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均得以有效的治疗,其中,7例患者实施择期手术,余下34例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2.42±6.1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2.41±10.24)ml。患者的胃肠功能在术后16~48h内得到恢复,胃肠减压平均持续时间为(2.63±0.32)d,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8±1.52)d。结论实施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痊愈率比较高,手术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脑出血患者入院72h内胃动力功能转归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54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观察入院72h内胃动力功能的转归情况。对比72h内胃动力功能恢复和未恢复患者住院时间和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54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入院72h内胃动力功能恢复45例,平均恢复时间(39.54±10.35)h,未恢复9例。入院72h内胃动力功能恢复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未恢复者,死亡率明显低于未恢复者,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经救治后多数胃动力功能在72h内得到恢复,胃动力功能恢复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减压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效果优于全胃代食管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动力和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 2015年 1月至 2018年 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确诊的GER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中青年组(年龄<60岁)。分析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症状、食管动力、胃镜下表现和食管裂孔功能方面的特点。结果25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老年组61例、中青年组189例。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在性别、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24/37比78/111;(4.9±4.2)年比(4.5±3.8)年;均P>0.05];典型症状(反酸、烧心)及非典型症状(胸痛、咳嗽、咽部异物感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35/26比146/43;P<0.01),老年组以非典型症状为主,而中青年组以典型症状为主。老年组上食管括约肌(UES)静息压[(65±28)mmHg,1 mmHg=0.133 kPa]明显低于中青年组[(74±28)mmHg] 、无效食管动力(IEM)比率和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中青年组[78.7%(48/61)比65.1%(123/189);16.3(6.0,36.3)分比6.4(2.5,18.0)分,均P<0.05]。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及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4例患者完成胃镜检查,老年组反流性食管炎C级和D级以及C级和D级合并食管裂孔功能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2.04%(8/49)比0.65%(1/155);14.29%(7/49)比0(0/155),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UES静息压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0.145,P<0.05);LES长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 0.129,P<0.05)。结论老年GERD患者与中青年相比,非典型症状表现更为突出,随着增龄,UES的静息压降低,无效食管比率增加,食管酸暴露程度增加,老年人群抗反流能力明显降低,可能需要长期抑酸药物维持。
简介:摘要{目的}胃间质瘤临床比较少见,通过对胃间质瘤与其它胃肿瘤的鉴别,提高对胃间质瘤诊断水平。{仪器和方法}采用飞利浦HD11XE彩色超声仪和C5-2MH凸阵探头,检查前嘱患者禁食8小时以上。让患者仰卧位、侧卧位,暴露腹部,超声探头在患者腹部行纵切、横切及多角度、多切面扫查,探查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和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腹腔淋巴结是否肿大、转移等等,必要时让患者饮水,观察肿瘤与胃的关系。{结果}通过与其他胃肿瘤的临床症状、超声图像、病理、免疫组化等的区别,确定胃间质瘤的诊断。{结论}超声虽然不能对胃肿瘤做出定性诊断,但是,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肿物的位置,血流状况,并通过声像图特征可以间接推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镜联合经阴阜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s,GIST)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2例患者接受胃镜联合经阴阜腹腔镜手术治疗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因瘤体过大而中转开腹手术,余30例手术时间为39~121min,平均(61±13)min。术中出血20~60ml,平均(30±5)ml。绝对卧床8~12h,术后24~48h进食流质饮食,平均住院4~6d。免疫组化结果CD34(+)27例(84.4%)、CD117(+)29例(90.6%);肿瘤生物学风险分级,极低危26例,低危5例,中危1例,,高危0例.随访2~36个月,未发现种植或转移。结论胃镜联合经阴阜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微创、美观、快速、准确有效。
简介:我的爸爸虽然看起来瘦瘦的,却是个非常能吃的人。妈妈总担心我们饭菜不够吃,每次做饭都会多做点,可往往是我们都吃饱T,饭菜还有剩余。这种时候,只要爸爸在家,即使他已经吃得很饱了,也一定会把剩的饭菜吃完。我和妈妈不让他吃,他说扔了太可惜,非要吃得干干净净的。为此,我给他起了个绰号——“大胃王”。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价内镜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DATABASE),纳入内镜支架置入术与胃空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方法学质量,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GRADEprofiler3.6软件对测量指标的证据强度及推荐级别分级。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7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与胃空肠吻合术相比,内镜支架置入术缩短术后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初期费用低,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低RR=0.30,95%CI(0.12,0.73),两者在技术成功率RR=0.88,95%CI(0.74,1.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RR=4.02,95%CI(0.72,22.45)及术后死亡率RR=0.72,95%CI(0.14,3.6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有限的证据表明内镜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安全有效,可作为替代治疗,但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小,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