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消化道出血为常见的并发症,它是由严重颅脑损伤后出现的急性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一种病症,又称之为神经源性溃疡。颅脑损伤作为一种严重的机体损伤,往往可诱发患者剧烈的应激状态从而出现胃粘膜的损坏,其中有高达16.0%~47.0%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病变一旦发展到大出血或穿孔,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该病的病机十分复杂,目前仍尚未完全清楚。但长期的研究与探讨,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生涉及机体神经-内分泌失调、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脑-轴肠等,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30余篇文献进行研究,对神经源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神经-内分泌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对睡眠障碍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治疗。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睡眠紊乱与脑内神经活动、神经递质、基因表达等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睡眠障碍症状,从药物、心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上述措施对提高睡眠质量有不同的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与实证性研究,探讨睡眠障碍的神经机制及其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我们认为睡眠紊乱的发生与脑内神经活动、神经递质的分泌及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研究表明,部分神经元能够通过特异性的脑区调控觉醒状态,其中褪黑激素、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另外,一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也会对睡眠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些与睡眠有关的基因多态性,就会使人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基于此,本课题拟从心理治疗、生活习惯调节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干预。以上几种治疗方式对改善睡眠质量有不同的作用,但尚需更多的研究证实。结论:通过对睡眠障碍的脑机制、临床疗效的分析,探讨了睡眠障碍的发病机理,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干预。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如下研究:(1)探索睡眠障碍的脑机制,发掘新的影响因子及干预靶点。二是进行更多高品质的临床试验,对已有的疗法进行检验与改进;三是注重个体差异,实施个体化诊疗,以提升疗效及病人满意度。

  • 标签: 睡眠障碍 神经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PTSD,应激原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残酷的战争、被强暴、地震、凶杀等,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暴露于这种精神创伤性情景的时间,接触或接近生命威胁情境的密切程度,人格特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心理素质等是影响病程迁移的因素。发病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神经生物学机制 PTSD 精神创伤 人格特征 个人经历
  • 简介:摘要:神经可塑性是脑卒中后失语症(PSA)的重要恢复机制,可能是阐明针刺治疗失语的潜在恢复机制的重要桥梁。因此,了解针刺在PSA中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脑损伤后的兴奋毒性影响神经递质的活动,干扰正常神经元信息的传递。因此,针灸的一个有益的策略可能是通过影响突触上这些神经递质和谷氨酸受体的供应来改善PSA。另外,针灸对神经可塑性的调节也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的调控有关。本文对目前针刺治疗PSA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ART药物对中枢神经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开展临床安全、合理地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7440和GSE28160两个数据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与从CTD数据库下载的ART药物毒性靶点取交集,获得ART药物对中枢神经产生影响的毒性靶点;将毒性靶点进行功能富集、蛋白-蛋白互作、筛选Hub靶点及其实际诊断能力评价,经分子对接验证其作用机制。结果  GSE17440与GSE28160合并数据集合ART药物毒性靶点共有31个DEGs,涉及病毒的防御与抵抗、免疫反应调节、细胞因子效应等生物学功能,可能经HIV-1感染、细胞粘附分子、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对中枢神经产生毒性。替诺福韦与PARP9基因和依非韦伦与MX2基因的作用对分析ART药物影响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实际诊断能力。结论  ART药物对中枢神经基因表达有影响,依非韦伦对MX2基因的作用和替诺福韦对PARP9的作用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临床安全、合理地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ART药物 中枢神经 差异基因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 随着 磁共振 成像技术 及组织病理学 的 发展,几乎所有的前庭神经鞘瘤 ( Vestibular Schwannoma VS )中 都发现存在瘤内出血的现象,否定了既往认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鞘瘤病是神经纤维瘤病3型,可散发也可为家族性遗传发病,是神经纤维瘤病中一种非常罕见的类型。遗传学研究发现SMARCB1基因突变发生在40-50%的家族性神经鞘瘤病及8-10%的散发性神经鞘瘤病,神经鞘瘤病是SMARCB1和NF2基因通过“四次打击-三个步骤”模式发生突变形成的。最近有研究报道在神经鞘瘤病中发现了LTZR1、COQ6基因的种系突变致病。

