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活饮水当中的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及评价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收集到的600份生活饮用水样本(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法进行分类,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利用滤膜法以及多管发酵法来检验,对两组水样检验合格率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组进行水样检验的过程中,合格率达到了96.67%,和对照组相比优势非常明显(P<0.05)。结论在进行生活饮水检测的过程中,采用多管发酵法检验,可以让水样检验合格率提高,值得研究。

  • 标签: 生活饮水 微生物检验 评价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生活饮用水当中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和评价。方法 选取来源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抽检的生活饮用水样品150份。分别采用酶底物法、多管发酵法进行检测,比较两者检测生活饮用水样品的每100ml中最大可能数(MPN)、微生物检出率。结果 酶底物法检测150份生活饮用水样品结果为1432MPN/100ml,多管发酵法检测结果为1118MPN/100ml。酶底物法检出二次供水,末梢水,生活饮用水(9.55±2.89),高于多管发酵法(P<0.05)。酶底物法的微生物总检出率(22.00%比14.67%)高于多管发酵法(P<0.05)。结论 酶底物法、多管发酵法均可用于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其中酶底物法检出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检验方法 评价标准 酶底物法 多管发酵法
  • 简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发布的《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患者异地就医区域性集中趋势略有好转,医疗质量安全状况基本稳定,住院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常见病种诊疗水平稳中有升。《报告》同时提示,我国医疗服务与质量“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如住院病历首页质量仍需提升,医院获得性指标等部分关键质量指标变化、民营医院医疗质量需要重点关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 标签: 医疗服务 质量评价 医院医疗质量 住院死亡率 标准 三维
  • 简介:在中组部、国家卫计委对“组团式”援疆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江苏“组团式”医疗援疆两年以来工作实施的经验,结合各省市的卫生援疆工作开展的方法,从省市援疆干部工作队、牵头医院、包科医院、援疆专家、受援医院、“师带徒学员”六个方面,制定“组团式”援疆质量评价体系。计划向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申请体系标准化,用以指导卫生援疆工作开展和“大组团式”援疆医疗联盟建立。

  • 标签: “组团式”援疆 评价体系 标准化 医疗联盟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CCA)早期患者应用标准护理计划(SCP)对其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在院确诊的CCA早期患者均等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UUC)干预与SCP干预,并用UC组、SCP组表示,观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SCP组近远期疗效高于UC组,心理应激反应评分、疼痛评分、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U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P的有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CA早期患者临床疗效提升、护理风险减低、应激反应改善,对其术后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标准护理计划 宫颈癌 预后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抢救患者记录与交接中采取标准化沟通方式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68份急诊抢救患者记录与交接单所有数据,予以标准化沟通方式处理,且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68份急诊抢救患者记录与交接单情况予以对比,观察改进前后问题发生情况以及操作人员书写记录时间。结果急诊抢救患者记录与交接改进前记录不及时,漏签名、项目填写不全,无效果记录,内容不完整,字迹潦草,随意涂改,不具体的量化内容记录,不突出记录重点内容等内容以及操作人员书写记录时间、满意度与改进后数据对比P<0.05,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急诊抢救患者记录与交接中应用标准化沟通方式对于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急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标准化沟通方式 急诊抢救 记录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室质量管理中标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均于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消化内镜诊治,随机分组后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分别为基础化护理、标准化护理,比较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内镜诊治时间参照组短,疼痛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比常规组低,不良反应率为3.92%、比常规组的17.65%低,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室运用标准化护理,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让患者受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消化内镜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1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7例)和对照组(n=27例)。对两组住院天数及抢救时间、死亡率与抢救成功率、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较低,抢救时间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死亡率较低,急救成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专业能力、护理态度、操作技能满意情况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中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急诊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危重症患者 抢救中 标准化急救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训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肠道功能训练的脊髓损伤患者74例(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分为标准化护理的观察组(37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主排便时间短,便秘评分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训练中应用标准化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脊髓损伤 肠道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JCI标准结合6S管理法在医院中药房的应用成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药房实施JCI标准结合6S管理法前和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实施后的中药房质量管理评分、中药房中药师工作效率和中药房取药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实施后中药房质量管理评分、中药房中药师工作效率和中药房取药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实施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护理学基础教学工作,应用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应用效果,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护理学专业71名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6名与35名学生每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SP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在期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学生对教学工作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考核成绩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于教学工作认可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工作中,通过采取SP教学法教学可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并且提高学生对教学工作认可情度。

  • 标签: 护理学 基础教学 标准化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进行标准化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入选病例数共165例,均为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时间2022年1月~2023年3月,数字法分组,分别予以两组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标准化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营养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在两组比较,均出现显著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在两组的评分相比,差异较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重症胰腺炎实施标准化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ICU重症胰腺炎 标准化肠内营养护理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简易呼吸器的临床性能对提高急救复苏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和解读了ISO10651-4:2002《简易呼吸器专用要求》标准,然后从输出氧浓度、死腔、呼气阻抗、吸气阻抗、最小通气容积和压力限制等方面比较了国内外市场上五种常见的成人用简易呼吸器的通气性能。

  • 标签: 简易呼吸器 ISO10651-4 性能 复苏
  •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对检验结果检出率及漏诊率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在我科室施行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为验证该措施的应用效果,将2019年1月-12月间行细菌微生物学检验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12月间行细菌微生物学检验的41例患者则被设为实验组,比较组间标本污染率、疾病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实验组的标本污染率和漏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疾病检出率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的应用有助于临床检验结果中检出率的提升和漏诊率的降低,且该措施的应用还具有降低标本污染率的作用,应用后价值较高。

  • 标签: 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 检验结果 检出率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SBAR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护理床头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患儿72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床头交接班方式;2020年7-12月重症监护病房患儿72例为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的标准化交接班方式。对两组交接后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了解情况、交接时间、护理风险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了解程度更深入,出现的护理风险较低,且交接时间也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SBAR沟通模式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护理床头交接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新生儿信息,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效率,临床价值明显。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新生儿 重症监护 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