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油画家、天津美术学院老院长张世范先生(1936—2012)离开这个世界已三年多了。常记起张老师酒喝到了一定"高度"时与在座的人讲过的一句话,"我们一生要给地球留下个痕迹"。张老师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七十六年,不算高寿,但是他的一生确实给这个世界"留下了痕迹"。这"痕迹"不仅是担任过天津美术学院的院长,以他的为人、智慧、风采,他还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更多的"痕迹"。相比于行政职务,后者的"痕迹"更深于前者。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作为艺术家的张老师,其一生经历就是精彩的"艺术",不逊于他在画布上的作品。很多学生与张老师最初的相识都是在进入天津美术学院学习之前。
简介:2007年是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回顾历史,50年间湖北省美术家协会走过了一条曲折却不平凡的道路,这期间有上升期,也有沉降时,但美术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美术事业始终保持向上的势态。究其原因,可以有多种答案,但是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在创建之初,基础打得好,根基牢固,则是最基本的因素。可以说当初筹建美术家协会的是一批优秀且具有强烈责任感的艺术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的演进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由于原有美术作品对于革命历史的某些阶段和事件缺乏充分表现,且政治教化诉求已成为美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和评判标准,因而1965年4月到1966年4月期间,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了第三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的创作活动。此次创作活动的突出特点是:一、通过学习毛泽东著作,探讨过去创作中的问题,并“认真地进行世界观改造”,后来发展到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武器来指导一切工作;二、在分配画题后,创作者按照题材需求深入到农村、工厂、部队去体验生活;三、画稿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审查,但最终完成并保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数量甚少。
简介:美国西方现代艺术史教授维罗斯科讲过一句颇有见解的话:理解西方现代艺术家的观念演变比了解他们的作品甚至更为重要。这使我想起了毕加索的一段耐人寻味的谈话,他说甚至今天还有人不能从立体主义绘画上面看出一点东西,我不读英文,一本英文书籍在我看来当然就是一本空白的书籍,这并不能说英语是不存在的,接着他辛辣地指出,“如果我不了解我不知道的东西,我为什么一定要谴责别人而不谴责自己呢?”的确,在一段时间,我们有些同志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正是抱着毕加索批评的那种态度,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谴责别人”为“形式主义”、“反理性主义”、“腐朽堕落”等,当前,随着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介绍和传入,那种简单化的态度已被大多数人所唾弃,问题是对其如何接受、理解和进行消化。掌握现代派艺术家的观念演变,包括他们对艺术的本质、艺术创作、艺术美、艺术形式的看法和观念,是理解现代艺术极其重要的一环。西方现代艺术以怪异的形象,刺激性的新颖,经常变化的表现形式为特点而呈现出多种面貌,这些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都是依据艺术家各自不同的、新的艺术观创造出来的,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对于非西方社会的观者来说,掌握他们的艺术观念演变的脉络,会得到一把解开现代派艺术之谜的有用的钥匙。
简介:彭作飙,又作标,号方壶,1972年生,山东临沂人。199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学习,受业于刘江、章祖安、陈振濂、祝遂之、王冬龄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