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纵向府际关系协调是顺应治理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其运行逻辑应遵循交易成本最小化原则。纵向府际关系协调机制选择受跨区域合作性质、跨区域合作风险、区域间差异化程度、政治权力分散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具体治理工具则包含战略规划方式、项目评估审核方式、法律法规规章方式、制度介入刺激方式、联席会议方式、政治动员方式等。在上述因素基础上,应当根据跨区域环境治理合作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探讨纵向权力介入的时机、程度、方式,以实现与横向府际关系协调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跨区域环境治理合作绩效,打造绿色共同体。

  • 标签: 区域治理 环境治理 府际关系 交易成本 合作治理
  • 简介: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时代,生态补偿制度成为调节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中环境保护利益分配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生态补偿制度遭遇了法治化发展的困难。为此,应以环境资源开发利用限制为分析路径,建构生态补偿制度的权利义务体系,生成生态补偿权利的法律样态及主客观判断的法律准则。生态补偿权利的利益客体是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消极行为所形成的正外部性生态效益,权利性质是发展权而不是财产权,但其与环境资源开发使用权等财产权具有衍生关系。生态补偿权利对应的义务是权利主体必须履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资源保护义务且提供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效益。我国需要对现行生态补偿的实践范式进行完善,应当明确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主体地位,塑造生态补偿区域制、项目制的法律品格,构建生态补偿权利义务的解释体系,发挥发展权实证功能,设置生态补偿资金或市场分配机制。

  • 标签: 新时代 法治 制度实践 生态补偿权利 环境资源开发利用限制
  • 简介:环境利益与人身权、财产权一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权益,环境危害行为的定性应围绕环境利益展开。现行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具有明显的行政从属性,即以环境行政法规的违反作为定罪的前提,这种形式化的定罪标准易偏离对环境的保护。相比之下,以环境利益为中心的违法判断,能够兼顾刑法保护环境的目的和刑法体系内部的统一。因此,以环境利益作为环境犯罪的客体,重构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是规制环境犯罪、保护环境的合理选择。

  • 标签: 环境犯罪 犯罪构成 环境利益
  • 简介:基于全国性微观数据,本文对公众环境风险感知如何影响其环境友好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首先,一般性环境风险感知、污染性环境风险感知、技术性环境风险感知均对公众的环境友好行为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其次,环境关心、环境知识的提升也能够促进环境友好行为。此外,个体特征中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个人收入、地区、城乡对公众的环境友好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应当在个体层面培育环境素养、社会媒体层面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层面进行有效动员,进而强化公众环境风险意识,提升公众环境友好行为。

  • 标签: 环境风险感知 环境友好行为 影响机制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贸易壁垒重重等问题,应客观认识“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区域融合,构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协调机制,搭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平台。

  • 标签: “一带一路” 经济 协调 发展
  • 简介:东盟引资政策的发展始终服务于地区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外部经济形势和内部发展诉求的双重驱动下,其演变过程有着两个关键特征:一是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认识,本地区经历了从国别到区域合作层面的跨越;二是东盟各国大体上完成了从差别对待域内外投资者到逐渐取消引资歧视性政策的转变。基于各国在区域和国别两个层面上的FDI政策仍存在差异性,东盟应以《东盟全面投资协议》为导向规范各国引资政策,提高政策一致性,同时强调对垂直型FDI的引进以应对外资流向的分化问题,并深化本地区引资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增加东盟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最后,当前中国-东盟投资协议的细则还有待于完善,考虑到中国在东盟的投资活动多是在双边框架下进行的,区域层面投资协议的利用率还很低,中方可以通过增加对区域性项目的投资以深化投资合作。

  • 标签: 引资政策 区域合作 东盟全面投资协议 东盟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工业化的稳步推进,跨区域水污染问题逐步凸显起来。多年来,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措施治理水污染,期间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效,但碍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跨区域水污染治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当前,我国跨区域水污染治理面临着协作困难等主要困境,运用协同理论构建跨区域水污染治理新模式,通过“协作”“竞争”“制衡”三大机制及其运行关系,推动跨区域水污染治理协同效应产生、协同效能提升、协同效益持续,能使我国跨区域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 标签: 协同治理 跨区域水污染 协同理论 模式调试 机制创新
  • 简介:大气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建立共治体系是解决区域大气污染的根本路径。同时,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创新也成为环境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现状,大气污染共治体系建设的症结在于治理边界模糊、主体单一、连接不畅,从而缺乏有效的内生驱动力。四川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实践案例表明,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创新方向应为实现从传统型治理体系向数据驱动型治理体系转型。数据驱动型治理体系以数据型专业组织驱动为连接,驱动实施党委领导、政府协调、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共同治理模式,从而有利于实现系统化、数据化、多元化的治理目标。

