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台湾,我常常听到一句话:"大家都这样!所以我也这样."这种心态左右了我们的行为举止,一则很少人胆敢"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大家也乐得与众相同!因为与众不同的结果会使得自己被视为作怪,并遭受排挤;但是,缺乏个性的个人,却如同一个模子里刻造出来的复制品,他们虽然拥有同样的看法与信仰,同样的生活习性与行为举止,却没有自己的想法,当这个社会里尽充斥的是这样的人时,整个社会也就失去了创新思辨的能力,以及勇于追求梦想而展现的生命活力;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当今台湾社会里,能够展现屋主的个性、富于艺术巧思、又能反映该地区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的私人住宅凤毛麟角的原因.……
简介:所谓嫉妒就是得知别人占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是宝贵的东西时所产生的情感。这是一种含有憎恨成分的情感。应该看到,许多青少年的嫉妒都深藏在心中,如果处置不当则会以扭曲的形态爆发出来。一个偏远的市镇发生了一件恶性凶杀案件,凶手和被害人都是中学生。以下是凶手的父母在案发前的一些言行:“你看李家的孩子学习多好,人家多有出息,你的学习这么差,真笨,还有脸吃饭?”“你看李家的孩子预选考了第一名,你连预考的边都没沾上还有脸活着,真是恬不知耻!……”在此三天后,血案就发生了,凶手父母追悔莫及。父母的喋喋不休,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为了让孩子奋起直追。但其粗暴的言行却造成了孩子对李家孩子的强烈嫉妒。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四种情况极易引发嫉妒心理:1.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不如自己的人居于优位;2.自己厌恶或轻视的人居于优位;3.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居于优位;4.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居于优位。凶手居然占据了其中的三点。这起血案是家长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选择“榜样”不当而引起的,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难怪高尔基会留下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语:“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简介:“民间鼓乐”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以“吹打”为主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通辽民间鼓乐的源流与沿革通辽地区(指今通辽市区,下同)的民间鼓乐,与河北、辽宁两省有着很深的渊源。民间鼓吹乐流传到通辽一带比较晚。据调查,最早把民间鼓吹乐引入通辽的是现通辽市东郊五道木村民间唢呐艺人崔凤义的父亲崔振林(1900—1946,辽宁省朝阳县人)。崔先生1921年迁入通辽并开设了第一家“鼓乐房”。自此民间鼓乐在通辽地区有了第一个发展基地。1926年辽宁省锦州地区民间唢呐艺人张祥(现健在)随其兄张珍(1911—1958,通辽市著名民间唢呐艺人)先后迁居通辽并在通辽创办了远近闻名的“珍蔡”鼓乐房。相继又有辽宁省盖县民间唢呐艺人张洪印(现健在,此人是辽宁省著名民间唢呐艺人王山健之徒),以及其他一些辽宁省民间鼓乐艺人先后迁入通辽,使通辽地区民间鼓吹乐有了初步的发展。1941年冀东地区著名民间唢呐艺人刘湘亭(1904—1977)迁入通辽,并开设了颇有影响的“湘亭”鼓乐班。至此,通辽地区的民间鼓吹乐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到1945年左右,通辽一带的城镇、乡村的职业、半职业的鼓吹乐团体已达三十余家,这些团体多半是以家族或近亲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