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中药方剂 温饮治疗血虚湿热型痤疮的临床效果,以提高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治疗的 血虚湿热型痤疮患者,取 72 例。结合治疗方法随机分组,常规组 36 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 36 例患者配合 温饮治疗。 比较 2 组 血虚湿热型痤疮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 结果: 试验组 血虚湿热型痤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血清性激素水平优于常规组, P<0.05 。另外, 2 组痤疮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常规西药配合 温饮治疗血虚湿热型痤疮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 关键词 】: 温饮 血虚湿热型痤疮 血清性激素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柴芩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分组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以消炎利胆片药物治疗,观察组以中医柴芩胆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候积分降低到(10.98±0.14)分和(7.58±0.47)分,总有效率为97.78%,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胆汤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能够降低患者的症候积分,达到较高的有效性,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身心折磨,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柴芩清胆汤 肝胆湿热 中医 慢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大多现代人生活方式不得当,多食辛辣肥甘、过度饮酒,而少食蔬菜、五谷,饮食结构呈倒金字塔行,平素又疲于运动,不耐寒暑,加之生活节奏加快,致使人体气机运行失常,痞塞经络,发展成为湿热体质。鉴于比首先从湿热体质的成因和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干预。重点介绍具有中医特色的湿热体质干预手段,对于湿热体质调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风湿热初次发作年龄多在5~15岁,常发生于A组链球菌感染后三周。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经历变性渗出期、增殖期、硬化瘢痕期后,心脏瓣膜出现病变,瓣膜发生纤维化和钙化,引起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称为慢性风湿性瓣膜病。还可伴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

  • 标签: 风湿热 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推拿时间长短对小儿湿热泻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推拿治疗小儿湿热泻提供准确的时间依据。方法 选择 2010年— 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 90例湿热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予以 10分钟、 20分钟和 30分钟的推拿治疗,统计分析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0.00%、 96.67%和 100%, 10分钟组与 30分钟组之间差异显著,( P<0.05); 10分钟组与 20分钟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而 20分钟组与 30分钟组无显著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分析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推拿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佳,综合考虑时间和效果, 20分钟为最佳治疗时间。

  • 标签: 推拿治疗 湿热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化痰浊活血通脉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01月一2018年12月我院收治心律失常室性早搏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加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mg日一次口服。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浊活血通脉作用的中药汤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痰浊活血通脉法能够有效缓解室性早搏患者症状及减少患者早搏数量。

  • 标签: 化痰泄浊 活血通脉 室性早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推拿结合快速针刺治疗小儿泄泻湿热型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我院46例湿热泻患儿分为观察组(推拿结合快速针刺治疗)23例、对照组(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23例。治疗一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推拿结合快速针刺治疗小儿泄泻湿热型是临床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泄泻 湿热型 推拿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的效果。方法选择46例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雷尼替丁胶囊,观察组患者服用香连丸,用药半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34.7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连丸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脾胃湿热型 胃脘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小儿风湿热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68例风湿热患儿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小儿风湿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风湿热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饮食调护干预湿热蕴结证型输尿管结石患者,促进结石排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结石直径≤0.8cm的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患者90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组采用常规的饮食调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详细向患者介绍饮食及饮水的时间、种类、方法。结论对湿热下注型结石患者进行饮食调护指导,促进结石排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湿热 泌尿系结石 饮食调护
  • 简介:摘要痤疮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青年多发,皮损形式多样,且面部痤疮的皮损极大的影响面部容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西医外擦药剂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根治,病情反复。本文从中医角度,从内因着手,探索湿热型痤疮发生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思路。

  • 标签: 湿热 宣上 走下 治气 温药和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电针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5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中药热敷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电针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桑芎胶囊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肺胃湿热型痤疮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研究组采用桑芎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皮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皮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皮损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芎胶囊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痤疮 肺胃湿热型 桑芎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升止眩汤治疗脾虚阳不升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接收的脾虚阳不升型眩晕的患者9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升止眩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97%,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升止眩汤能提升脾虚阳不升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升清止眩汤 脾虚清阳不升型 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中药湿热敷方法对缓解痹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我科室治疗的120例痹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治疗组采用我科护理人员自己设计的防水保温布进行中药湿热敷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一次性医用中单进行中药湿热敷治疗。对两组病例实施相同的护理措施,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科护理人员自己设计的防水保温布进行中药湿热敷治疗痹症疗程短,操作简便,降低成本、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痹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脑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科常规康复方法和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运动功能评分及上下肢痉挛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上下肢痉挛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过程中,使用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情况,并且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湿热敷 脑中风后肢体痉挛
  • 简介:目的探讨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选择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07月收治的72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方式的研究;参照组(36例)应用常规西药完成疾病治疗;研究组(36例)应用常规西药+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完成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同参照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效果(69.44%)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结论临床医师针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的应用,可以使得用药效果大幅度提升,最终对于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 标签: 半夏泻心汤加减 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