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病情凶险,是脑功能障碍常见的原因1。我院1981-1986年内科住院4141例,其中脑卒中497例,导致意识障碍168例。本文报告497例脑血管病中168例出现意识障碍。其中,脑出血出现意识障碍者最多,为90.8%(69/76例)。168例意识障碍中,意识恍惚、嗜睡占17.9%,昏睡占34.5%,昏迷占47.1%。意识障碍与预后关系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88例中,昏迷32例,死亡23例(26.14%),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80例中,昏迷47例,死亡36例(45%)。故意识障碍除可做为病情判断外,也是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伴随症状、严重程度等方面。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92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询问并记录。结果在耳鸣患者中,老年人群比较多,患者病程大多在0~3个月,并且多为双侧耳鸣。在这些患者中,约有60%的患者伴有耳闷、听力下降、以及眩晕等症状,不同性别的患者在耳鸣程度的比较中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不同年龄的患者的耳鸣程度相比较差异明显,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全身性疾病对于耳鸣没有显著的影响,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鸣患者通常伴有耳闷、听力下降、以及眩晕等症状,其患者年龄与耳鸣程度有关,与患者的全身性疾病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凝血功能检测之中血液采集量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31日于我院进行体检人员中盲选5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2.0毫升、1.8毫升以及1.6毫升血液标本,立即进行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检测。在检测之后将1.8毫升样本存放在室温、-20摄氏度、4摄氏度之中,放置二十四小时之后再进行上机检测,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采血量出现减少,则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延长。在室温、4摄氏度存放二十小时之后,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延长,和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进行凝血标本采集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好采血量。除此之外,若标本无法进行立即检测,则样本需进行离心并放置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持,避免反复冻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滑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动态,为制定全县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系统中2014年滑县布病疫情资料按不同性别、年龄、季节传播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滑县布病发病人数33例,2014年滑县报告病例41例,2014年比2013年增长0.57/十万;不同年龄间发病率有差异,集中在20~40岁之间,占发病总数的51.2%;病例主要集中在滑县各乡镇农村,人员多从事牲畜养殖和屠宰工作;发病月份1~11月份都有,集中在3~9月份发生,占病例总数的75%。结论滑县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针对高危人群和集中发病月份,提高羊只从业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做好疾病预防和监测工作,配合畜牧部门做好羊只的检疫和免疫工作,有效地控制布病的流行蔓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征,为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CT检查的3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第二组,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CT检查的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通过了相应的检查,两组患者左肺舌叶以及下叶情况存在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患者磨玻璃样影和小斑片状影例数明显少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患者的肺不张、细支气管扩张、大片实变影、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胸腔内积液例数明显少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距,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儿支原体肺炎相比较,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因为生理结构和生理免疫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CT成像检查中,呈现出不同的CT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