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对“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营养教育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就国内外营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营养教育和营养师培养的经验,对我国营养教育和营养师职业规范提出建议,为“健康中国”献言献策。

  • 标签: 健康中国 营养教育 营养师
  • 简介:摘要营养构筑了健康的大厦,而体重是衡量人体营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孕龄女性,体重过重或过轻不但不利于受孕,将来对准妈妈和胎宝宝也都是不利的事情。孕前体重偏轻有危机,首先会导致女性不易受孕,胚胎发育不良,胎儿发育迟缓,产后喂养困难。孕前体重偏重也有危机,首先对胎宝宝产生危机,会增加胎宝宝成为巨大儿的可能性,给分娩带来困难,容易发生新生儿产伤,潜在的糖尿病容易导致胎宝宝在成年后糖尿病发病风险增高,准妈妈体重过重会使胎宝宝的脂肪细胞增长速度加快,增大日后肥胖几率。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体重适宜的女性生出后的宝宝会更健康,备孕的女性要注意,过胖或者过瘦都不要急于受孕,理想的情况是,待达到正常体重之后再怀孕。怀孕期间将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内,不仅能帮助顺利生产、减少生产的伤害、预防妊娠纹的产生,还可以避免产后肥胖等问题。

  • 标签: 孕期 营养 贫血 膳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孕期孕妇以营养指导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产科门诊接受随诊的300例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实验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营养指导),每组150人。从孕妇体重指数增长、血糖指标、妊娠结局出发比较两种指导模式,分析营养指导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的体重指数增长数、血糖指标、妊娠不良结局比例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健康教育+营养指导”能够有效干预妊娠孕妇的体重指数增长及血糖指标,于降低孕妇的妊娠不良结局比例亦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标签: 营养指导 孕期 孕妇 体重指数增长 血糖指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营养不良的患儿,共52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和治疗营养不良患儿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健康教育、保健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干预效果的显著提高,规范患儿家属的行为,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小儿营养不良 健康教育 保健方法 指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指导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06例营养不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指导。结果观察组患儿规范行为评分、家长健康知识评分、患儿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营养合格率为94.34%,对照组为79.25%(P<0.05)。结论在营养不良患儿中开展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指导方法,可提高家长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患儿行为,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 标签: 小儿营养不良 健康教育 保健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后的成效,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由社区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评估调查问卷得分及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调查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理生化指标两组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门诊开展糖尿病患者营养健康教育方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护士 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儿童营养不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营养不良患儿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采用我院自拟的测评问卷对两组患儿家长关于儿童营养不良相关专业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营养不良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为94.67%(142/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115/150)(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儿童营养不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儿童营养不良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宣教干预在老年营养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营养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健康宣教干预),每组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血常规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阶段的血常规指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在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方面的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量(MCH)以及平均红细胞浓度(MCH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营养性贫血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系统的健康宣教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恢复到正常水平,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营养性贫血 健康宣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营养支持,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自我认知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及遵医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依从性率高达92.00%,对照组的依从性率仅为6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 标签: 营养支持 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 自我认知 依从性
  •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是烧伤中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了烧伤和营养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我科收治的一系列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重返社会。

  • 标签: 烧伤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对于老年营养性贫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就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营养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60例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与护理,然后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老年营养性贫血患者以健康教育与护理模式,其能够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 老年营养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入院48h后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几率,同时,调查患者入院15d或者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经过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112例(45.16%),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64例(25.81%),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149例(60.08%)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94例(37.9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114例(45.97%)接受营养支持,并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中42例(16.94%)接受了营养支持。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大部分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临床上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并不合理,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善这一现象。

  • 标签: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发生率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管理对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营养管理方案,内容包括成立管理小组、采用PG-SGA量表评定患者营养状态、个体化营养干预计划的制定、营养管理本的应用、分阶段式营养患教。分别采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及2周后前白蛋白、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肉周径(MAMC)各项指标。结果个性化营养管理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管理可以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对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个性化 营养管理 肿瘤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炎症性肠病营养评估及营养护理的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炎症性肠病患者6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营养护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和炎症性肠病的病情控制率进行相互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炎症性肠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病情的好转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营养评估 营养护理
  • 简介:(广西灵山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灵山535400)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冠心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冠心病是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即环境因素往往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作用于人体,膳食因素是冠心病有关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2]合理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冠心病饮食护理干预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对其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冠心病的饮食预防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52-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riskscreening,NRS2002)表对骨结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onriskscreening,NRS2002)对骨结核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选取评分≥3分、有营养风险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宣教,实验组除常规外给予营养支持护理。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营养支持护理可改善骨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 标签: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支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患者中应用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提供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0.4g/(kg·d),对两组患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IgA、IgM、IgG、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①经过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均上升(P<0.05,P<0.01),负氮平衡显著改善。营养支持期间两组转铁蛋白、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治疗7天后观察组各种免疫球蛋白指标均上升,对照组仅IgG活性提升,治疗14天后两组指标提升明显。第7天、14天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③血糖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充谷氨酰胺能够使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并减轻营养代谢障碍,使免疫功能得到增强。

  • 标签: 谷氨酰胺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3~2016.3收治的胃癌患者62例,均行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1)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结果两组护理前各项营养评估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MI、AC、ALB及TL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TSF、AM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 胃癌 营养评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