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B型骨盆骨折行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将Orem自护模式贯穿于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全过程,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护理系统实施护理。结果2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将Orem自理模式运用于B型骨盆骨折病人行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能明显减少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并发症,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盆骨折 外固定支架术 Orem自护模式
  • 简介:摘要药物洗脱支架能够使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也使得支架内血栓成为了药物支架时代的研究热点话题,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对药物支架时代的支架血栓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支架 支架血栓 问题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治疗冠脉狭窄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冠脉搭桥手术。如果患者是多支冠脉狭窄的话.例如三支或者四支冠脉狭窄.医生会更倾向于选用冠脉搭桥手术。搭桥的材料可选择患者自体的动脉或者静脉。动脉的好处是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通畅.但动脉材料有限.尤其是对于需要多支搭桥的患者。静脉保持通畅的时间较动脉短.但全身可供利用的静脉相对较多。而且静脉被取出后,在其周围可有侧支循环形成.对身体血液循环影响较小。

  • 标签: 冠脉搭桥手术 冠脉狭窄 药物支架 裸支架 动脉材料 血液循环
  • 简介: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本文通过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为简单清晰、层次分明的概念框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建构自身知识体系。《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门理论内容极为庞杂的专业课,搭建支架可将庞杂的内容"化整为零",辅之以合作、探究、思维导图等学习策略,通过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零存整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推理及创新能力。

  • 标签: 支架式教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 简介: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传染病护理学》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与设计,并提出了进行支架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旨在激发、促进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支架式教学 传染病护理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行为改变阶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26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与对照组(65例),干预组给予为期6个月的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行为变化阶段、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血栓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支架血栓事件与再入院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宣教干预强化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改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远期预后。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服药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总结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10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100%。术后2例发生血肿,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经治疗和护理均痊愈。结论围术期的正确护理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 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根据骨骼的部位不同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四部分。其中颅骨由29块不同的骨组成,有保护脑、眼和内耳的作用;躯干骨由脊柱骨、肋骨和胸骨等51块组成;上肢骨由64块组成;下肢骨由62块组成。人的骨骼既结实又轻便,仅占体重的18%,由650条肌肉和100多个关节控制,其

  • 标签: 骨骼 软骨 胶原质 磷酸钙 生理学 骨质疏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使用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置入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复查显示,仅有1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支架内闭塞情况,其余患者未再次出现支架内再次狭窄情况,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成功纠正患者支架内再狭窄且术后随访显示再次复发率低,临床应用情况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中国人口已偏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有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在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而心脏冠状动脉狭窄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种。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首选之路。为降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率,PTCA常需要为患者放置一枚或多枚血管支架,并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支架的研制十分引人瞩目。本文阐述了常见的血管支架材料的种类,名称及用途。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支架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 根据护理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心脏支架手术术后护理的改进策略。方法 对 120例实施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术后护理生理指标和心理健康评估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统计学意义突出 (P<0.05)。 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取得较好的术后恢复效果。

  • 标签: 心脏支架手术 个性化护理 健康评估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及支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及支架相关因素。结果支架长度>25mm占75.64%;支架置入时间>3年占75.64%;甘油三酯>1.7mmol/L占74.71%;空腹胰岛素>15μU·ml-1占63.22%。结论支架长度、支架置入时间、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临床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再狭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并于术后1年行冠脉造影随访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置入支架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5例)和无再狭窄组(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4.02±6.76)μmol/L比(10.90±4.51)μmol/L]显著降低、支架直径[(3.06±0.86)mm比(2.87±0.44)mm]显著减小,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45,P=0.035),而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OR=0.857,0.850,P=0.044,0.042)。结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再狭窄 支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显示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其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卒中注册中心和南京卒中注册中心,连续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进行术中OCT检查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记录患者临床特征,分析OCT图像,观察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同时收集斑块钙化、薄纤维帽、支架贴壁情况、斑块脱垂以及微夹层等OCT图像特征。对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3例患者,其中17例(23.3%)OCT显示支架内血栓形成。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围手术期血管事件,其中1例较严重。支架内无血栓形成组未发生围手术期血管事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夹层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5.439,95%可信区间1.102~26.837;P=0.038)。结论OCT可显示颈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后者与围手术期血管事件相关,而微夹层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之一。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血栓形成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