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诏安县梅岭港,在我国南海与东海交汇处,踞闽粤上下要冲,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形如布袋,腹大口小,海腹最宽处14.5公里,海口最窄处只有7公里,港口有城州岛和西屿,犹如两个门岗把守港口。梅岭港自古以来是海上重要交通要道。唐光化元年(898)辟为渔港,唐末被闽王王审知辟作商港,有“闽人泛粤转市于夷”之称。就海上贸易而言,梅岭“内与漳潮诸地吭背相属,外与东西两洋呼吸相通”,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水域,湾内有众多避风性能良好的港汊,在船只通常采取分阶段“梯航”的条件下,是一处较为理想的取水补给中继港,而本地船只上下航行,位置又比较适中。梅岭所在漳潮地区,宋代中叶就有“风物冠南方”之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梅岭自然而然地成了漳州府洋舶出发的起点,用现代术语说,就是外贸口岸了。
简介:驴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畜力之一,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由此形成的驴文化则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驴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各类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北方、西北地区已经开始引进并且饲养驴了;秦汉时期,驴大量被引进到中原地区并开始与文人诗赋结缘,入饲皇家园林;魏晋时期,驴扬名于文人雅士之中,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对驴的贬低,初显驴文化分流端倪;唐宋时期,失意文人、政客寄情于驴,形成了以“诗人骑驴”文化和“黔驴”文化为代表的两支重要的支系文化;元明清时期,在唐宋以来驴文化的深远影响下,驴文化在新的文学领域有了拼一步的发展.
简介:尽管学者一般将石灯称作“灯幢”,但本文通过考察目前所保存下来的石灯铭文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认为在唐代石灯的主要名称是“灯台”,而早期的另一称呼是“灯楼”.“灯幢”之名并不常见,与毗沙门信仰联系在一起出现在中晚唐.唐初佛教文献也说明在佛教社区“台”与“楼”两种建筑名称可以通用.韩国和日本现存的灯台铭文和文献材料也说明灯楼和灯台的名称较为常见.唐代道教石灯的铭文亦证明灯台系石灯常用名称.灯台之得名或许因为来自传统灯具的常用名称,而在佛教中主要指用于支持燃灯的灯室和顶部作为佛之光明象征的摩尼珠的楼台状建筑.灯台之兴起可能在北朝后期特别是北齐,但目前没有确切的文献证明,学者只能从艺术风格判断太原龙山童子寺石灯来自北齐时代.但北朝至初唐出现一系列宣扬燃灯功德的佛教译经,可能为石灯之兴起提供了文本基础和教义基础.同时,来自道教的灯仪以及当时在北齐较为活跃的祆教之拜火仪式可能也激发了佛教石灯的兴起.总之,石灯之出现是中古时期一个因缘际会的现象.主要流行于唐代,宋明时期有少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