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艺意识形态问题是文艺学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从哲学和方法论传统来看,它在根本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艺术现象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和文化理论中都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较为充分的发展,成为分析研究现代人类社会文学、艺术及文化现象的重要理论方法。但由于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处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的差异,理论家对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作用的阐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尽管如此,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其特有的普遍性和一般性意义还是构成了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的共同基础。正是这些差异和共同性,成为我们理解文艺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前提。
简介:本文旨在以保罗·利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讲座》一书为研讨平台,分析利科如何细读马克思经典文本,提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法思想,并以此构成其叙述诗学的反思维度。叙述在赋予事件逻辑结构的同时,成为一种将对象合理、合法化的过程,从而"歪曲"了现实的本来面貌。但利科指出当表象成为绝对的"歪曲"之前,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活动和语言活动的一部分,一种"现实生活的语言"先于"歪曲"存在。乌托邦并非天然地属于意识形态,文学乌托邦具备一种"自反性结构",我们以之重新审视在现存秩序中扮演的角色,乃至秩序本身,成为显现未来事件的希望。本文试图呈现利科如何在充分的"漫长迂回"(lelongdétour)中完成了对意识形态、乌托邦及其叙述中介的深度诠释,肯定了只要人是能想象、能书写、能叙述、能行动的主体,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就存在更新和实践的可能性,这构成了对流行的意识形态、乌托邦终结论的有力回应。
简介:作为一名山区地理教师,我时常目睹着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们环保意识薄弱的种种表现,如:洗手之后不随手关水龙头:晚自修结束后班上电灯不关;随意破坏校园中的花草树木,乱扔果皮纸屑、矿泉水瓶、甘蔗渣的现象屡禁不止;随地吐痰现象随处随时都在发生:崭新教学楼走廊和班级的墙壁上赫然留着清晰可见的鞋底印迹和乱涂乱画的字迹;塑料袋、包装袋等白色污染随处可见……整个校园环境没有清洁可言。为此,我深刻认识到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而使在校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并且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使他们将来走入社会以后依然能把环保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下面浅谈一下实施方法:首先,在新课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特意强调环保。如:在初一地理教材下册中,教学《亚洲和欧洲》时。我们可以指出亚洲有许多国家人口多、经济落后,造成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很尖锐:亚洲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并且指出原因。谈到欧洲时,我们应特别指出:北欧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来自西欧工业发展过程中燃烧矿物燃料非常多,排放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多。产生酸雨,在来自大西洋西风带的作用下,于是把酸雨带到北欧地区并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样,在教授非洲、美洲及教材中提到的各地区和各国时也应一一指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让同学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环境意识也在逐日增强。
简介:摘要创新意识对个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研究探讨。
简介:摘要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研究着《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对生命的困惑——Tobe,ornottobe.也成了人们的困惑。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人类文明就像是“杂多的一”,所以,哈姆雷特问题,不仅是西方人的问题,也是包括我们中国人在内的全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回答了这个问题。《活着》讲述了一个个以死亡组成的“活着”的故事。本文旨在运用哈姆雷特命题来研究余华的《活着》,看余华如何用“活着”来回答哈姆雷特问题。面对生命的黑色幽默,我们应怀着一份坚定地信念——不是用死亡去面对,而是用活着去超越。希望通过对这两部中西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掌握什么是哈姆雷特命题,同时开辟余华《活着》研究的新方向,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