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信息支持联合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对产后抑郁症(PPD)患者抑郁程度、母婴互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PPD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家庭情感支持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社会信息支持、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程度、家庭功能、应对方式、母婴互动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SDS评分和EP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家庭各功能评分及总的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消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中母亲对婴儿暗示敏感、对婴儿认知培养、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及回应婴儿痛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婴儿对母亲的回应和有清楚暗示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社会信息支持联合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可有效改善PPD患者的抑郁程度和家庭功能,促使其更加积极应对产后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进而提高母婴互动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社会信息支持 家庭情感支持 产后抑郁症 抑郁程度 母婴互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噬是一种保守的、多蛋白参与的细胞固有机制。细胞通过自噬将胞质物质运送到溶酶体中进行降解,以确保细胞内畸形/衰老细胞器的更新和营养物质循环来维持细胞内稳态。自噬也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防御机制,通过靶向病毒颗粒或病毒成分进行降解来对抗病毒入侵,它还可以促进病毒成分与先天免疫通路相互作用从而刺激干扰素的产生,甚至能够利用自噬体膜或自噬小体进行自身复制。为了应对这样的压力,病毒进化出各种复杂的策略来拮抗自噬的抗病毒效应。本文旨在概括自噬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以及病毒调控自噬的具体机制,并简要介绍自噬相关疾病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自噬 先天免疫 适应性免疫 病毒复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肝衰竭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4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方法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本次40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0%。(2)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更高,护理前后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衰竭患者采取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疗效理想,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肝衰竭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全球范围内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日益升高,随着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新药的研发,IBD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抗整合素抗体、抗白细胞介素抗体等,小分子药物包括Janus激酶抑制剂和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等。然而,仅40%的IBD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1年后获得临床缓解,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逐渐下降。2种生物制剂联合或1种生物制剂与1种小分子药物联合使用的新治疗方案,在IBD临床治疗或研究中逐渐得到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对难治性IBD或伴肠外表现反复发作的IBD患者,双重联合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选择。现对生物制剂双重联合治疗IB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双重联合疗法 肠外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身心双重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于2020年1月-2021年10月的6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入院患者以1:1形式均分为2组,A组34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B组34例患者基于此实施身心双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SAS/SDS评分对比,B组低于A组(P

  • 标签: 身心双重护理 胃癌患者 心理状态 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艾滋病和肺结核均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二者均是因病毒入侵引起的一种疾病,具有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临床非常重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干预,如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既往的医学研究表明,给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提供适当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预防疾病进一步传播上有明显作用。因此,文章将重点探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健康宣教 心理护理 饮食指导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协同护理,观察2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效能总评分,疾病知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均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评分中,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护理 艾滋病 肺结核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协同护理,观察2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效能总评分,疾病知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均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评分中,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护理 艾滋病 肺结核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在过去的20年中,人们对食欲素系统在调节睡眠和觉醒方面作用的了解迅速增加。lemborexant作为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已在部分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失眠障碍,现有研究显示其安全性和耐受性与传统催眠药物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将为临床失眠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文中对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lemborexant的药理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睡眠障碍 治疗,临床研究性 药理学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收治500名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名。对照组剖宫产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剖宫产围手术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水平、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及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2 d,观察组产妇APTT、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总静脉、腘静脉、髂静脉血液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内,观察组产妇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干预能降低剖宫产术后DVT形成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剖宫产 血栓栓塞 双重阻断式程序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作用机制,是否与下调miR-155并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方法对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4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不同方案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1~73岁,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0~71岁,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单纯使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以下各指标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CRP、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定血清miR-15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基因GCLC、苯醌氧化还原酶(NQO1)和血红素氧化酶1(HO-1)。结果入院8 h后,观察组IL-10、IL-17、TGF-β、CRP、IL-6、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54.01±9.81)mg/L比(63.87±17.53)mg/L、(35.41±5.37)μg/L比(40.34±9.05)μg/L、(397.04±35.31)μg/L比(421.43±40.11)μg/L、(17.72±3.22)mg/L比(21.75±5.19)mg/L、(94.05±39.59)μg/L比(120.89±42.31)μg/L、(68.94±19.07)ng/L比(83.27±25.19)ng/L,均P<0.05];治疗后第3、6天,两组IL-10、IL-17、TGF-β、CRP、IL-6、TNF-α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入院8 h,两组患者ALT、TBil、DBil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但观察组ALT、TBiL、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7.44±13.28)IU/L比(64.53±12.10)IU/L、(77.44±13.28)μmol/L比(92.32±22.04)μmol/L、(52.13±12.58)μmol/L比(63.84±20.17)μmol/L,均P<0.05];治疗后第3、6天,两组ALT、TBil、DBil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后第6天,两组CD4+、CD8+水平均低于入院8 h时(观察组t=6.816、5.517,均P<0.001;对照组t=2.415、2.069,P=0.020、0.045),观察组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9.32±4.31)%比(43.40±7.11)%、(27.05±3.18)%比(30.75±7.34)%,t=2.194、2.068,P=0.034、0.045]。百草枯中毒肝脏损伤患者在入院8 h的Nrf2、miR-155均处于高表达水平,治疗后第6天,两组miR-155明显低于入院8 h时(观察组t=18.109,P<0.001;对照组t=2.336,P=0.024),Nrf2、HO-1、NQ01则高于入院8 h时(观察组t=24.400、7.390、49.193,P<0.001;对照组t=10.846、2.296、14.264,P<0.001、=0.027、<0.001),组间比较,治疗后第6天观察组miR-155、Nrf2、HO-1、NQ01的表达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清除百草枯成分更为快速,可快速有效清除胆红素、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免疫反应,从而起到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可有效降低患者氧化应激,从而显著降低氧化应激引起的miR-155表达,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起到保护患者肝脏功能的作用。

  • 标签: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百草枯中毒 肝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运用在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艾滋病与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较好,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全程护理 结核病 艾滋病
  • 简介:【摘要】当前形势下,民众的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对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给予了较高的关注,这种情况下,如何强化食品卫生监管,保证食品安全及营养成为当前有关部门面临的突出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食品营养问题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食品安全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民众饮食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的意义及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有关部门及人员优化调整后续工作。

  • 标签: 食品营养 食品卫生监管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进展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接受丁苯酞+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单盲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传统组与试验组,各22例。传统组采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流变指标。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试验组的血浆粘度、Fbg、HCT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切实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缓解其病情,对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提高生存质量的意义重大。

  • 标签: 老年进展性脑梗死 丁苯酞 双重抗血小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在重症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应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肝衰竭患者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 人工肝 重症急性肝衰竭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