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小腿远端前外侧单切口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46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切口切开,观察组行单切口切开,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用时、骨痂形成与切口愈合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整体疗效更优(P<0.05)。结论  小腿远端前外侧单切口治疗对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较好。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远端骨折 单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腿开放性骨折采取损伤控制理念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54例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研究,均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入院就诊,按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等分为2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损伤控制理念护理),比较效果。结果:①损伤程度与疼痛程度:研究组损伤程度、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表现出更低水平(P<0.05);②并发症:研究组出现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腿开放性骨折采取损伤控制理念护理效果确切,有益于减轻损伤程度,降低疼痛,且在并发症预防方面具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小腿开放性骨折 损伤控制理念护理 VAS 损伤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4例胫骨骨折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采取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将实施常规护理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将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最早负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皮瓣 外固定架 胫骨骨折 小腿软组织缺损 护理体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钢板内固定(DIDPIF)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 4月收治的40名CTPF病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DIDPIF干预,对照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ULPIF)干预,记录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愈合时间、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DIDPIF具有愈合时间短,骨折复位状态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PF DIDPIF ULPIF 优良率 愈合时间 HSS评分
  • 简介:摘要小腿和足部的解剖学特点导致其重建十分具有挑战性。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血管解剖学的新理论、显微外科技术和器械的进步使得小腿和足部复杂组织缺陷的评估和治疗发生了巨大改变。治疗此类病变的主流方法是多学科治疗,由参与治疗的专家们合作完成。这也是为何在上个世纪后期出现了一种新的专业——整形外科。肢体重建整形术可用于创伤性、肿瘤性和脓毒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将讨论从传统皮瓣到现代穿支皮瓣的发展过程中,小腿和足部手术中组织移植的时机和组织重建术的相关医疗设备。

  • 标签: 小腿 创伤 清创术 重建术 传统游离皮瓣 局部皮瓣 游离穿支皮瓣 局部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骨筋膜间隔综合征(OCS)是创伤骨科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神经和肌肉不可逆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5P”是临床上较经典的OCS诊断方法,但存在较大主观性,且不能及时准确反映病情进展。筋膜间隔测压法是诊断OCS主要的辅助手段,虽然测压方法较多,但目前仍无权威的压力阈值作为诊断标准。为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医师常积极行筋膜切开术,导致不必要的筋膜切开。笔者回顾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小腿OCS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部分患者通过解除支具、稳定肢体和消肿等非手术治疗,临床表现逐渐缓解,无须行筋膜切开术;部分患者通过上述非手术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需要及时行筋膜切开术。笔者依据临床体检定性结果和侧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脉搏波改变等定量指标对OCS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首次提出OCS分级判断标准,旨在针对不同OCS分级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更精准的治疗,为OCS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筋膜间隔综合征 软组织损伤 筋膜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纹弹性带锁髓内钉与螺纹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采用螺纹弹性带锁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患者33例(螺纹钉组),男14例、女19例;年龄(52.09±16.32)岁;Robinson分型:2A2型20例、2B1型6例、2B2型7例。选取同期32例采用螺纹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单螺纹钉组)作为对照,男13例、女19例;年龄(43.25±15.03)岁;Robinson分型:2A2型19例、2B1型5例、2B2型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和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螺纹钉组16~48周,平均23.7周;单螺纹钉组15~51周,平均22.9周。螺纹钉组与单螺纹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45±6.74)min和(19.59±4.98)min,术中切口长度分别为(1.70±0.79)cm和(1.73±0.84)cm,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12±1.29)周和(13.88±1.84)周,内固定取出时间分别为(13.09±1.31)周和(15.69±1.94)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分别为(93.18±3.78)分和(90.09±4.03)分,DASH评分分别为(1.49±0.49)分和(3.85±1.13)分;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0.19,P>0.05),而骨折愈合(t=3.70,P<0.001)、内固定取出时间(t=6.34,P<0.001)、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t=3.19,P<0.001)、DASH评分(t=10.9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螺纹钉组健侧锁骨长度为(16.38±1.09)cm,取内固定后患侧锁骨长度为(16.33±1.12)cm,患侧未见明显短缩畸形,侧锁骨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27);单螺纹钉组健侧及取内固定后患侧锁骨长度分别为(16.55±1.12)cm和(15.12±1.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P<0.001)。螺纹钉组与单螺纹钉组锁骨术后短缩值分别为(9.47±2.12)mm和(17.41±2.4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7,P<0.001)。术后螺纹钉组发生滑囊炎5例、皮肤激惹2例,单螺纹钉组发生滑囊炎6例、皮肤激惹3例、短缩畸形愈合4例、出现断钉1例(更换内固定后骨折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均骨性愈合,未出现退钉、伤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神经血管损伤。结论两种弹性髓内钉均为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有效术式,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螺纹弹性带锁髓内钉较螺纹弹性髓内钉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内固定取出时间更早、肩关节及上肢功能更好、更少发生短缩畸形。

