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新药。伏立康唑中间体3是伏立康唑药物合成中最为关键的中间体,通过对各个反应参数(锌的活化、铅的用量、催化剂、反应温度、投料方式)进行优化,找到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液中产物纯度达到78%(百分峰面积比),异构体比例达到101。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伏立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2名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随机组成均等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见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治疗,实验组采取注射用伏立康唑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伏立康唑能够有效治疗肺结核合并侵袭性非曲霉菌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更为经济实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DM对伏立康唑个体化给药的意义以及药学监护对伏立康唑所致肝酶升高及视觉异常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一例中年男性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治疗过程和专业优势结合起来,利用相关参考文献,对肝酶升高及视力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治疗措施,分析个体化用药监测的切入点。结果:利用(RUCAM)表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肝酶升高和视觉异常症状为伏立康唑所致,药师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使患者不良反应相关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药师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时,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症下药,保证用药安全,同时应注意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轻中度肝硬化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于2011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将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60例轻中度肝硬化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纳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伏立康唑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未监测血药浓度,仅参照药品说明书进行给药,观察组采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实时监测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伏立康唑给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对照组则为73.33%,经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则为20.00%,经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应用伏立康唑治疗轻中度肝硬化患者合并的肺部真菌感染中,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可对其药物治疗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抗真菌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确保伏立康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接治的强迫症患者中,随机抽选76名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名。前一组口服氟伏沙明,后一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阿立哌唑。比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小儿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小儿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随机纳入氟康唑组与伏立康唑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氟康唑组的总有效率为77.8%,伏立康唑组为91.7%,伏立康唑组高于氟康唑组;氟康唑组的真菌清除率为58.3%,伏立康唑组为94.4%,伏立康唑组高于氟康唑组;氟康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伏立康唑组为5.6%,伏立康唑组低于氟康唑组;各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小儿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期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真菌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伏立康唑预防应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所有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6093篇,最终纳入研究5项,共1552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伏立康唑vs氟康唑伏立康唑组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OR=0.49,95%CI(0.32,0.76),P=0.001和念珠菌检出率OR=0.36,95%CI(0.16,0.85),P=0.02均低于氟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1.14,95%CI(0.59,2.18),P=0.70、总死亡率OR=0.19,95%CI(0.02,1.66),P=0.13、曲霉菌检出率OR=0.52,95%CI(0.25,1.06),P=0.07与氟康唑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vs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组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OR=0.89,95%CI(0.29,2.71),P=0.84、念珠菌检出率OR=5.43,95%CI(0.26,113.66),P=0.28、总死亡率OR=0.37,95%CI(0.08,1.65),P=0.19和曲霉菌检出率OR=0.58,95%CI(0.17,2.04),P=0.40与伊曲康唑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3.64,95%CI(2.36,5.62),P<0.00001高于伊曲康唑组。结论伏立康唑对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优于氟康唑且与伊曲康唑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较伊曲康唑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应用伊立替康与替莫唑胺联合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3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应用伊立替康与替莫唑胺联合化疗,全程观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包括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均能顺利完成化疗全程,无一例伊立替康和替莫唑胺出现的毒性反应影响化疗.结论良好的护理可预防或减轻伊立替康和替莫唑胺的副作用,确保化疗顺利进行.关键词脑胶质瘤;伊立替康;替莫唑胺;化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