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往的人机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奴役论或者工具论两大类。然而这两种典型的观点对于解释人与计算机的关系而言都是乏力且苍白的。要解读现代意义下的人与计算机的关系,其关键在于理解软件的概念,厘清软件的本质。从动态的信息观视角下,软件的本质是人机交互界面,正是通过这个交互界面,使得计算机更加智能,使得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更加亲密,同时也促使计算机更深地渗透进人类存在,改变人类认知、思考和追求的方式。通过将软件定义为人机交互界面,我们将重新认识人机关系,计算机通过软件携带了人类的意图与智能属性,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转导所形成的人机关系会产生出未来人类栖息的信息圈。人机关系更接近于人际关系,人与计算机将平等地栖居于信息圈中,人与计算机彼此交互配合,共同奏响人类文明的交响曲。
简介:青年毛泽东大同思想是受了孙中山民生主义影响的。但当时孙中山尚未将民生主义与大同思想或大同主义等同起来。事实上,直到1924年8月,此时毛泽东不再是青年,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已有三年半,孙中山才将民生主义与大同思想或大同主义等同起来。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青年毛泽东大同思想受孙中山大同思想或大同主义影响。另外,在毛泽东处于青年时期,孙中山至少在其三篇文献里提到属于民生主义范畴的大同,并称它为“民生大同”。但迄今尚无资料证实青年毛泽东接触过或知道孙中山的这些文献,自然也就谈不上青年毛泽东受这些文献中的孙中山民生大同思想之影响。所以,青年毛泽东是否受孙中山民生大同思想影响的问题还有待我们今后去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