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来判断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40例为胃癌组,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患者32例为胃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测定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对三组受检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及其比值(PGR)进行总体比较及两两比较。结果胃蛋白酶原Ⅰ在胃癌组分泌最低,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高;胃蛋白酶原Ⅱ在胃癌组分泌最高,其次是胃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分泌最低。PGR在胃癌患者明显降低。结论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的筛查指标,而且胃蛋白酶原水平的检测为无创性检查,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可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重性精神病的社区干预效果和康复护理进行探究。方法将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某大型社区确诊为重性精神病的患者38例作为本次探究主体,对比分析全部患者社区干预和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的康复措施落实情况、劳动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社区干预和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措施落实情况明显优于社区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后,患者的劳动能力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经过社区干预后,能够更好地落实康复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社区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简介:(广西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530400)摘要开展农村重性精神病社区管理调查,了解目前农村重性精神病管理的现状,探索农村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的发展思路,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为制定重性精神病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简介:为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在重性抑郁障碍中的作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和社会支持问卷(sss)对114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测试,同时选取97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①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组的EPQ-精神质(P),神经质(N)分高于健康对照组,内外向(E)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患者组消极应对分高于健康对照组,积极应对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利用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及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验对判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择取12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对其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如果患者≥3个指标,比其正常值升高或者降低30%,则归为观察组;反之,则为对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监测结果和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和D-dimer数据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价值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0例,并且检测所有患者在凝血功能方面的各项指标,经检测,当中如果有患者<3个指标,且没有比正常值增加或降低30%,则为对照组;相反就是观察组。其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和预后相关性数据来判断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价值。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经过对比得出,观察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死亡率、病残率均劣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凝血功能检验方法,意义重大。其中如果其各项指标变化较小,则预示着患者的预后比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11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15年6月—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试验组至少3项凝血指标在正常值的基础上升高或者降低30%,样本容量57例,反之即为对照组,样本容量55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以及病死率。结果对照组入院时、入院后48h、96hTT、APTT、FIB、PT指标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可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灌肠护理后磁共振(MRI)对直肠癌病人临床分型的判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病人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测前是否给予灌肠护理操作分组,对30例MRI检测前未给予灌肠护理设作对照组,对30例MRI检测前给予灌肠护理设作观察组,对灌肠前后直肠癌病人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MRI诊断直肠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直肠癌T1~T2分期、T3期分期、T4期分期、总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检测准确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护理后磁共振对直肠癌病人临床分型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能用于术前分期,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可以准确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对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和重度组(Ⅲ级和Ⅳ级)。对比(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水平。(2)两组患者出院后12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联合检测有助于判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测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恶化的一个常有效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