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调查重庆市区人群的皮肤光型(又称日光反应性分型),以及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的范围。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问卷调查皮肤类型,GS2004/2006多波段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MED和MPPD。结果200名受试者的Ⅱ型、Ⅲ型、Ⅳ型皮肤分别占15.0%、73.5%、11.5%,未见Ⅰ、Ⅴ、Ⅵ型皮肤。Ⅱ、Ⅲ、Ⅳ型皮肤MED均值分别为(63.21±18.22)mJ/cm2、(70.23±17.01)mJ/cm2、(78.45±20.11)mJ/cm2,MPPD均值分别为:(12.52±3.41)J/cm2、(10.22±3.09)J/cm2、(8.43±2.51)J/cm2,从Ⅱ型~Ⅳ型皮肤,MED值逐渐增加,而MPPD值逐渐减小,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皮肤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皮肤类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所调查的重庆市人群中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其MED、MPPD平均值分别(70.23±17.01)mJ/cm2、(10.22±3.09)J/cm2,重庆市人群皮肤类型与国内其他几所大城市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而紫外线MED、MPPD值范围与国内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
简介:目的:探讨雾霾天气对荨麻疹发病、病情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共122天的时间作为观察窗口,记录每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及荨麻疹就诊例数占皮肤科门诊量的构成比,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空气质量情况按照空气质量指数(AQI),分为优良(0-100)、轻中度污染(101-200)、重度污染(大于200),分别将于上述期间就诊的急性荨麻疹患者分为非雾霾组、轻中重度污染组及重度污染组,比较三组患者平均就诊量,并对非雾霾组与重度污染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呼吸道伴发症状、情绪状态评价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荨麻疹的就诊量构成比与空气质量指数、PM_(2.5)、PM_(10)、NO_2、SO_2日均浓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9、0.631、0.632、0.511、0.376,P值均小于0.01)。非雾霾日、轻中度污染日、重度污染日,急性荨麻疹日均就诊量构成比分别为(7.71±1.97)%、(9.78±1.77)%、(11.55±1.59)%,三组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重度污染组196例与非雾霾组392例的平均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分别为3.60±1.34、3.34±1.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02),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0.10%(59/196)、14.29%(56/3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8,P〈0.01)。重度污染组患者的抑郁或(和)焦虑发病率为41.38%,显著高于非雾霾组的22.11%(x~2=8.82,P=0.003)。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显示重度污染组尘螨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雾霾组(x~2=4.46,P〈0.05)。结论:急性荨麻疹就诊量与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而增加,推测雾霾天气会促发急性荨麻疹发病,并可能加重病情;重度雾霾天就诊的荨麻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伴发率增加,抑郁和焦虑的伴发率也显著增加,推想重度雾霾天气对患者的呼吸系统、�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细菌感染和药敏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确诊的92例静脉曲张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中男68例,女24例,平均年龄61岁,静脉曲张平均病程15年,溃疡平均病程3.47年,溃疡平均面积10.37cm2。41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6.8%(11例),铜绿假单胞菌占21.9%(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100%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医院常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等耐药。结论静脉曲张性溃疡好发于老年男性,病程和住院时间长,溃疡面感染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根据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需要高度重视这些细菌种类的演变和耐药。
简介:目的:评价皮肤CT特征对白癜风分期的效果。方法:纳入116例白癜风患者,采用VIDA、皮肤CT特征和临床特征评价其分期,比较各方法的分期效果、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以皮肤CT特征或临床特征进行分期与以VIDA进行分期的结果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66、0.12,P值均〉0.05);以VIDA分期为标准诊断,皮肤CT特征区分稳定期和进展期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7.5%;而临床特征区分的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96%,前者灵敏度明显高于后者(χ^2=5.54,P=0.019),但两组特异度无明显差异(χ^2==1.93,P=0.165)。