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原文[1]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福与祸是人们始终关注但又最难把握的,所以说“人有旦夕祸福”。这可能和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是个农业社会有关,因为要用农历计时,便很容易把命运想象成捉摸不定的自然现象。
简介:
简介:这幅画名为《全家福》(1911年作,布面油画,143厘米×194厘米),是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1869,1954)的作品[图见封底]。
简介:这两年,“第二眼帅哥”似乎格外流行,从BBC版《神探夏洛克》中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到《雷神》中的“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再到《爸爸去哪儿》中的张亮,他们凭借独特的容貌和出彩的个性魅力征服了观众,人气急速蹿升。其中,卷福更是靠着那张长27厘米的脸在审美趋势逐渐改变的好莱坞混出了名堂,成为全球大红大紫的性感男星,走出了一条充满戏剧化的男神之路。
简介: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进进出出,但只有真正的朋友会在你的心中刻下印记。
简介: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Amherst)因迷人的风景和云集于此的大学而名闻遐迩。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College)、麻省州立大学阿默斯特本部(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Amherst)和汉普郡学院(HampshireCollege).都在美国教育界赫赫有名,其中阿默斯特学院更是排名美国文科学院(LiberalArtsCollege)第二!学院建立于1821年,
简介: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与渗入。在文学作品或日常会话中,“阿Q”一词常被用到,而一提及阿Q,人们即可意会“精神胜利者”的形象。这种现象在英语中也不鲜见。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的形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英美的书面语或口语中,此类典型人物的名字也常常被用作一种代名词,形容具有某种特殊个性或超常能力的人。这种表达言简意赅,形象丰满,但对于不谙熟其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就可能产生理解困难。笔者曾在一美版期刊上读到这样一句:
简介:如果说日本的一连串事件改变了我对核能的看法,你肯定不会吃惊,但是当你听了我的看法是如何改变的时候,你肯定会大吃一惊。福岛的灾难发生后,我对核能不再持中立态度,现在我支持核能。
简介:本文简介:一个古老的亚马孙河流域部落仅剩下最后几名幸存者,这是人类贪婪和种族灭绝的悲剧见证。
简介:阿瑟·密勒(ArthurMiller,1915—)是美国当代举足轻重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的剧本《黎明的荣誉》(HonorsatDawn,1936)和《他们也站起来了》(TheyAlsoArise,1938)均获霍普伍德戏剧奖。一九四四年上演的《鸿运高照的人》(TheManWhoHadAlltheLuck)使他第一次涉足百老汇。不久,《全是我的儿子》(AllMySons,1947)
简介:我擦了擦防毒面罩的镜头薄膜,朝着发亮的水平线凝视,那儿飞毛腿导弹,穿透我们爱国者导弹的重重防线,但是,烟火在镜头的擦痕中,变得模糊。劳伦斯伪装成阿拉伯人,经常和我在一起,利恩如何在沙漠徘徊的场景,蔓延得像一阵灼烧疼痛;安全火柴不断地膨胀被奥图尔的手指掐灭。
简介: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向同盟国正式投降,由此正式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让两位日本战俘曹两位瘦骨嶙峋的幸存者站到了日本代表团面前,以此作为日本残酷对待盟军战俘的见证。
简介:用现代西方翻译理论来审视中国的翻译家必将有一番新的发现,这点对于个案诗人兼翻译家陆志韦的译诗研究同样适用。文章重点追寻陆志韦早年译诗方式嬗变的踪迹,说明译者在重写原诗的过程中,因受接受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翻译诗学观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形成迥异的译诗风格,他的译诗对早年汉语诗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作家,《哈姆莱特》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至于文学中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观众,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一个看过这部戏或读过这一作品的人,心中都能激起不同的凡响,都会溶入自我的不同体会,都会有自己对哈姆莱特的不同于他人的理解。关于《哈姆莱特》的评论文章汗牛充栋。无论是国内的或国外的评论,都不及弗洛德的评论使人拍案叫绝。“绝”在何处呢?弗氏不是就事论事地谈其文
简介:本文主要以哲学家柏格森的两部代表性著作与为参照,分析曼德尔施塔姆诗学和哲学家柏格森的学说之间的关联,揭示曼德尔施塔姆玄妙诗学的哲学来源.
简介:凯特·肖邦(KateChopin,1851—1904)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TheAwakening,1899)是美国文学中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今天,这部作品更成为研究女权主义思想或女性创作视角的珍贵读本,被列为西方各大学妇女文学课程的必读书。
简介:尤多拉·韦尔蒂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文通过研究她重要的三部作品《绿帘》、《金苹果》、《乐观者的女儿》中的“外来者”,表现出尤多拉·韦尔蒂思想的变化:对美国南方传统文化的笃信、质疑和重构的过程,表达出韦尔蒂对南方社会、南方文化的关注,从而构建她心目中的新南方。
简介:《阿弗小传》中的嗅觉描写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目前仍未见与伍尔夫的生物共同体意识相关联。实际上,该作品中大量的嗅觉描述鲜明地体现了生物共同体意识,而且后者在作品中的呈现又不仅仅局限于嗅觉描写。本文拟从嗅觉、理性、情感三个维度出发,以探讨这本传记中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阐释其强烈的生物共同体意识。
福祸相依
《喜福会》
理查德·克莱德曼
亨利·马蒂斯:《全家福》
卷福:好莱坞的新审美
埃莉诺·罗斯福名言隽语
阿默斯特学院
从“阿Q”说开去
为什么福岛事故让我爱上核能
最后五个阿昆苏人
阿瑟·密勒的戏剧观
少校劳伦斯——致史蒂夫·奥莫罗德
麦克阿瑟的退与进
译诗与音乐:陆志韦早期英诗汉译活动寻踪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与智
弗洛伊德——哈姆莱特的特殊观众
柏格森与曼德尔施塔姆诗学
《觉醒》中艾德娜之死的心理分析探究
笃信、质疑、重构——尤多拉·韦尔蒂作品中的“外来者”研究
走向生物共同体:《阿弗小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