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际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1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共计2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学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检测,对比二者检测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在发现丙型肝炎病人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应用于临床检查丙型肝炎,但胶体金法有操作简单快捷、时间短、结果直观、无需特殊的设备等优点,可作为临床筛查、预防及复查丙型肝炎病人的首选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丙型肝炎 检验方法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两种不同检验下尿液潜血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80例尿液潜血检验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尿液红细胞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采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计数法针对80例样本进行检测,具有25.0%的阳性率;利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针对80例样本进行检测,具有30.0%的阳性率;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利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计数法作为标准,结果显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具有10.0%的假阳性率,13.3%的假阴性率。结论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不能仅仅采用一种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检验,需要将二者的检验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 标签: 尿液潜血 检验方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梅毒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比较。方法选取我处2013年7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接受的86例梅毒患者,选择从北京各公司购置的TPPA试剂、ELISA试剂、TRUST试剂进行检测。结果对三种检验梅毒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比较,其中所检测出阳性检出率为99%的是TPPA,所检测出阳性检出率为94%的是ELISA,所检测出的阳性检出率为89%的是TRUST。同时TRUST以及ELISA的阳性检出率间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和TRUST、ELISA相比,TPPA具有明显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梅毒螺旋体存在的生物学以及免疫学所具有的特性,并且与临床上存在不同的检测目的进行相互结合,适当的选取一系列的方法进行血清学试验方,并以此来对梅毒进行平行检测,以此来降低漏诊以及误诊的概率,将会为梅毒的筛查工作、确诊工作以及疗效监测提供相应的重要根据。

  • 标签: 梅毒 检验结果 临床分析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际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5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的丙型肝炎患者共25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学标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一PcR)检测Hcv一RNA,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及差异,对比二者检测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在发现丙型肝炎病人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应用于临床检查丙型肝炎,但胶体金法有操作简便、省时、费用低廉、结果直观、无需其他特殊设备等优点,FQ一PcR法检测Hcv可提高HCv检出率。

  • 标签: 丙型肝炎 检验方法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方法中,四种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总结诊断率比较,通过对比,推荐诊断率最高的办法。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女性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作4组,分别为pH检测组、胺试验检测组、线索细胞检测组和BV快速检测组。对照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线索细胞检测法的检出率最高,BV快速检测法次之,二者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再次依次为pH测试组及胺试验组,后二者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与线索细胞检测法、BV快速检测法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可推广线索细胞检测法、BV快速检测法,以pH检测及胺试验法辅之,有效提高检出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pH检测 胺试验检测 BV快速检测法 线索细胞检测
  • 简介:摘要探讨脑脊液(CSF)常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对标本采集、理学检验、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方法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指标,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 标签: 脑脊液检验 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尿蛋白检验及临床评价。尿蛋白测定是肾脏疾病诊断的基础,检测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及蛋白质分类。通过对尿蛋白定性和总量测定,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过筛,治疗效果的评价。

  • 标签: 尿蛋白检验 方法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用不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评价最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检验提供有利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了400例感染有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临床资料。分离胃活检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并用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方法以及幽门螺杆菌抗体ELISA检测的方法进行对比鉴定研究。结果嗜银染色法检验阳性者181例(45.3%),快速尿素酶法检验阳性者76例(19.0%),两种方法检验均显阳性者135例(33.75%);嗜银染色法检验阳性、快速尿素酶法检验阴性6例(1.5%),嗜银染色法检验阴性性、快速尿素酶法检验阳性36例(9.0%)。结论嗜银染色法特异性比较高,血清Hp抗体对测定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准确率较高,且对患者不会造成较大损伤。在临床上可采用联合诊断法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嗜银染色法 ELISA检测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的相对比较探讨其在尿液潜血当中的相关应用效果以及两种方式在尿液潜血检验当中的相对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用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在我处相关门诊与住院部门所保留的各种尿液样本,并对其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两种方式进行相关的检验,并对两种方法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大概为27.20%,而显微镜的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3.30%,两组数据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当中尿液分析仪针对潜血方面的检测其的敏感度大约为92.33%,同时分析仪对其检测的假阳性率大概为7.36%,假阴性率大约为8.56%。结论在临床进行医疗中如将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同时应用于尿液潜血的相关检测,可大幅度的降低相关漏诊与误诊,能有助于高效的提高在临床医疗检验中的相关准确率。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检测 尿液潜血的比较与分析
  • 简介: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该院40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立即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66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24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2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98例。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检测潜血反应需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视,是尿液分析仪无法替代的。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潜血反应 镜检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种不同检验对阴道念珠菌病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诊治的126例阴道炎患者,利用棉拭子法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即为检验标本。分别采取10%氢氧化钾悬滴法、涂片法、培养法分别进行检验。结果通过三种方法检验以后发现,培养检验法的检出率最高,涂片法的检出率最低。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显著性大于其他两种检验,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养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行、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等。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阴道念珠菌病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实用、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三种检验方法 阴道念珠菌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免疫实验室的5000份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文化水平、实验室环境、标本的质量、试剂的平衡时间及洗液更换情况等。结论调查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出具体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免疫检验质量,同时促进医院的发展。

  • 标签: 免疫检验 酶联免疫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门菌检测中临床常用检验的应用方法和成效。方法以66例2013.1.1.~2014年之间在我院接受沙门菌检测的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测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6例),前者采用的是常规检验,后者采用的是全面生化反应联合血清检验,对比两组的检测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检出有效率上分别为66.67%(20/30)、83.33%(30/36),可见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沙门菌检测中采用全面生化反应联合血清检验方法与常规的手段相比较之下检出率更高。

  • 标签: 常用检验方法 沙门菌检测 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2-01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A、B检测系统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系统 评价方法 稳定性 准确性 一致性
  • 简介: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实施免疫检验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从临床标本、试剂及仪器等可能导致免疫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入手,探讨出控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可知,标本质量、仪器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上,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对实验室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注意检验中存在的细节,从而有效的确保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有效方法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间在我院住院的200例患者的200份样本,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临床免疫检验在样本采集、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照组临床免疫检验仅给予常规的质量控制,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从C肽、血清胰岛素、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以及Ca199等这些方面进行检查然后对比效果,观察组的血液样本的变异指数要明显的小于对照组,两组血液样本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临床上,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对实验室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注意检验中存在的细节,从而有效的确保检验质量。

  • 标签: 免疫 检验 质量控制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检验的40份免疫检验血样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质量控制,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检验没有予以质量控制的40份免疫检验血样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样SAg、SAb、eAg、eAb、cAb、hiv指标变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05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先对这些体检者进行静脉血采血检查(A组),然后在进行末梢血采血检查(B组),对比分析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A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末梢血检查来说,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更加稳定,因此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检查 静脉血 末梢血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