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桡侧反动脉内瘘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对湖南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实施的桡侧反动脉内瘘手术的治疗效果、通畅率以及并发症加以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10年至2015年一共有66例利用桡侧返动脉与正中静脉、头建脉建立起来的内瘘病例,其中男性为35例,女性为31例。患者平均年龄在71岁,手术全部成功,且没有感染、血肿或心力衰竭等术后并发症情况出现。术后1至2个月之后均开始穿刺行血液透析。根据追踪调查数据显示,术后第1年、第二年患者的通畅率分别为91.1%和87.5%,没有发生明显的心力衰竭以及窃血综合症。结论具有手术创伤小、血液透析路长、手术成功率与通畅率高等优势的桡侧返动脉内瘘术可以代替肘窝高位动静内瘘,从而成为血管通路手术的第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钝针扣眼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15例,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例和7例。观察组实施钝针扣眼穿刺;对照组实施区域穿刺。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内瘘感染、动脉瘤形成、血管血栓)。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瘘感染发生率、动脉瘤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栓形成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钝针扣眼法实施动静脉内瘘穿刺可有效减少内瘘感染、动静脉瘤等并发症发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有效提升透析质量,安全性较普通内瘘穿刺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静脉内瘘术后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168例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4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内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升患者对内瘘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术后实施血透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升患者对内瘘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区域穿刺法,观察组采取扣眼穿刺法,疗程为1年,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并发症情况经观察可知,观察组中1例产生血管瘤,血管瘤发生率为6.25%;1例产生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6.25%;2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2.5%,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中3例产生血管瘤,血管瘤发生率为18.75%;4例产生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25.00%;3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8.75%,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57)。结论扣眼穿刺法可有效降低血透动静脉内瘘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首选扣眼穿刺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将我院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血肿清除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级所占比(62.79%)明显高与对照组(44.1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杂交手术(Hybridprocedure)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治疗婴幼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行杂交手术的PA-IVS,应用术前TTE诊断、术中TEE监测及术后TTE随访,连续观察评价右室发育情况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73例患儿均成功行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超声诊断明确,术前TTE三尖瓣Z值=-(1.2±1.1),均>-3;右室均存在流入道、小梁部及流出道;肺动脉瓣均呈膜性闭锁,右室流出道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1例;16例少量冠状窦隙开放,无明显右室依赖性冠状动脉循环。术中TEE即时肺动脉跨瓣压差(26.2±8.5)mmHg、均<36mmHg,瓣口直径(5.1±0.8)mm,肺动脉均为轻-中度以下返流。6例患儿住院期间死亡,余患儿TTE随访6月~2年2例因狭窄加重行二次球囊扩张,6例行右室流出道补片扩大及三尖瓣成形术;余患儿肺动脉跨瓣压差及瓣口直径略有波动,肺动脉瓣口狭窄均未见进行性加重,三尖瓣Z值及右室舒张末期直径均呈递增趋势。结论TTE可早期对PA-IVS做出准确诊断,通过三尖瓣Z值评价右室发育情况,判断冠状窦隙开放程度,指导临床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同时应用TEE的杂交术式近期疗效明显,可消除体外循环对于婴幼儿心脏的打击,促进其右心室的发育,为双心室或一又二分之一心室矫治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