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中国的教育应当立足于九十年代,更应面向二十世纪。目前的高等教育应优先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急需。作为煤炭院校,面向煤炭工业的实际,保质保量地为矿区培养工程型研究生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的新课题。随着煤炭企业由过去生产型逐步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特别是投入产出总承包的实行,现场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虽然自一九七八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我们已有七百五十多名研究生被授予工学硕士学位,送上了工作岗位,填补了我国由“文革”造成的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但由于分配制度欠完善及其它原因,实际分配在煤炭系统的研究生只占毕业人数的5%,而这批人中真正分到现场生产第一线的更是廖廖无几;另一方面由于过去的培养目标倾向于教育科研部门,因此,即便分到现场的一些研究生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需要。面对这一严峻的问题,学校实行了转轨变型。
简介:1982年,我招了一名中国古代教育史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如何培养,在此之前和近三年来,我曾和几位带过或正带着社会科学研究生的专家学者交换过意见,大体差不多,但也不很一致。就是说在培养社会科学研究生工作上还没有成规可循。关于培养目标,对于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生,教育部规定。社会科学研究生,大体定为扩大与加深所研究的专业知识,并提高其独立治学的工作能力。在没有见到这类文件之前,我自己写了培养研究生规划,还写有“培养其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什么,除共同必修课、基础课之外,我们定“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和“中国近代教育史”为三门专业课,而以“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为主,其时数为另两门学科之和。教育部规定以系统讲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