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舞蹈表演需要情感体验,舞蹈演员通过体验生活,体验与自己相近的人的愿望和心情,能从不自主的手之舞之,达到自由地、有目的地运用这些“手之舞之”,这是由内而外的心灵之舞。舞蹈演员的情感体验并不是从情感到情感的纯粹情感之物,而应当是在情感的一系列体验中,获得身体表演的独特视觉,这种包含有人体四肢运动的情感体验是“心”与“物”的统一体。舞蹈演员通过情感体验获得的某一情感指向,应该成为表演的动机。当演员心理的情感因素与最单纯的动作或最复杂的动作组合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非常特别的东西——表演欲态。一般来说,当一种表演欲态与另一种表演欲态连贯起来的时候,就构成了舞蹈表演的特殊的韵味。演员在舞台上并不是要“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把在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毫无控制地倾泄出来,而是必须注意表演的“度”。在舞蹈表演中,对于演员的挑战之一,是由于职业的习惯和表演的控制能力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必须尽力弥合某种由于情绪的不愉快带来的表演的混乱。在舞台上,演员内心的情感体验即使是矛盾的,表演中也一定要反映出角色情感的多重性。青年舞蹈家王冬梅在舞蹈专辑《西域丽影》中给我们带来了艺术享受,也引起我们对舞蹈表演的情感特质和表演特点更多的关注,我们期待着当今正活跃在舞蹈表演园地的一批批新人去做新的探索和尝试。
简介:一、对我院学科梯队建设进行科学评价的必要性“八五”以来,我院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科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务结构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学科高层次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现象还未得到完全改善,一些学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的问题,青年的学科带头人还未起到作用,一些学科点梯队才源不足,尚未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因此,如何选择与培养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也就成为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和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从我院学科点梯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实施这种评价所应具备的条件来探讨高水平学科梯队建设改革与评价的问题,以推动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向更注重于学科梯队建设的方向发展。
简介:社会生活的多变带来艺术领域的多变,我们站在舞蹈这座圣殿面前,仿佛对着“赫拉克利特之河”,艺术是一个魔术般的世界,对它的变幻莫测,人们常常感到无可适从。舞蹈理论研究就是处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它的显著特点是确定性,需要对每一作品在理性上作出清楚明白的解答。另一方面,人们又不满足于这种清晰明了的解释而喜欢舞蹈作品带来的宽范的、不确定的意蕴,语言的限量反而成了人们理解舞蹈的障碍。舞蹈就是这样的神奇,凡俗,雅致;简单,复杂;清晰,模糊交融在一起。它的动作可以使人抛弃杂念,完全沉浸于纯粹的近于迷狂的感情王国中,一切对动作理性的、精确
简介:影响中国当代健身舞蹈功能的因素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此后,又有一系列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得以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应该说,健身舞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社会的、时代的文化意识为内核,是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状态,它以各种艺术样式为外表,形成一种辐射面极广,牵动人心极强。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及的融精神性、文化性,审美性为一体的文化实践活动。
简介: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奖的初、复评将于六月初开始,数十个报名参评作品的录像带正静候评委们的严格审视。其中究竟谁能脱颖而出进入最终的决赛?前往宁波角逐“金荷花”的12部作品能否代表当前我国舞剧、舞蹈诗创作的一流水平?最后捧得“金荷花”的那部舞剧或舞蹈诗是不是“众望所归”?这些都是容易引发议论的话题。应该说规模如此之大的舞剧、舞蹈诗评奖活动,不仅是中国舞蹈半个世纪以来鲜见的盛事,也是世界舞坛上的创举。它表明了舞剧、舞蹈诗创作在中国的活跃以及中国编导家们从未止息的热情。但是,活跃与热情并非等同于全部优秀,当几十部类型不同、风格迥异、语言纷繁的舞剧、舞蹈诗同时放在一起评判,当各个舞种的舞剧作品交叉混杂从而使可比性有所降低,当水平接近或优缺点同样突出的作品纷至沓来一字排开———这个时候公正而准确地去断定孰优孰劣,似乎也不是一件太过容易的事情。国际舞蹈比赛(如芭蕾)的惯例是设有规定剧目,所有的演员都跳规定的舞蹈,竟技水准一目了然。作品比赛也往往局限于某一舞种(如现代舞),在同一类别中评议,较易分出高下。即使像首届“荷花奖”舞蹈评奖那样综合性的评奖活动,因为分成五个舞种的评委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