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中选取101例早期乳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1例),给予对照组行标准根治术+放疗展开治疗,实验组则行乳腺区段切除术+腋淋巴结清扫术实施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可知,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手术前并无统计学意义。在患者手术后的12个月、24个月、36个月之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研究组低;同时对照组患者中总不良反应例数为18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0%;研究组患者中总的不良反应例数为3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8%,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乳癌患者而言,其治疗方式选择乳腺区段切除术+腋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显著,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淋巴结清除数(29.8±4.6)粒多于对照组的(23.6±8.2)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纵隔转移率10.00%、复发率38.33%均低于对照组的26.67%、5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可知,两组存活1年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3、5年率61.67%、48.33%均高于对照组的43.33%、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可有效控制纵隔转移和复发,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癌细胞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中应用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癌细胞远处转移率低,患者的生存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乳腺癌且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后出现患肢水肿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内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且在术后患肢明显水肿,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实验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之后的患肢水肿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水肿情况明显得到好转,且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患肢水肿的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其综合护理的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7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都进行淋巴清扫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则采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手术诊疗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腋下淋巴液引流量和引流管放置时间都更低,而手术时间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腋窝皮肤感觉异常率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相比对照组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能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远期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颈淋巴结阴性(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或患侧全切和峡部及对侧近全切除术,对照组未给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观察组给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发生局部转移率为1.61%,对照组患者发生复发率为12.90%,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减少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减少复发率降低再次手术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依据患者的骨折部位,给予患者相应的复位及固定方法,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30min~72h接受针对性治疗,术后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Ⅰ期愈合,总有效率为96.7%,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对于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应依据患者的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其骨折部位及时进行复位与固定,能够保障恢复正常的面部形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月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术后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60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术后感染13例感染率为21.6%;主要以良、恶性肿瘤术后感染为主,感染率分别占13.2%和8.4%;共分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株占66.7%,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6株占25.0%,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2株占8.3%;年龄、侵入性操作及误吸等是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对其影响不明显。结论减少侵入性操作和误吸、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与传统手术方式相较,计算机导航技术在提升手术的精确度、减少手术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由于人体口腔颌面部区域的解剖关系较为复杂,神经较重要、血管比较丰富,增大了手术难度,计算机导航技术的运用,通过术前规划、术中导航等功能,有效减少了损伤重要组织发生率,使手术的准确度及精确度均得到提高,因此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在原有导航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特殊性,与超声结合的技术、与3D打印结合的技术、与颌板结合的技术、磁导航的运用等均使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有了新发展,使计算机导航技术也得到了扩展应用,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导航技术的显著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本院80例诊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TME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行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彭强局部复发率、三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率为10.00%、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2.14%低于对照组的30.00%和92.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TME手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侧方淋巴结清扫临床效果显著,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颌面部创伤骨折的临床特点、致伤因素、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颌面部创伤骨折病人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致伤原因以及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个体化治疗后,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患者满意率达到(80.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率达到(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研究发现,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其次为打架斗殴、意外伤害以及其他伤害等因素,同时其临床特点为男性患者居多(62.0%),下颌骨骨折居多(36.0%),多发年龄在21~40岁(72.0%)。结论在临床治疗颌面部创伤骨折中,应根据其致伤因素、临床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对改善患者疗效,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发挥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冲洗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我院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收治的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选择 9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电脑排序的序号单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单号的为对照组,在术后运用常规口腔护理干预;双号的为观察组,在术后运用口腔冲洗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细菌培养阳性率进行统计和比对。结果: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三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运用口腔冲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保证口腔卫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控制细菌培养阳性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诊治的颌面骨折患者76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影像技术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治疗,评价CT影像技术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结果CT影像技术能够将颌面骨折的骨折部位、范围、骨折线走向和移位等情况清晰显示出,充分反映出患者的病理结构,根据检查结果,对较轻的8例给予保守治疗,其余68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痊愈良好。结论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能够准确诊断患者骨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数据,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临床诊断价值高,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孔、三孔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肺癌患者90例为对象,依照其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分为A组、B组、C组,各有30例。A组行两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B组行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C组行传统开胸手术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均与B组、C组无差异性(P>0.05);A组手术出血量更低于B组、C组(P<0.05);A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于B组、C组(P<0.05);A组手术后3日、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6个月VAS评分更低于B组、C组(P<0.05)。结论传统开胸手术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方法及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方法比较,肺癌患者应用两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方法的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