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些年以来,我国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在各个方面对新能源汽车表示支持,这也就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程度以及新能源汽车其他零部件的研发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政府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趋于专业化、标准化,同时,也对新能源汽车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制造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的精准和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要求。这篇文章通过对线束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点进行分析,加强了线束设计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提高了线束设计本身的可靠性,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磁场会改变次级电子运动轨迹,继而影响剂量场分布,磁共振加速器(MR-Linac) X线束剂量学特性与常规加速器有差别。本项目旨在测量和分析1.5T MR-Linac的X线束剂量学特性。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2019年5月安装1台瑞典医科达公司Unity型1.5T MR-Linac,使用磁场兼容工具对其进行测量,测量项目包括表面剂量、最大剂量点深度、射线质、离轴比曲线(OAR)中心位置、对称性、半影宽度、不同机架角度的输出量变化。结果不同射野面积的平均表面剂量为40.48%,平均最大剂量点深度为1.25 cm。10 cm×10 cm射野面积下,x轴方向的OAR中心位置往x2侧偏移1.47 mm,对称性为101.33%,两侧半影宽度分别为6.86 mm和7.14 mm;y轴方向的OAR中心位置偏移0.3 mm,对称性为100.85%,两侧半影宽度分别为5.92 mm和5.95 mm。不同机架角度下输出量最大偏差达1.50%。结论与常规加速器不同,MR-Linac不同射野面积表面剂量数值趋于一致,最大剂量点深度上升。x轴方向的OAR中心位置往x2侧偏移,造成对称性变差和半影不对称。不同机架角度下的输出量变化明显,需要修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BA Proteus Plus质子治疗系统旋转机架(GTR 360°)笔形束扫描(PBS)专用治疗头的束流性能并进行验收测试,评估PBS的束流特性以确保其满足临床治疗精确性、安全性的要求。方法根据验收测试要求,PBS束流测试项主要包括:积分深度剂量(IDD)参数测试;最大、最小射程处辐射野测试;机架角度射野一致性及其束斑特性测试;单野横向平面剂量均匀性测试;单野纵向平面剂量均匀性测试;机器跳数重复性和线性测试。结果所测最大射程精度偏差为0.03 g/cm2,最大能量回调精度偏差为0.01 g/cm2,最大后缘剂量跌落偏差为0.078 g/cm2。最大、最小射程能量的最大射野分别为30.2 cm×40.2 cm、30.1 cm×40.1 cm。不同机架角和射程测量中特定图形计划的通过率最低为97%。中心束斑x、y轴向偏差最大值分别为-0.16、-0.21 mm,对称性最差值为0.8%;其他束斑x、y轴向最大尺寸偏差分别为0.11、0.14 mm,最大位置精度偏差分别为0.60、0.43 mm。单野横向平面剂量均匀性,x、y轴向高能区最大值分别为0.55%、0.80%;低能区最大值分别为0.6%、0.75%。单野纵向平面高能区剂量均匀性为0.79%,低能区剂量均匀性为2.22%。机器跳数重复性因子为0.106%,线性偏差最大值为0.67%。结论PBS专用治疗机头通过了所有束流性能验收测试,满足了各项参数要求,整个束流系统具有较高的精确性、重复性以及较好的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究脑卒中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扩散定量指标与运动功能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集37例单侧皮质下脑卒中患者和30例健康被试的DTI数据,运用概率性纤维束成像追踪出健康被试的CST,获得健康对照组CST模板。基于健康对照组的CST模板测量两组被试双侧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进一步计算两组被试FA比率(FA ratio,rFA)、FA不对称性(FA asymmetry,FAasy)、MD比率(MD ratio,rMD)和MD不对称性(MD asymmetry,MDasy),用这六个扩散参数相关指标来评估脑卒中患者CST完整性损伤,并与患者“手+腕”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卒中组病灶同侧CST的FA、rFA显著降低(分别为t=-15.775,t=-11.111,P<0.001),FAasy显著增高(t=9.473,P<0.001);而MD、rMD显著增高(分别为t=9.553,t=7.733,P<0.001),MDasy显著降低(t=-8.941,P<0.001);病灶对侧CST的FA和MD均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病程及病灶大小与各扩散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卒中组病灶同侧CST的FA和rFA与“手+腕”及上肢FMA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42,P=0.038;r=0.479,P=0.003;r=0.343,P=0.038;r=0.482,P=0.003),FAasy与“手+腕”及上肢FMA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353,P=0.032;r=-0.490,P=0.002)。分步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相较于病灶同侧CST的FA和rFA,FAasy与“手+腕”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更加相关(分别为Beta=-0.353,P=0.032; Beta=-0.490,P=0.002)。结论基于健康对照组CST模板测得的FA相关指标能反映CST结构完整性。FAasy与“手+腕”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密切相关,或许可作为评估脑卒中患者手腕部和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参考指标。
