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更要关注包括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等在内的商业道德、社会责任指标,这已经成为企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责任的践行正逐渐影响着企业的声誉与企业间的合作,影响着国家形象与国际合作,中国目前需要一部符合中国特色并与世界接轨的社会责任标准

  • 标签: 社会责任标准 中国特色 企业间 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声 国际合作
  • 简介:在当代水墨格局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走中西融合、注重形式创新的现代之路,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建院之初,从法国归来的庞薰琹等先辈致力于西方现代绘画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嫁接融合。其后力主"形式大于内容"、"中国画现代化"、"抽象美"的

  • 标签: 西方现代绘画 中西融合 形式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 山水画创作 形式语言
  • 简介: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仁商”评价体系研思会于8月15日下午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行。据介绍,“责任引领未来·仁商”是“2010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CSR)”活动的年度主题,倡导仁爱天下的和谐商道,寻找中国“仁商”,探求伟大企业之路。本次评选结合第三方评价机构为活动设计的评价体系,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仁爱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标准 评价体系 活动设计
  • 简介:"意象"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文学审美的表象系统,意象具有自身基本的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诗经·国风》的意象生成过程庞杂而微妙,契合无间,耐人寻味。探析《诗经·国风》"意"与"象"的内部融合途径,或可对解读《诗经·国风》有所裨益。

  • 标签: 《诗经·国风》 水意象 融合途径
  • 简介:文学研究与理论一文化研究:分裂还是融合?周小仪近些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文化研究都在不断升温,给文学研究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首先是文学批评的对象与范围扩大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模糊了。许多过去传统文学批评不屑一顾的东西,如侦探小说、科幻作品、...

  • 标签: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文化批评 杰姆逊 莎士比亚
  • 简介:本文在对解构主义关于语言的延宕性和语义相对稳定性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借鉴"执中"的中国哲学与人文思想,提出翻译标准的描述或界定,应参照这样一种思路:遵循翻译活动的特性,保证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之间最大限度的"共识"——即文本问基本语义的照应与关联.

  • 标签: 翻译标准 解构 中和 文本共识
  • 简介:母爱历来是文学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在五四普遍关注社会、家庭思潮的影响下,母亲与母爱作为家庭的伴生品得到了作家的重视,尤其是女作家更致力于表现母爱主题。但是,母爱是有两面性的,它并不时时以无私、伟大的面目出现,母爱有它自私的一面,很多时候常常成为桎梏子女的枷锁。本文以五四女作家的母爱书写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五四时期母亲与儿女的关系——融合与冲突,并分析形成这一关系的根本原因。

  • 标签: 融合 冲突 母爱书写
  • 简介:菲利普·罗斯在取得早期成功后遭遇各方面的批评而陷入迷茫期,他在反思中大胆进行文学实验,所推出的《伟大美国小说》在其风格多变的创作生涯里具有分水岭意义。他以棒球队西征的遭遇反映美国社会逐步陷入20世纪60年代动乱的过程,并在创作中逐步完善有关伟大美国小说的标准,强调继承传统又观照现实,凸显了从后现代主义朝新现实主义的转向,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 标签: 菲利普·罗斯 《伟大美国小说》 经典标准 新现实主义
  • 简介: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的获奖作品《基姆》是部有争议的小说.本文将吉卜林的印度题材小说分为3个时期,并将《基姆》作为其第三时期代表作.尽管书中还残留着不少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痕迹,但它还是全面地体现了吉卜林关于东西方融合的观念.

  • 标签: 殖民主义 对立 融合 修改
  • 简介:清初流人文化以其浓郁的民族性、复杂性,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注的作家当属僧人函可。流放期间他创作了大量带有北域色彩的诗歌,从而在清初文坛独领风骚。清代高度的民族融合为南北文学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而流人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以民族融合为时代背景,流放文人则充当了沟通南北文化与文学交融的天堑。

  • 标签: 函可《千山诗集》 流人 民族 文学 融合
  • 简介:一2010年7月15日,由口本文学振兴会主办的第143届芥川奖、直木奖评选会在东京新喜乐酒店召开.8月20日两奖的颁奖典礼在东京会馆举行.35岁的赤染晶子凭折桂日本最重要的纯文学新人奖--芥川奖;46岁的中岛京子借荣获只本大众通俗文学的人气权威奖项--直木奖.

  • 标签: 历史现实 奖直木 奖述评
  • 简介:在21世纪美国戏剧最具实力、最有前途的剧作家名单中,萨拉·鲁尔(SarahRuhl)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不仅因为她年轻,更重要的是她多产和作品在美国上演的频率。她的一些作品已经在中国翻译并演出。2004年凭借《窗明几净》(TheCleanHouse),鲁尔荣获苏珊·布莱克·史密斯奖,同年该剧入围普利策奖,并于2006年9月获得麦克阿瑟奖。

  • 标签: 美国戏剧 超现实主义 萨拉 代表作 戏剧家 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