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将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作为主要方向,选取部分住院患儿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共计60例,均发生过用药不良事件,收集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采用安全风险管理,之后分析儿科临床用药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关管理对策。结果:所有的患儿用药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医嘱执行不到位或出现错误、缺乏完善的查对、用药操作引起的错误、护理素质因素、实习带教缺乏严格性、过期药品未检出所致的错误,分别有24例(40.0%)、13例(21.66%)、11例(18.33%)、6例(10.0%)、5(8.33%)、1例(1.67%)。结论:在儿童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存在较多护理安全隐患,需要临床中加强用药安全风险的管理,并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并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从而避免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输血质量与安全十项指标[1]进行管理、动态分析、反馈,掌握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导临床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整改和发展。方法 统计我院2018年至2021年输血患者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评价指标。结论 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评价指标客观、全面、真实反映输血质量管理执行情况,为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整改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现阶段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认知情况,进一步探讨临床药师社区药学服务模式,并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儿童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社区开展“儿童安全用药”宣教活动,在宣教前收集、评估家长关心的安全用药问题,宣教后自制调查问卷,对涉及儿童安全用药的问题进行家长知晓度调查。在整个调查期间,临床药师要准确和详细记录相关资料数据,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调查问卷的30个问题中,有8个问题的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22个问题的认知情况以及掌握情况经药师科普干预后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现阶段社区药学组织较少,临床药师开展社区药学宣教的意义重大,能够提升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认知,增强家长安全用药意识,帮助家长掌握安全用药知识,以此保障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促进社区药学服务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人参提取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人参提取物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15.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人参提取物以1g/kg.bw、2g/kg.bw、3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人参提取物对大鼠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结论人参提取物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碎石结合中药治疗石淋的安全性。方法:样本对象:70例石淋患者;样本来源:均为我院收治;样本收集时间: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内。上述70例样本被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单独治疗组,另一组为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样本。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结石排净时间、止痛时间以及疼痛、发热、血尿的发生率。结果:与单独治疗组患者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结石排净时间、止痛时间明显更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更低,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石淋患者接受碎石结合中药的治疗干预后,能够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患者排净结石的时间明显缩短,有效发挥出止痛效果,相较于单独碎石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碎石结合中药治疗石淋的安全性。方法:样本对象:70例石淋患者;样本来源:均为我院收治;样本收集时间: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内。上述70例样本被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单独治疗组,另一组为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样本。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结石排净时间、止痛时间以及疼痛、发热、血尿的发生率。结果:与单独治疗组患者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结石排净时间、止痛时间明显更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更低,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石淋患者接受碎石结合中药的治疗干预后,能够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患者排净结石的时间明显缩短,有效发挥出止痛效果,相较于单独碎石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对甘草浸膏的安全性进行研究。 结果 甘草浸膏对昆明种小鼠的MTD大于20.00g/( kg·bw),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为阴性结果,表明甘草浸膏未显示致突变作用;致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浸膏对SD大鼠不具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大鼠90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甘草浸膏对SD大鼠体重、摄食、血常规、血生化及病理无影响。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甘草浸膏对哺乳动物产生遗传毒性、致畸性和亚慢性毒性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和评价川穹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分析和探究,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川穹嗪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的改善率。结果 经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实践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能力改善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穹嗪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继续在临床医疗方面大力地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 本试验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对甘草浸膏粉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和增强免疫力动物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浸膏粉安全无毒,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总结针对性地护理策略。方法:本研究总共纳入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危重症患者980例,根据是否出现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未发生护理安全事件,n=490)与研究组(发生护理安全事件,n=490),同时将30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状况,分析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制定针对性地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合并基础病、就诊时间、意识状态以及生命体征是影响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心理压力与护理知识掌握不全面也是影响因素。结论:合并基础病、就诊时间、意识状态以及生命体征是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发生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同时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与业务能力也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临床需要结合上述因素制定合适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可持续更新的全球疫苗安全性评价文献数据仓库,为疫苗安全性循证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循证评价的标准操作步骤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整合,实现文献数据仓库的半自动化构建和更新。检索包括英文数据库(OVID、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ails.org)和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SinoMed)中与疫苗安全性评价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日期截至2020年11月29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通过半自动化方式(人工智能文献处理系统和研究人员人工处理)对检出文献进行两阶段筛选。进一步将根据疫苗类型和免疫后不良事件种类对文献进行分组管理;建立更新制度,定期更新文献数据仓库;组织专家优选特定疫苗安全性话题,开展专题示范研究。结果共检索获得文献41万余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经过两轮筛选后最终纳入23 304篇。基于该仓库现已遴选出三个优先话题进行示范研究,已完成“百白破类疫苗与脑病/脑炎”的系统评价,并对过敏性紫癜、臂丛神经炎两种不良事件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管理。结论持续更新的疫苗安全性文献数据仓库可以为疫苗安全性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包括为免疫接种相关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证据支持;为开展疫苗安全性相关方法学研究和临床工具开发提供数据基础。进一步的示范研究还可为及时高效的新方法学框架体系建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