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并比较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川芎嗪)和川芎嗪药物羊肠线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以筛选新型的、便于临床使用的药线剂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川芎嗪药物羊肠线组和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型脑缺血(MCAO)再灌模型,在大椎、双侧内关穴埋药线,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MMP-9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皮质MMP-9表达升高,两治疗组大鼠皮质MMP-9表达均有降低,与模型组同时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组与川芎嗪药物羊肠线组同时相比较,1d组无明显差异(P〉0.05),3d组和5d组差异较显著(均P〈0.05)。结论穴位埋植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可降低脑缺血再灌大鼠脑皮质MMP-9的水平,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优于药物羊肠线,可作为新型的缓释药线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脑病患者相关因素及发病率 ,为临床预防尿毒症脑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尿毒症期患者进行尿毒症脑病相关因素评分 ,根据评分分为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和非常危险组 ,分析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将其分为尿毒症脑病组和非尿毒症脑病组。结果:危险组 210例 ,均未发生尿毒症脑病;高度危险组 31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46例;非常危险组 3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16例,三组不同评分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剔除相关因素重新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修正分组 ,则得出结果为危险组 190例 ,均未发生尿毒症脑病;高度危险组 38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42例;非常危险组 3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20例,剔除相关因素后三组不同评分患者的尿毒症脑病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毒症脑病相关因素评分得分较高的患者出现尿毒症脑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早期处理高度危险患者 ,有助于预防尿毒症脑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脑病患者相关因素及发病率 ,为临床预防尿毒症脑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尿毒症期患者进行尿毒症脑病相关因素评分 ,根据评分分为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和非常危险组 ,分析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将其分为尿毒症脑病组和非尿毒症脑病组。结果:危险组 210例 ,均未发生尿毒症脑病;高度危险组 31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46例;非常危险组 3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16例,三组不同评分患者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剔除相关因素重新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修正分组 ,则得出结果为危险组 190例 ,均未发生尿毒症脑病;高度危险组 38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42例;非常危险组 30例 ,发生尿毒症脑病 20例,剔除相关因素后三组不同评分患者的尿毒症脑病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毒症脑病相关因素评分得分较高的患者出现尿毒症脑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早期处理高度危险患者 ,有助于预防尿毒症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