致密性高,颗粒大小均匀程度高.

  • 标签: 电容器 聚吡咯铝电解电容器 电化学聚合 化学聚合 导电聚合物
  • 简介:本文以CoSO_4·7H_2O、CoCl·6H_2O、草酸钠、尿素为原料,采用SDBS辅助简单水热法制备了Co_3O_4微米球,并用XRD、XPS、SEM、IR、Raman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均是结晶度高的立方尖晶石型的Co_3O_4,样品颗粒呈球形。样品的恒电流充放电及其循环性能测试表明,四氧化三钴样品具有较好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其最大充电和放电容量分别为1100和1700mAh/g。

  • 标签: 水热合成法 CO3O4 电流密度 充放电容量 库伦效率
  • 简介:该文主要采用简单的溶剂热和水热法通过控制不同条件如硫源和表面活性剂合成了多种形貌的硫化镍纳米材料,在使用L-胱氨酸,硫代乙酰胺作为硫源以及PEG2000作为表面活性剂时,分别获得了规整的硫化镍实心球,海胆状硫化镍空心微球以及由纳米粒子组成的空心球,分别测定了三者的电化性能,结果表明海胆状硫化镍空心微球的循环性能较好,循环30次以后放电容量保持在200mAhg^-1左右.

  • 标签: 硫化镍 可控合成 电化学
  • 简介:根据电场理论,提出了一种研究固定阴极电化射孔成型规律的更为严密的处理方法,且基于这种思路分析了该加工方式下阴极表面电荷密度及加工区电场强度、电流密度、加工速度等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加工中间隙变化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为这种简易加工方式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电解加工 射孔 电场 固定阴极
  • 简介:文章研究了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扩散控制的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准可逆过程.芦丁的氧化峰电流与芦丁浓度的平方根在1-1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芦丁片中芦丁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芦丁 电化学行为 碳糊电极 循环伏安法
  • 简介:由我国著名电化及电分析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张祖训先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导师汪尔康先生合著的一书,在充分阐述传统电化原理和研究方法系统知识的同时,利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电化及电分析化学的前沿动态和成果.是一本好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教材,我们有幸将该书用于研究生教学.综观全书,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 标签: 《电化学原理和方法》 研究生教学 教材内容 电分析化学 研究方法
  • 简介:以鲁米诺还原纳米银作为信号分子标记癌胚抗原(CEA),结合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金,固定癌胚抗原抗体于金电极上,成功建立了用于检测人血清中CEA含量的电化发光(ECL)免疫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在浓度为0.1-50ng·mL-1的线性范围内稳定监测人血清中CEA的含量,检测限为0.05ng·mL-1.将该电化发光传感器应用于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中进行CEA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2%,平均回收率为97.2-102.9%,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 标签: 癌胚抗原 纳米银 电化学发光 免疫传感器
  • 简介:石墨烯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它的特殊单原子层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石墨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该文仅就目前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物在生物电化、燃料电池以及其他化学电源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对石墨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 标签: 石墨烯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 生物电化学 燃料电池 化学电源
  • 简介:用类似于Bellcore方法制备了新型的Li2CO3基多组分塑化簿膜电解质。由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六氟丙烯(HFP)为基体,碳酸锂,纳米二氧化硅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组成。通过交流阻抗测量塑化薄膜电解质的电化性能,当LiCO3:SiO2:DBP:2801(PVDF-12%HFP)质量之比等于30:5:30:35时。塑化薄膜电解质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30℃时是4.3×10^-7S/cm,90℃时是4.7×10^-6S/cm),且它的活化能仅为0.24eV,相对于碳酸锂晶体的离子电导率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加入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纳米二氧化硅可以降低碳酸锂颗粒之间的阻抗。另外,对于锂离子电池石墨/U2C03电解质/石墨而言,电荷转换电阻(即电解质与石墨电极之间的界面阻抗)要明显地比电解质阻抗高一个数量级,且它的活化能仅为0.42eV。这种多组分塑化薄膜电解质为提高充电电池的电解质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提供了一条出路。