简介:间歇性房内传导阻滞的报告较多,但右房肥大注射西地兰后出现高耸P波和双峰P波及房室交接性心律实属罕见。患者男,5岁。因活动后气急3个月,发烧、咳嗽、气促6d收入院。体检:双肺可闻及小水泡音,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肋下6cm,肝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引导下应用覆膜支架体外开窗、预束径技术及分支支架技术,完全腔内修复复杂腹主动脉病变并重建内脏动脉分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及开封市中心医院心外科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腹主动脉内脏分支重建的20例复杂腹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利用CT数据制作3D打印模型,术中在3D模型引导下,依次主动脉支架体外开窗、预束径及内脏动脉分支支架置入行完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单开窗2例、双开窗5例、三开窗10例、四开窗3例,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重建内脏分支54根(右肾动脉20根、左肾动脉18根、肠系膜上动脉13根及腹腔干3根)。中位随访时间14.6个月,死亡1例,分支动脉一期通畅率98.1%;4例发生内漏。1例术后3个月脑血管意外死亡,无1例截瘫或内脏器官缺血发生。结论3D打印辅助覆膜支架体外开窗、预束径技术及分支支架技术,可以实现内脏动脉分支重建并全腔内隔绝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病变,近期疗效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束束缝合与Krackow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8月至2021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58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3例,女5例;年龄27~55岁[(39.6±7.1)岁]。患者均采用切开修复方式治疗,将其分为束束缝合组(30例)和Krackow缝合组(28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观察跟腱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测量患侧和健侧小腿周径差值、跟腱断端横断面宽径与前后径比值及跟腱断端横断面瘢痕组织占腱性纤维组织的比例,并进行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随访期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8个月[(17.9±4.2)个月]。束束缝合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分别为6.0(4.5,9.0)cm、77.5(60.0,95.0)min,明显短于或长于Krackow缝合组的8.0(7.0,11.0)cm、68.5(55.0,86.0)min(P均<0.01)。两组术后3个月跟腱均获愈合。术后12个月束束缝合组患侧与健侧小腿周径差值为(2.0±0.9)cm,Krackow缝合组为(1.9±0.9)cm(P>0.05);束束缝合组跟腱断端横断面宽径与前后径比值为1.42±0.20,明显大于Krackow缝合组的1.27±0.16(P<0.01);束束缝合组跟腱断端横断面瘢痕组织占腱性纤维组织的比例为8.6%(6.0%,24.0%),明显小于Krackow缝合组的11.9%(9.0%,33.0%)(P<0.01)。束束缝合组ATRS和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91.5(80.0,99.0)分和93.0(82.0,100)分,Krackow缝合组分别为89.0(75.0,99.0)分和91.5(77.0,99.0)分(P均>0.05)。随访期间,束束缝合组无深部感染,早期跟腱再断裂2例(7%);Krackow缝合组深部感染1例(4%),早期跟腱再断裂1例(4%)(P均>0.05)。结论束束缝合与Krackow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束束缝合更有利于恢复跟腱正常解剖形态并减少跟腱断端瘢痕形成。
简介: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和单束重建术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依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比较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Scopus,Pubmed,Medline和Cochrane等数据库,选择符合条件文献并作出方法学评估后,统计分析在Revman5.1上进行。结果纳入文献25篇,双束重建的结果在KT-1000(WMD=-0.31,P〈0.05;WMD=-0.59,P〈0.01),IKDC评分(RR=1.43,P〈0.05;RR=1.17,P〈0.01),长期Lachman(RR=1.32,P〈0.01)和长期Tegner运动评分(RR=0.37,P〈0.01)优于单束重建;轴移试验中期随访结果双束组更好(RR=1.20,P〈0.01),但长期效果无区别。结论通过Meta分析本文发现相比单束重建术,双束重建术能更好的恢复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由于双束重建后生物力学性质更接近正常,可能更好的保护包括软骨在内的关节内组织。因此认为双束重建术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单束重建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伸肌腱侧束重建治疗陈旧性中央束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例陈旧性手指中央束损伤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将一侧侧束自止点处切断,从对侧侧束下穿过对侧侧束,并向回翻转,调整张力,使双侧侧束向中央靠拢,折返断端与自身缝合,铝板外固定。术后2周拆线,3周去除外固定,患指主动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后住院15d、出院前1d、随访4个月时近指间关节屈曲度与近指间关节背伸度比较。结果本组20例术后随访6个月,20例均伸指功能恢复,钮孔畸形矫正。按Caroli评定标准评定优15例,占75%,良5例,占25%,优良率1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住院15d、出院前1d、随访4个月时近指间关节屈曲度与近指间关节背伸度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伸肌腱侧束重建治疗陈旧性中央束损伤操作简单,恢复关节屈曲和背伸功能较好,疗效可靠,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