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白血病是对人体健康与生命有严重危害的疾病。白血病有明显慢性与急性之分,急性白血病发病后有明显症状,但慢性白血病却完全不同,在患病之出,并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甚至有时症状表现很隐性,这就为疾病确诊增加了难度。对于白血病,多数人提及时都会生出害怕、担忧、可惜等复杂情绪。生活中人们对白血病虽然有了解,但不会特别多,特别是对慢性白血病的了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白血病相关进行研究,其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白血病。
简介:人类的生存与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死亡的普遍认识是心跳、呼吸停止造成的不可逆后果。而对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医学的终极目标是运用科学技术,以保障人类健康,挽救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在人类对生命的不懈追求和对死亡的终极挑战中,作为生命的终点———死亡的医学科学问题,也在被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对死亡的科学界定,既要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也要反映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从心肺死亡标准到脑死亡标准模式的转换,是医学对人类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传统的死亡标准是以心肺功能的停止为标志,也就是心肺死亡标准[1-4],即所谓的呼吸、心跳停止。这个标准非常直观,它不仅是医院临床的判断指标,也是公众认可的生命终点。它作为唯一的死亡标准,长久以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生命的支持手段不断被强化,因此,单一的心肺死亡标准发生了问题。临床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脑部遭受致命性损伤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患者脑部虽然已完全不可逆地停止了生命活动,但是其器官在现代医学强大的支持手段下,患者的心、肺、肝、肾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仍可延续或部分被替代[4]。以至于看起来...
简介:应激性心肌病是较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心理、躯体应激、疾病、药物等多种病因均可诱发。早在古时圣经时代、古罗马时期,20世纪40及60年代,学者就已用伤心综合征、“悲伤心脏”描述心理应激与死亡关系,到80年代初Cebelin等报道了无冠心病突然死亡的应激性心肌病病例。该病发病时左心室收缩常呈现特征性章鱼瓶形态,90年代日本学者Sato等首先用章鱼瓶心肌病描述本病典型特征。
简介:目的探讨经腋静脉途径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心脏起搏治疗患者116例,将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后均分为腋静脉组(n=58)和锁骨下静脉组(n=58),由同一术者完成人工心脏起搏置入操作,记录以下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血管穿刺时间、血管穿刺成功率、电极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的血管穿刺成功率[94.8%vs.96.6%,P〉0.05]、血管穿刺时间[(61±57)svs.(59±32)s,P〉0.05]、电极操作时间[(148±56)svs.(162±87)s,P〉0.05)]、X线曝光时间[(183±120)svs.(205±115)s,P〉0.05]及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腋静脉途径置入起搏电极安全可行,不增加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早期代偿途径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88例,按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将其分为低度开放组(26例)和高度开放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家族史、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脑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侧支循环高度开放的影响因素。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行门诊随访,比较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结果(1)侧支循环低度开放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高于高度开放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0.8%(21/26)比58.1%(36/62),57.7%(15/26)比14.5%(9/62),96.2%(25/26)比53.2%(33/62);均P<0.05];男性、年龄≥60岁及脑梗死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比例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侧支循环低度开放组NIHSS评分、梗死灶体积均高于高度开放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比例低于高度开放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5)分比(10±3)分,89(46,145)mm^3比35(12,70)mm^3,42.3%(11/26)比66.1%(41/62);均P<0.05]。发病至CTA时间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侧支循环高度开放为因变量,经变量筛选,将高血压病、糖尿病、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是侧支循环高度开放的危险因素(OR=1.361,95%CI1.277~2.475,P=0.032),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是侧支循环高度开放的保护因素(OR=0.614,95%CI0.513~0.724,P=0.027),高血压病与侧支循环开放程度无关(P>0.05)。(4)侧支循环低度开放组ADL量表评分低于高度开放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15)分比(67±18)分,t=3.746,P<0.01]。结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不利�
简介:目的:研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的3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桡动脉组(153例),股动脉组(15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桡动脉组151例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成功率为98.7%;股动脉组150例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8.0%。两组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住院时间[(8.0±3.5)d比(3.5±1.7)d]明显缩短,治疗费用[(3.74±2.06)万元比(2.61±1.4)万元]明显减少(P均〈0.01);术后冠脉闭塞(3.92%比0%)、心律失常(11.76%比1.31%)、血管痉挛(6.54%比1.96%)以及血肿(7.19%比0.65%)等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应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优于股动脉途径,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发症,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