  • 标签: 锁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我科采用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6~12岁,平均9.1岁。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6个月。切口长度平均(2.8±0.5)cm,手术时间平均(42.5±3.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2±1.3)ml,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平均(3.5±0.7)次;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1±1.2)周;末次随访时Cooney腕关节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7.2±2.1和97.8±1.1,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神经血管损伤、骨骺早闭,无针尾激惹症状。结论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具有微创、出血少、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少、疗效确切的特点,并且二次取出方便,可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儿童 超声引导 弹性髓内钉
  • 简介:摘要:胫腓骨是长管状骨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于2020年12月~2022年6月采用Ender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123例,经临床观察,具有同定可靠、操作灵活、患者痛苦少、可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骨牵引 治疗手法 复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尺桡骨骨折行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背曲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尺桡骨双骨折 康复训练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肱三头肌窗口入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本院骨科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2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对20例患者均实施肱三头肌窗口入路手术治疗,分析这一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和价值。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无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出现,骨折愈合时间为(2.69±1.56)个月,术后肘关节活动度为(115.45±12.50)°,治疗优良率高达95.00%(19/20),其中一例患者为骨折延迟愈合。结论: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开展肱三头肌窗口入路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能更好的显露术野范围,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和目的,改善患者预后及骨折部位的恢复。

  • 标签: 肱三头肌 双窗口入路 肱骨远端骨折 治疗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远端粉粹性骨折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骨科在2018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收治的16例病人,这16例病人均为股骨远端粉粹性骨折,观察对其采用钢钢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钢板固定的效果显佳,病人治疗后均愈合,愈合的时间在半年,且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粉碎性骨折在临床治疗较为困难,钢板固定治疗效果相对更为理想,可以更好的促进病人的恢复,且操作更为简单。

  • 标签: 股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双钢板固定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探究改良肱三头肌窗口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1~2022.1)收录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后以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与改良肱三头肌窗口入路治疗,将临床效果(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与肘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改良肱三头肌双窗口入路 肱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检查技术的升级,我国骨科临床对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MVT)的认识不断提高,开始借助实验室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造影等多种手段进行临床诊断工作;也利用抗凝、下静脉滤器对CMVT展开积极的诊疗,但均存在弊端。因此,通过本次综述,进一步明确未来研究方向,以期采用科学的方法帮助骨科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 标签: 骨科患者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21.01-2021.12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原则分组,观察组(35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5例,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比分析两组愈合率、关节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愈合率、肘伸直角度、肘屈曲角度更高(P<0.05)。结论:在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发挥理想效果,可提升愈合率,促进关节状况恢复,安全性较高,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 肱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螺栓石膏管型外固定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模式划分,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仅通过石膏外固定,观察组运用螺栓经皮固定配合石膏管型外固定。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对于胫骨平台骨折,采取螺栓石膏管型外固定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固定 双螺旋 石膏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固定治疗伴肱骨距粉碎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期间采用前侧锁定钢板联合外侧解剖锁定钢板(Philos钢板)固定治疗,且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伴肱骨距粉碎肱骨近端骨折2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3岁(范围33~79岁);右侧13例(均为优势手),左侧12例(均为非优势手)。致伤原因:跌倒12例、交通伤11例、高坠伤2例。按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门诊复查,记录患者肩关节功能,摄X线片观察复位及骨折愈合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颈干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124.3 min(范围75~18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78.4 ml(范围100~350 ml),均未输血。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4.7个月(范围14~36个月)。术后即刻颈干角为132.88°±8.11°,末次随访时为132.68°±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4,P=0.424)。25例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7个月(范围3~5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上举为161.20°±13.01°(范围140°~180°),体侧外旋为37.60°±7.65°(范围20°~45°),内旋范围为T4~L4水平。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36±0.81)分(范围0~3分),ASES评分为(87.32±8.78)分(范围57.7~100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89.40±8.37)分(范围60~100分)。总体满意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优23例,良2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前侧钢板和外侧Philos钢板固定治疗伴肱骨距粉碎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稳定的固定,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肩骨折 肱骨 骨折固定术,内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8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其进行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划分,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治疗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肱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 肘关节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预防护理在宫颈癌合并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中应用价值。方法: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n=76例,随机分甲、乙组,各38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分析组间护理结局。结果:乙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预防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合并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宫颈癌 小腿肌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应用效果
  • 作者: 吴友伟 章振林 顾洁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上海市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233 吴友伟现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代谢科,西安 710068,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上海市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23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atypical femoral fractures,AFFs)病例的临床特征,提高认识的同时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确诊的AFFs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随访情况,结合国内外报道的相关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共收集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病例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8岁。5例患者均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用药方法:3例为全程70 mg/周,2例为10 mg/日后改为70 mg/周。用药疗程平均8.7年,其中最短5年,最长17年。5例均出现股骨非典型骨折,病例1为侧,其余均为单侧。骨折发生时间,最短于服药3年后出现,最长于服药16年后出现。患者临床特征包括:受累部位骨折前均有前驱疼痛:病例1为侧大腿疼痛,其余为单侧大腿疼痛,于骨折前2~3年内开始出现,除病例4为闪电样疼痛外,均为钝痛;X线平片提示受累部位侧面骨皮质的增厚;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提示受累部位骨代谢活跃、浓聚,ECT异常表现早于X线平片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这些特征的识别有助于早期诊断AFFs。治疗情况:5例患者均立即停用膦酸盐,同时继续服用钙片,4例加用活性维生素D;1例不完全性骨折患者保守治疗,使用特立帕肽治疗1年,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未发展成完全性骨折;4例完全性骨折患者行复位及固定术,均愈合。结论长期服用膦酸盐有增加AFFs的风险,加强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可减少此类骨折的发生,早期诊断,合理处理可改善预后。

  • 标签: 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 非典型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