结论:对于白癜风分期诊断,皮肤CT特征表现出更好的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了解寻常痤疮患者面部皮肤特征表现,并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激光美容中心进行痤疮治疗的180例痤疮患者和同一时期进行美容咨询的50名健康者,应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和SOFT5.5皮肤性质测试仪对患者和健康者皮肤性质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VISIA数据显示与男性健康者相比,男性痤疮患者在纹理、毛孔和紫质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健康者相比,女性痤疮患者在皱纹、毛孔、紫质和红色区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痤疮患者相比,男性痤疮患者在色素斑、毛孔和紫质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健康者相比,男性健康者在色素斑、皱纹、纹理、毛孔和紫质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红色区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不同严重程度的痤疮患者差别主要在紫质和红色区;SOFT数据显示与男性健康者相比,男性痤疮患者在油脂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健康者相比,女性痤疮患者水分和油脂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痤疮患者相比,男性痤疮患者在pH和油脂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女性健康者相比,男性健康者在水分和油脂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pH和弹性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不同严重程度的痤疮患者差别主要在水分和油脂。结论寻常痤疮患者面部皮肤特征较健康皮肤表现为皮肤pH、水分和油脂等肤质的差异性且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
简介:1例76岁患者因呼吸困难入院。既往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17年,以及动脉高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心房纤颤和慢性支气管炎。曾用羟基脲、地高辛、别嘌呤醇、依那普利治疗。尽管未确诊有肺部栓塞,但由于入院时出现了血小板增多和心律不齐,因此建议预防性使用60mg依诺肝素皮下注射,2次/d。首次注射5d后,腹壁出现两个对称性红斑,直径5cm,与皮下注射依诺肝素的部位一致。随后24h内,皮损逐渐增大,发展形成紫蓝色坏死斑,直径15cm×5cm。因发生上述局部副作用,依诺肝素停用。从皮损边缘取活检叮见真皮微血管周围有多发性纤维蛋白血栓,其上的表皮出现缺血性坏死。
简介:目的:探讨广东省汕头地区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状况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HPV基因芯片技术对汕头地区66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进行23种HPV亚型检测,分析受检女性患者中常见的HPV亚型感染及年龄分布规律。结果:66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中HPV检出率为100%,共检出22种HPV亚型,HPVMM4未被检出。其中单一HPV亚型感染403例,占总数的60.51%,单一HPV亚型感染中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1、HPV6、HPV43、HPV16、HPV52、HPV58、HPV18、HPV56、HPV66、HPV68、HPV42、HPV53、HPV33、HPV31、HPV51、HPV59、HPV73、HPV35、HPV44。多重HPV亚型感染263例,占总数的39.49%。多重HPV亚型感染中以二重HPV亚型感染最为常见,占总数的24.47%(163/666)。20~2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占总数的48.95%(326/666)。结论:本组66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以单一HPV亚型感染为多,感染高峰年龄段为20~29岁。
简介:目的:了解2009~2012年孝感市水痘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疫情流行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在孝感周边地区设立临时观察点,由皮肤科医生进行散发病例的临床观察和调查,并抽取近几年来的地方流行病学预防统计报表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孝感市共报告水痘病例632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32.8381/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呈现5~6月和11~12月两个明显发病高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5.90%和27.02%;有明显季节性,在夏季和冬季出现发病高峰.2009~2011年间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012年发病率比2011年略低.水痘在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4~至10~岁年龄组人群发病例较高占65.67%,男女性别之比为1.74:1.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95.02%.结论:应加强低龄儿童的水痘疾病监测,注意季节发病高峰的健康教育和环境因素可能的影响,采取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降低发病率.
简介:患者男,48岁。双下肢瘀斑伴瘙痒2个月,溃疡形成伴四肢麻木十余天。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4.2%。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生,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合患者激素治疗减量过程中出现哮喘急性发作,诊断为ChurgStrauss综合征。
简介:目的:分析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和病理特征。结果:对28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8例患者共发30个病灶,其中12个病灶位于宫颈,12个病灶位于卵巢,6个病灶位于子宫体。其中20个病灶内部回声均匀,10个病灶为极低回声,且所有的病灶均为后方回声增强,26个病灶边界比较清晰,10个宫颈病灶表现为叶状,10个卵巢的病灶表现为椭圆形,所有子宫内膜均完整,且病灶宫体表现为弥漫性增大,其中26个病灶血流信号比较丰富。其中28例患者的病理结果表现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对于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其主要特征为后方回声增强、极低均匀性回声,且患者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