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5年6月,初二学生李某下课后步行回家,途中天空突降暴雨,李某没有带伞,见路边有一个杂货店,随即进入店中避雨。但没有想到的是,李某扶着店中楼梯的扶手上楼梯时却遭电击死亡。据查,楼梯带电是因为电线金属丝暴露,与楼梯钢栏杆接触造成的。李某的父母找店主赔偿,店主认为是李某自己走进来避雨的,而且楼梯带电他并不知情,要赔偿也应是供电部门赔偿?供电部门则认为,事发地点在杂货店内,当然应由店主担责。李某父母于是将店主和供电公司一起告上法院。

  • 标签: 初二学生 电击死亡 赔偿 供电 部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及防护。 方法: 2019年 5月 --2019年 12月,本院就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展开相关研究,选取 31名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术后密切接触者,在术后 24h使用袖珍辐射仪监测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剂量,并在不同时间、不同距离进行监测,获取相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距离 100cm者的辐射剂量明显小于距离 30cm者( P< 0.05)。术后 100天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术后 1天、术后 30天、术后 60天( P< 0.05)。不同人群的警戒时间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术后与人接触时,接触者必须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在合理时间内接触接触时采取一定距离,在一定时间后可解除防护措施。

  • 标签: 放射性 ^125I粒子植入术 密切接触 辐射安全 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间接护理的现状,为科学配备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在6个病区,对34个间接护理项目进行24h间接护理时数的测定和统计.结果文书处理、药品管理、交接班、物资管理、清洁消毒分别占护理时数的39.7%、18.8%、8.6%、7.5%和6.4%,在统计的6个病区中,间接护理时数占护理总时数的35%~45%.结论基层医院应采取完善支持系统,引进专业文员,建立康复系统等措施,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

  • 标签: 人力资源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腹腔压力监测在ICU高危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ICU病房中ACS属于高危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1.5±5.7)。根据患者的UBP监测数据将其划分为三组‚进行定期的动态监察。结果:IAP>25cm H2O 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脏等方面的数值10≤IAP≤15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血液循环,并且会引起多个器官的生理变化。IAP的迅速升高表明了前期病变的发生,而在一般或患病的情况下,IAP的变化很小。随着 IAP降低,MPV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加,炎症性反应加重。所以,必须加强间接腹腔压力监测在ICU高危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

  • 标签: 间接腹腔 压力监测 ICU高危患者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万伏高压电击后高处坠落,致全身多处损伤(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顶骨骨折右顶叶出血、颅板积气、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面部及右上肢电击伤、右前臂皮肤干性坏疽、右侧胸腔积液)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包括围手术期、皮瓣移植期、康复期三个阶段,早期生命支持、维持有效呼吸、早期营养管理、皮肤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康复训练、家庭参与式护理、心理护理等个体化护理措施。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顺利出院。

  • 标签: 高压电击伤 坠落伤 复合伤 个体化护理 疑难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宫外孕患者。采用Excel表格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两组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理状态中PHQ-9及GAD-7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宫外孕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气溶胶的产生及其防护措施,以便降低其职业暴露对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带来的威胁。方法 科室对器械进行冲洗、干燥过程中可产生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溶胶,为了减少其危害,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款防护罩应用于操作过程中。依操作台面的大小制作一长宽高不同的不锈钢框架,四周用透明PVC材料作面,面对操作者一面,中间挖出两圆形孔洞,需冲洗、干燥的器械置于罩内,操作者双手自孔洞进出操作。结果 在应用防护罩前,科室将棉布遮挡置物盘,在盘中对器械进行冲洗、干燥。应用防护罩后,对操作间物体表面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防护罩可有效遮挡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溶胶的扩散,遮挡率由应用前的80.2%提高到94%。讨论 消毒供应室中的职业危害防护中,气溶胶的危害防护常常不被重视,含有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气溶胶可对工作人员造成职业危害。本科室设计制作的防护罩灵活,可移动,操作舒适、使用方便,轻软细小器械不易吹飞,清洗方便。更为重要的是气溶胶颗粒密闭于罩内,避免外溢,器械取出后可方便清洗、消毒,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对操作者的危害,特别实用于基层医院的应用。

