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从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两个角度对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旅游开发的客观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真实记录皇都侗族文化村居民的经济生活条件是否因旅游而逐渐得以改善。同时本文结合民族学相关理念,分析当地发展旅游的可行性因素,针对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及问题,提出最适宜当地发展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路径,通过对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分类保护、恰当利用的方式,试图化解皇都侗族文化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共同推进皇都侗族文化村的现代化发展,最终达到提高皇都侗族文化村各阶层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简介:文章主要通过对黔东南侗族历史及侗人们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深入挖掘并结合田野调查对黔东南侗族武术文化的发展嬗变规律进行梳理论证,研究认为黔东南侗族武术文化的嬗变路线为:原始部落时期侗族先祖的生存需要与侗族武术技击的萌芽——母系民族时期萨岁崇拜与侗族武术套路的起源——明清时期军事反抗斗争和汉文化的传入与侗族武术的大发展——新中国建国后民族政策和文化建设与侗族武术的繁荣——新世纪法治社会下治安环境优化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侗族武术发展传承的窘迫;并将黔东南侗族武术划分为原始侗族武术时期、母系民族社会下侗族武术套路产生期、明清反抗武装斗争中侗族武术大发展期、新中国成立后侗族武术的繁荣期、新世纪侗族武术发展的萧条期五个阶段。
简介: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与其它兄弟民族一样,也有自己悠久的民族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我们进行民族档案学的研究有着较高的价值。侗族档案,是指自古以来侗族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作为历史记录留存下来的信息载体。侗族档案工作,就是对侗族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开发利用。对侗族档案史料的收集整理,不仅使民族档案学这一门分支学科更加充实和完善,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侗族历史,弘扬侗族文化,发展侗族旅游事业,振兴侗族地区经济,都将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一、侗族历史文化发展背景侗族历史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上溯至唐宋时期。侗族的族源经历了四个阶段:古汉藏民族的形成一古百越民族一古汉民族一古侗水族。真正代表侗族形成是唐宋时期,“古侗水族”形成之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历史演变,创造了山地泽生式威斯顿耕作文化。到公元9世纪,古侗水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逐渐由梧州一带向西进入都柳江上游地区(今贵州从江、榕江、黎于等地区),向北大量涌入“五溪”地区(即今湖南新晃、芷江、会同、沅陵、洪江、靖州,贵州天柱、
简介:宗教是民族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宗教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对任何民族文化的认识、研究,必须切入宗教文化的分析和把握。侗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重要的一员,侗族长期以来世代栖身湘、黔、桂毗邻地带,人口200多万,文化自成体系,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关于侗族宗教文化,笔者认为其具有如下方面的显著特征,即:(1)泛神论及其原始思维的遗存而保留有原始性;(2)信仰庞杂而在结构上形成了它的多元性;(3)缺乏严密统一的教派(社会组织)和教义、教规而显现了无体系性;(4)与日常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而体现了世俗性。就此笔者逐一阐述如下,请专家指正。一、原始性原始性是侗族宗教文化的重要特点,其主要表现为具有原始宗教的泛神论思想及原始思维的遗存。原始宗教是人类宗教文化的最早雏形,它的主要特点是对具体的自然物或自然力的崇拜和产生万物有灵观念,并且直接服务于人和作用于人与自然之间;各部落或民族中的原始宗教信仰都和民族社会结合于一体,无独立的部门、礼仪活动和宗教戒规、全体社会成员参与,未与世俗分离。侗族由于原始宗教文化因素的广泛遗存而显现的原始性十分浓厚。首先从侗族崇拜的对象来看,具有鲜明的自然崇拜和泛神论思想。根据侗族古歌《起源之歌》和《侗族祖先哪里来??