  • 标签: 电解质 组分 离子电导率 阻抗谱 碳酸锂 薄膜
  • 简介:研究电化方法制备高铁酸钾,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液KOH浓度16mol/L,电解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65℃,阳极表观电流密度为50A/m^2,制得高铁酸钾的浓度可达5.72mmol/L。对高铁酸钾强化电动修复技术去除土壤中的苯酚进行初探,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苯酚污染的修复效能,在反应120h后,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而且产生的Fe(OH)固体无毒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标签: 高铁酸钾 电化学制备 电动修复 苯酚污染 去除率
  • 简介: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三维电极电化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电化技术协同处理废水,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 标签: 电化学技术 三维电极 协同处理废水
  • 简介:采用电化方法对Cu(OH)2溶度积常数和Ag2O溶度积常数的测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得到的Ag2O溶度积常数与文献值相接近,而Cu(OH)2溶度积常数与文献值相差较大.将该对比实验应用于本科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加深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计算等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

  • 标签: 电化学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浓差电池 实验教学
  • 简介:银表面组装有一系列自组装膜:3-巯基-三甲氧基硅烷(3-MPTSAMs)、3-巯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十八硫醇混合自组装膜(SAMM)以及两者之上分别自组装有乙烯基咔唑与甲基丙烯酸乙脂共聚物的复合自组装多层膜(CSAF(Ⅰ)和CSAF(Ⅱ).这些惰性膜可作为金属表面的隔绝层.使用电化阻抗(EIS)技术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表面修饰有这些自组装膜的银在1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氧化阻力及其影响因素,发现自组装膜的存在不同程度地抑制了银表面的氧化反应,氧化过程存在2个以上时间常数.

  • 标签: 电化学阻抗 X射线衍射 复合自组装膜
  • 简介:电化工作站上采用电偶电流测试的方法,研究以硫脲作为电位调整剂,在印刷电路板表面浸镀锡(I—Sn)的过程。采用FE—SEM观察锡镀层的显微形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用来研究电路板上的浸镀金属过程是切实可行的,可以确定镀覆工艺的终了点。此方法所确定的浸镀锡工艺,可以获得致密、晶粒细小而均匀的镀层。

  • 标签: 浸镀锡 电偶电流测试法 电化学工作站 显微形貌
  • 简介:本文采用了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循环伏安法(CV),双电位阶跃计时库仑法(CC)等多种现代电化方法并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短杆菌素(TYN)在不同的pH缓冲溶液中,于玻碳电极上的电化氧化行为和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YN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该不可逆过程中质子转移数与电子转移数相等。TYN本身在玻碳电极上吸附性不强,其电化氧化反应基本上以扩散控制为主,而其电极反应产物不具有电化活性,能强烈吸附于玻碳电极表面,从而阻碍反应的进行

  • 标签: 短杆菌素(TYN) 电化学氧化 玻碳电极
  • 简介:生活是化学的源头活水,要想让学生去揭开“化学”这门学科的神秘面纱,就得先把它放人生活的现象与实际中,以学生拥有的生活知识为契机,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做到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 标签: 化学课堂 生活化 课堂教学系统 生活知识 生活情景 社会生活
  • 简介:以2-甲基咪唑、溴乙烷、氯甲基三甲基硅烷和对甲苯磺酸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1-三甲基硅基甲基-2-甲基-3-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离子液体,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探究了该含硅离子液体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其催化没食子酸丙酯合成的影响及其重复使用性能。在没食子酸用量为2.3518g(0.0125mol)、含硅离子液体用量为0.25g(0.00068mol)、酸醇摩尔比为1:8、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4h的条件下,没食子酸丙酯的产率可达79.5%。研究表明1-三甲基硅基甲基-2-甲基-3-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和重复使用性能

  • 标签: 含硅离子液体 没食子酸丙酯 酸醇摩尔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教学活动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应该是开放、有序、活而不乱的动态系统。在教学中.只有以知识为载体,以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运用各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如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善用巧用激励、重视学法指导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活力。

  • 标签: 创新意识 主体意识 问题情境 实践能力 学法指导 课堂气氛
  • 简介:通过调整反应的pH以及给予不同的后处理方式。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氯氧化铋,采用XRD、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其组成、形貌和光催化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不同合成条件下的氯氧化铋对罗丹明B和甲醛的降解性能。拓展了氯氧化铋在液相污染体系和气相污染体系中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应用。实验表明:BiOCI(9U)和BiOCl(6)均获得了最好的光催化效果,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在10min和20min时均达到了99%,而氯氧化铋则在120min时对高质量浓度甲醛的降解率达到67%。

  • 标签: 氯氧化铋 光催化 罗丹明B 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