  • 标签: 供应室 职业暴露 气溶胶 防护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早期皮肤接触护理对母婴情感互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分娩产妇,按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n=45)予以基础护理,实验组(n=45)予以早期皮肤接触护理,观察两组母婴情感互动得分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等。结果:实验组婴儿得分、母亲得分与NCAFS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95.56%高于参照组82.22%(P<0.05)。结论:在分娩产妇的护理中,早期皮肤接触护理有助于改善母婴情感互动,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

  • 标签: 早期皮肤接触护理 母婴情感互动 母乳喂养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足月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给予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比较两组婴儿在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哭闹频率、哭闹持续时间、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和吸吮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34.21±0.12)与常规组(34.19±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体温为(36.47±0.51)度,2小时体温为(36.51±0.29)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1 h体温为(35.18±0.31)度,2 h体温为(35.19±0.26)度;实验组新生儿出生1 h体温为(36.47±0.51)度,出生2 h体温为(36.51±0.29)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早期皮肤接触能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新生儿哭闹频率,缩短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和吸吮时间。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体温 母乳喂养 啼哭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照护中的作用。方法:本项目拟以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为出发点,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间出生的120例足月儿,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配,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对照组实行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产程护理外,再加上产妇与新生儿的早期皮肤接触,对两组新生儿的体温,啼哭的次数和时间,开始哺乳时间,吮吸时间等进行了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1、2、4小时的体温变化,得出对照组的体温均比实验组要高。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儿的哭闹频率较低,哭闹时长较短,吸吮时间较长,各项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晚断脐配合早接触,早吸吮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进行顺产分娩的孕妇10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新生儿体重以及产妇分娩后的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新生儿短期时间、娩出7天经皮胆红素值、娩出30min新生儿心率、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对比显示,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晚断脐配合早接触、早吸吮的方式并不会使产后出血量加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新生儿胆红素的数值也较低,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 标签: 晚断脐 早接触 早吸吮 新生儿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提升,深静脉置管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医疗中,具有创伤小、简便操作、治疗方便的优势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在血液透析、输液、营养支持等方面应用广泛,还能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部分患者使用深静脉置管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红肿等不良现象,调查发现深静脉置管相关接触性皮炎较为常见,是导致血流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影响导管整体的使用效果,增加患者治疗不适度,而目前针对上述不良情况已有了对应护理方式,本文对深静脉置管相关接触性皮炎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接触性皮炎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研究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对母婴护理结果的作用。方法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从我院收入中抽取足月新生儿200名,按护理方式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100例组。是的。以常规产科护理为常规组,实验组在常规妇科喂养的基础上,进行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比较两组新生儿在不同时间点开始母乳喂养和哺乳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35.42±0.23)摄氏度与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35.33±0.43摄氏度)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体温为(36.23±0.41)摄氏度,出生后2小时体温为(36.34±0.15)摄氏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体温为(35.32±0.29)摄氏度,新生儿2 h体温(35.32-0.17)℃,对照组1 h、2 h的温度明显升高(P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哺乳影响 体温 母乳喂养 哭闹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足月新生儿,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试验组,组内分别有50例。常规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以及吸吮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为(34.21±0.12)摄氏度和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时(34.19±0.11)摄氏度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6.47±0.5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6.51±0.29)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5.18±0.3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5.19±0.26)度、试验组出生后一小时、两小时体温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 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采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吸吮时间。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体温 母乳喂养 啼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励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护理的正面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接诊的8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袋鼠式护理(护理方案A),视为观察组,其余41例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方案B),视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夜间睡眠(10.85±0.72)h,夜醒(2.48±0.61)次,腹胀2例,喂养困难1例,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鼓励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睡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 本 院 2018 年 02 月 -2020 年 02 月的特勤科护理人员 38 例,均采用职业防护管理,收集分析护理人员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 结果: 提供职业防护管理后,护理人员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0%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知识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 。 结论: 护理人员采用职业防护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便于临床更好的提供医疗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压疮预防护理规范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3月到 2019年 3月我院收治的 80例高危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40例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对照组 4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高危患者通过护理后,进行Norton 压疮风险 对比得出,观察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高危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效果,改变高危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方法:运用运动,饮食调理,日常保养 结果:通过有效的预防,达到治疗未病 结论:控制心血管疾病,减少死亡率,降低致残率,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心脏 血管 休息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