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谷胱甘肽注射液(阿拓莫兰)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34例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类治疗组34例(阿拓莫兰1.8g/d,静脉滴注,14d为一疗程),对照组11例(维生素C2.0g,ATP20mg,辅酶A100U,1次/d,静脉滴注,疗程同上)。结果:第一疗程(14d)后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85.0%(29/34),对照组为40.4%(5/11);转氨酶恢复至正常者治疗组占73.5%(25/34),对照组为33.3%(4/11),P<0.01。第二疗程后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94.0%(32/34),对照组为53.6%(6/11),P<0.01;转氨酶恢复至正常者治疗组占88.2%(30/34),对照组为63.6%(7/11),(p<0.05)。结论:阿拓莫兰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转氨酶异常有良好治疗作用。
简介:目的:研究连翘苷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于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培养,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LT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LT的活性;DAPI染色法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的表达。结果:连翘苷浓度依赖性地减轻酒精诱导的肝细胞损伤;DAPI染色结果表明连翘苷能够显著逆转酒精诱发的肝细胞核浓缩及核碎裂现象,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和caspase3的表达也被显著抑制。结论:连翘苷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在酒精性肝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了丙氨酸在保护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酒精肝损伤模型法,设3个剂量组92mg/(kg·BW)、183mg/(kg·BW)、550mg/(kg·BW),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无菌水。连续灌胃32d后测各项指标。给予受试物结束时,将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一次性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BW),空白对照组给予无菌水。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h后处死动物及时进行肝脏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受试物550mg/(kg·BW)组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83mg/(kg·BW)组与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脂肪变性平均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L-丙氨酸对小鼠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 : 酒精性肝硬化作为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严重肝脏疾病, 其治疗与康复 过程中, 营养管理与作息调整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规划应确保高蛋白 、低脂 、 富含维生素的均衡摄入, 以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 同时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作 息方面,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 充足休息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此外, 戒烟限酒 、适度运动及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提升治疗效果 、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简介: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临床与病理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肝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并对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有乏力、纳差、右上腹胀满不适及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组织病理分析,G125例、G218例、G37例、G42例,其中S112例、S24例、S31例、S41例,有肝组织病理改变,光镜下可见到位于Ⅲ带的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核位于细胞的边缘,汇管区无界面性炎;邻近的肝细胞从肿胀变性至气球样变;肝纤维化程度多较轻微,可观察到腺泡3区的窦周纤维化,少数病例可见汇管区周围细短纤维间隔。典型的Mllory小体少见。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具有一定临床与病理特点的慢性肝病,肝穿活检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简介:目的探讨了丙氨酸在保护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酒精肝损伤模型法,设3个剂量组92mg/(kg·BW)、183mg/(kg·BW)、550mg/(kg·BW),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无菌水。连续灌胃32d后测各项指标。给予受试物结束时,将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一次性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BW),空白对照组给予无菌水。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h后处死动物及时进行肝脏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受试物550mg/(kg·BW)组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83mg/(kg·BW)组与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脂肪变性平均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L-丙氨酸对小鼠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丹参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辅助功能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建立酒精肝损伤模型,设 3个剂量组 37.5mg/(kg·BW)、 75mg/(kg·BW)、 225mg/(kg·BW) ,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无菌水。每日一次经口给予,连续灌胃 32d 后测各项指标。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组织中 MDA显著升高( P <0.01), GSH显著降低( P <0.01), TG显著升高( P <0.05) ,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患者的临床 、胃镜和病理特征。 方法:将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 ,录入该时段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活检确诊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 63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 63 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表现均不存在明显的特异性,而在 63 例患者中,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61 ( 96.83% ),对胃镜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的病灶主要发生于胃窦、胃体,但对患者进行首次胃镜下活检阳性率不超过 50% ,本次研究中仅为 29 ( 46.03% )。 结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在目前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并不存在特异性,而患者的胃镜下检查结果表现较为多样化,提高临床以及胃镜医师对于这种病症的认知,并尽可能提升胃镜下活检阳性率和活检标本的质量,能够有助于提升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的临床诊断率,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这样能够有助于使患者的病情早期明确,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来说也有积极意义。
简介: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高脂血症又是心、脑、肾等血管及脏器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过多的血脂长期堆积于肝内,还可形成脂肪肝。故治疗高脂血症对预防上述疾病意义重大。但目前常用的调血脂药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因此为高脂血症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选择一种既降脂又保肝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采用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高脂血症伴非酒精性脂肪肝3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病例选自本院2002年3月至2007年8月内科门诊的高脂血症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2例,经低脂饮食2周后,复查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0mmol/L和/或三酰甘油(TG)≥2.0mmol/L,参考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96mmol/L,女性≤1.16mmol/L者;近2周内未服调脂药;排除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痛风或药物等所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均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脂肪肝诊断标准(草稿)”[1],排除酒精性脂肪肝。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38~75岁,平均58岁。单纯高胆固醇血症9例,高甘油...
简介: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近期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理气化痰祛瘀方(2次/d,口服,12w)治疗45例NAFLD,并与易善复对照(45例),基础疾病均为超重和/或中心性肥胖。结果有83例被纳入本研究。经12w治疗后,治疗组(40例)患者乏力、肝区不适感和腹胀改善率分别为83.3%、78.3%、82.4%,P〈0.01;与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LT、AST和GGT以及TG、TC、LDL—C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肝,脾CT值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理气化痰祛瘀方对NAFLD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