  • 标签: 环境治理 大气污染 污染治理 区域治理 联防联控 大数据
  • 简介:南海周边国家经济发展依赖海洋资源,地缘政治深受海洋影响,渔业纠纷往往成为海洋资源争夺的重点。由渔业纠纷而引起的暴力事件、外交冲突、国家对立,已成为关乎南海海域安全与稳定的突出议题。资源匮乏、民族情绪、领海争议等原因,推动南海相关国家对渔业纠纷进行安全化操作,激化南海渔业纠纷。在此背景下,协商建立渔业合作机制为南海资源安全治理提供了新平台。渔业合作机制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将会不断弥补国家间的信任赤字、推动国家利益的聚合、加快非传统安全治理的进程,而渔业合作机制也将成为综合安全治理的着力点。

  • 标签: 南海 渔业纠纷 资源安全 安全化 安全治理
  • 简介:三、传统资源的保护和惠益分享的法律分析传统资源是现代技术与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应当建立自己的传统知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机制,传统知识和知识产权在法律保护和利用方面的价值取向也不同

  • 标签: 传统知识 国际法保护 知识资源
  • 简介:2月11日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出台《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的行动方案》以及10个配套行动计划,以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成都走向世界。主要目标到2019年底,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明显改善,所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提高至95%以上,办理时限压缩30%以上,部分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的先进水平。到2020年底,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力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各领域营商环境指标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十强,加快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

  • 标签: 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 成都市
  • 简介:滇越铁路南起云南河口、北抵昆明,全长468公里,是国铁唯一仍在运营的米轨铁路.作为一条百年历史铁路,滇越铁路的运输功能正逐渐弱化,但其作为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却日益突显.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如何整合铁路资源,优化开发模式,对滇越铁路实施保护与再利用,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 标签: 旅游开发价值 资源开发模式 滇越铁路 历史文化价值 百年历史 米轨铁路
  • 简介:当前,“大云物移”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对国网福建电力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及“再电气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青年思维活跃、视野宽广、创新意识强,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国网福建电力成立“青创空间”,对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建设共创、共享的青年创新平台和机制体系,服务青年创新创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创新资源 共享 福建电力公司 企业创新发展 服务青年 人工智能
  • 简介:加强对待岗人员管理,明确规定待岗人员在待岗期间向企业交纳的各项费用及交纳时间,  4.大力吸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 标签: 人力资源现状 企业人力资源 国有建筑
  • 简介:沈阳海关党组践行“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要求,坚持用抓好关区党建新作为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提质增效,用服务振兴发展新成效检验关区党建工作成果,“党建+营商环境建设”的“组合拳”,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双促进、双提升”。

  • 标签: 营商环境 党建工作 海关 沈阳 纪实 组合拳
  • 简介:作为“废品大叔”的招商总监,段杰的路演经验很丰富,在他看来,想要吸引评委的注意力,关键在于简洁明了地向他们呈现项目最核心的东西。“比如我们的公司的名称就足够亮眼——废品大叔。”这个致力于打造城市废物回收的平台,构建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以搭建“废品大叔”的网站、微信以及APP线上推广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服务于再生资源产业,深度整合线下资源,改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再生资源产业提供平台服务,实现居民、废品大叔、处理中心、中小企业、政府五位一体的共生共赢模式。

  • 标签: 再生资源产业 阿里巴巴 中国 技术服务 废弃物回收 废物回收
  • 简介: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建,但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发展必须走转型之路,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探索资源型城市发展新路。实现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并结合资源城市实际,适当优化并延长传统优势产业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开创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新春天”。

  • 标签: 资源型城市 产业协同发展 人才
  • 简介:我国《公司法》禁止人力资源出资,但社会上要求允许人力资源出资的呼声很高。人力资源出资不但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也符合人力资源出资人与其他股东的利益,而且不会损害公司和债权人。人力资源评估难题本质上是一个伪命题,股东之间约定的人力资源价格就是妥当的市场价格。人力资源履行中的移转难题也是伪命题,其本质相当于分期缴纳股款。虽然存在一定评估风险与履行风险,但可以通过股东补缴责任、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股份寄存与竞业限制等加以控制,实现公司资本充实的目的。我国应该修改《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允许人力资源出资,甚至允许商誉等其他无形资产出资。

  • 标签: 人力资本 利益衡量 人力资源评估 人力资源履行
  • 简介:本文基于2001-2016年间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GML生产率指数对环渤海区域各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环渤海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环渤海区域整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除北京和天津外,其余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低于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份额,表明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动能依然是依赖传统生产要素投入所形成的旧动能,尚未实现向依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的新动能转换。最后,本文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视角为环渤海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提出了政策建议。

  • 标签: 环渤海区域 新旧动能转换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