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诊断早期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指标,比较其敏感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早期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distalmotorlatency,DML)〈4.5ms的患者50例60侧,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环指.腕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潜伏期差值,正中神经、桡神经拇指一腕的SNAP潜伏期差值,以及正中神经节段检查两点间潜伏期差值,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中神经、尺神经环指.腕的SNAP潜伏期差值异常(之0.4ms)者58侧,达96.6%;正中神经、桡神经拇指-腕的SNAP潜伏期差值异常(≥0.4ms)者40侧,达80%正中神经节段检查两点间潜伏期差值异常(≥0.4ms)者25侧,达41.6%。结论:正中神经、尺神经环指.腕的SNAP潜伏期差值异常是早期腕管综合征最敏感的指标。
简介:目的:观察常规NCV检测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神经的敏感性。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NCV检测,同时每例患者还进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检测。结果:在常规NCV检查中,SCV的异常率明显高于MCV,而MCV检查中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又高于其它指标,右手重于左手。但与腕部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两项指标相比,后者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NCV检查。结论:正中神经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检测,对早期腕管综合征敏感度高,且方便、经济、无痛,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应被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在早期腕管综合症(CT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体征、症状符合腕管综合症(CTS)患者进行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符合神经电生理腕管诊断正常的患者(即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DML≤4.5)加做环指刺激法、拇指刺激法、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掌刺激法).结果:掌刺激法中的掌-腕SCV低于41.8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三种诊断方法中,掌刺激法敏感度为67%(结合样本量大的相关专业文献中得出的统计数据为敏感度高达100%),远高于环指刺激法55%和拇指刺激法36%.结论:CTS患者正中神经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损伤由卡压处开始逐步向神经末梢发展,累及正中神经神经末梢,直至重度CTS,导致SNAP消失.腕-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在腕管早期诊断往往非常敏感,掌刺激法中的掌腕SCV低于41.8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患者出现CTS症状,但常规法无法鉴别时,可加做掌刺激法作为常规鉴别诊断.
简介: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脏介入治疗前手术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12月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84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选择2016年4月至12月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84例纳入研究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行常规术前风险评估与管理。结果:研究组阵发性房颤、心电图异常合计检出率分别为8.33%、98.81%,高于对照组0.00%、63.10%,研究组术中循环紊乱出现率13.10%(11/84例)低于对照组26.19%(22/84例),研究组术中HR、SBP、DBP极差值分别为(18.4±5.6)次/min、(3.4±1.5)mmHg、(3.6±1.3)mmHg低于对照组(25.5±6.3)次/min、(5.5±1.3)mmHg、(5.2±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脏介入治疗前行手术风险评估,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心脏病变,指导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工作,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简介: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原住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治疗组。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单标和双标技术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小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治疗5d,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的5-溴脱氧尿苷(BrdU)、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并可见大量从背外侧角沿胼胝体排列的BrdU、Nestin阳性细胞;人参皂苷Rg1治疗20d,BrdU/Nestin双标细胞的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简介:儿茶酚胺类物质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神经介质,具体种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丁羟色胺、5羟色胺及其衍生物。儿茶酚胺类物质在体内调节基本生理功能,传递生理信号,是正常生理过程中重要的信号介质,同时在病理过程中也出现其含量的相应变化。儿茶酚胺类物质在血浆及组织间液中含量非常微少,同时各类生物样品中存在化学结构与儿茶酚胺相似的代谢物和/或内源性带有相关基团的干扰物,导致精确测定儿茶酚胺含量困难,而临床实践中选择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测定儿茶酚胺类浓度的方法,不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当前的研究难点。本文在此介绍几种目前应用的检测儿茶酚胺的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质谱分析做一重点介绍。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急性病毒性脑炎、热性惊厥(FC)与脑电图(EEG)关系。方法:记录166例8个月至6岁患儿EEG。结果:首次EEG异常率达90%,三天后复查EEG异常率达60%,在出现癫痫症状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的EEG描记中,以低至中波幅慢波增多,呈弥散性或局限性异常者居多,出现癫痫样放电占50%,由热性惊厥引起的EEG变化,三天后复查EEG大都好转,部分患儿多次EEG检查出现发作性尖波,6岁后发热引起惊厥的患儿,最后诊断为癫痫。结论:在小儿发热引起的惊厥中,EEG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了解脑功能状况、排除病毒性脑炎、癫痫、热性惊厥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时脑电图的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13例患者中正常范围内脑电图1例,轻度异常脑电图2例,均为轻度中毒患者。这2例患者的脑电图在一周后复查时恢复正常范围。5例中度异常脑电图均为中度中毒患者,在一周后复查时4例脑波恢复仪波,但仍有较多量的0波,复型慢波及阵发性尖波消失。另1例为6—7Hz的0波,并仍有少量的复型慢波及阵发性尖波。5例重度异常脑电图其中4例为重度中毒患者,1例为中度中毒患者。第一次复查时脑波虽有改善但仍可见复型慢波及阵发性高幅尖波。这10例中一重度异常脑电图的患者在3月后第二次复查时,其中8例脑电图恢复正常范围,另2例脑波虽恢复到8—9Hz的仅波,但仍有较多量的θ波及少量的复型慢波,阵发性尖波消失。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中毒程度及临床症状相一致。其动态变化可反映病情的转归。提示脑电图检查可反映脑损害的程度,可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