  • 标签: 神经鞘瘤病 SMARCB1 LZTR1 COQ6 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L组43例,使用普瑞巴林治疗;D组43例,使用加巴喷丁治疗。对比两组VAS评分、睡眠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各时间段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P<0.05);L组治疗后睡眠时间评分比D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各时间段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P<0.05);L组治疗后睡眠时间评分比D组更好(P<0.05);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结论据研究结果显示普瑞巴林的疗效比加巴喷丁的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用药推荐优先选用普瑞巴林。

  • 标签: 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病毒 普瑞巴林 睡眠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探讨PVT1在受损视神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视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30例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VT1抑制剂,作为研究组。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点PVT1的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视神经损伤后,PVT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在损伤后24小时达到峰值。研究组患者在损伤后24小时、72小时和7天时PVT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视神经再生速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证实PVT1在受损视神经再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提示通过抑制PVT1的表达可能成为促进视神经再生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PVT1 神经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防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等分本院2021年3月到2022年2月时间段收录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0例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仅予以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组织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有效率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运动对抑郁有积极作用,且适当运动无任何副作用。虽然运动作为抗抑郁的干预手段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内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基于现有的抑郁症发病机理的各种假说,并结合运动抗抑郁的实证研究,就抑郁症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运动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更好的加强抑郁症的治疗及预防。

  • 标签: 运动 抑郁症 神经内分泌
  • 简介:摘要神经鞘瘤(schwannoma)起源于神经鞘的雪旺细胞,故又名雪旺细胞瘤,是神经系统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1,极少发生恶变,好发于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症状以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2。根据肿瘤是否有遗传性可分为散发和家系性神经鞘瘤。前者可单发或多发肿瘤,后者中15-25%与家系性相关且多发肿瘤3,故命名家系性神经鞘瘤病(schwannomatosis)。神经鞘瘤临床表现相似,但是家系性与散发性神经鞘瘤的发病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的发病机制未明,基因突变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现综述相关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NF2 SMARCB1 LZTR1 神经鞘瘤 遗传学机制
  • 简介:摘要:外伤以及神经病变等多种不同的疾病,都有可能会出现神经损伤的问题,在骨骼肌失神经支配之后,不可避免地可能产生萎缩的现象,而如果轴突再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在肌肉获得神经再支配之前,肌肉会出现不可逆转的萎缩现象。近些年针对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以及相关方面的呃防治成为了医学方面研究的重点话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 标签: 失神经 骨骼肌 萎缩 机制 防治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麻醉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手术疗效,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心理负担。因此,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防治处理,便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神经外科 麻醉 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机制
  • 简介:摘要:神经退行性疾病、脑损伤与氧化应激关系密切。PARK7基因编码一种被称为DJ-1的保守蛋白。DJ-1在大脑中主要分布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里。DJ-1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止氧化应激,而由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是一些神经相关疾病的共同特征之一。氧化应激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中的关键作用与DJ-1等蛋白和通路密切相关。在这篇综述中,将基于DJ-1蛋白的功能对其在神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类概述。

  • 标签: DJ-1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被认为是是视网膜微血管并发症。但近年大量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理性新生血管发生之前,视网膜神经组织病变早已发生。本文就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组织病变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为DR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组织病变 发病机制 谷氨酸蓄积 多元醇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复杂疾病。近年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奖赏环路中的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神经元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但具体的神经环路连接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跨单突触病毒颗粒的逆行标记,研究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与外侧下丘脑(LH)是否形成神经环路连接,从而进一步探索LH是否通过 VTA 与 mPFC 还是 NAc 形成单突触神经环路连接。方法:通过立体定位仪将逆向跨单突触病毒颗粒AAV2/5-DIO-TVA-mCherry和AAV2/5-DIO-RG注射到LH脑区,5周后再将SAD△G-EGFP(ENVA)注射到VTA脑区,再等5周取脑采用免疫组化观察VTA与LH脑区是否有单突触投射关系。结果:将病毒定位注入VTA后,可观察到LH内可见荧光的投射纤维。结论:VTA多巴胺神经元的下游可投射到外侧下丘脑,形成单突触投射关系。

  • 标签: 腹侧被盖区 多巴胺 外侧下丘脑 神经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