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引言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具有争议的作家,其作品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受到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但争议和质疑恰恰表现了人们对郁达夫及其文学作品的高度关注,也凸显了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与其以忧郁哀怨的感伤为显在特征的美学风格是分不开的。这种独特美学风格在五四时期曾激起了广大青年心理上和审美上的巨大共鸣,并引领了一股“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郁达夫在其《文学概说》一书中将这种美学风格称为文学内在倾向上的“殉情主义”。“殉情主义”是独立于感伤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定概念。郁达夫的“殉情”绝非只是固有私情的放任自流,同时还饱含着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简介:一、西方文论中的象征及其理论基础象征一词来自于希腊语,其原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1]。这就从词源上解释了象征手法中的本体和象征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联系。古老社会的巫术、图腾崇拜等都是象征的体现,客观事物和现象不仅仅是其本身,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文学手法,象征在西方文论中更是被赋予越来越高的意义。波德莱尔认为客观世界背后还隐藏着更真实的另一世界,即超验的审美世界,提出应该把现实世界视为一部象形文字的字典,“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2]。由此可见,万事万物相互契合应和,互为象征;自然与人的心灵相互感应契合,和谐统一。恰是基于这种理论,象征手法逐渐发展并成熟,形成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技巧,从而实现事物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跳转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